價格彈性

價格彈性

正文

產品或勞務的需求量、供給量對價格變動的相對反應程度。
需求價格彈性 衡量在影響需求的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產品或勞務需求量對其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價格彈性

式中Ed代表需求價格彈性;Q1,P1代表原來的需求量和價格;Q2,P2代表新的需求量和價格。
如果需求量變化和價格變化方向相反,則Ed為負數;反之,則Ed為正數。一般可以直接用絕對值表示。
需求價格彈性一般分三類:①需求彈性不足,0<Ed<1,需求量變動百分數小於價格變動百分數;②需求彈性為1,Ed=1,需求量變動百分數等於價格變動百分數;③需求彈性充足,Ed>1,需求量變動百分數大於價格變動百分數。另外有兩種特殊類型:①需求完全無彈性,Ed=0,價格變動對需求量沒有影響;②需求彈性無限大,Ed=∞,價格變動會引起購買數量無窮大的變動。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主要有:①產品的替代品數目和相似程度。替代品越多,彈性越大,反之越小。②產品在購買者支出中所占比例。比例大則彈性大,比例小則彈性小。③產品用途多少。用途多的彈性大,用途少的彈性小。④產品性質。生活必需品缺乏彈性,高級耐用消費品或奢侈品彈性大。判斷一種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時,必須將以上4個因素結合起來分析,它們可能互相促進,也可能起相反作用。另外,時間因素與需求價格彈性也有很大關係。一般說,時間越長,彈性越大,因為消費者越容易找到替代品。
需求交叉價格彈性 衡量一種產品需求量對另一產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價格彈性

式中EC代表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QA1,QA2代表A產品原來的需求量和新需求量;PB1,PB2代表B產品原來的價格和新價格。EC為負值,說明B產品價格變化與A產品需求量變化方向相反,反映兩種產品在消費或用途方面是互補品;EC為正值,說明B產品價格變化與A產品需求量變化方向一致,反映兩種產品在用途上是替代品;EC等於零,說明B產品價格變化對A產品需求量沒有影響,反映兩種產品互不相關。
供給價格彈性 衡量在影響供給的其他因素不變條件下,產品或勞務供給量對其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價格彈性

式中ES代表供給的價格彈性;Q1,P1代表原來的供給量和價格;Q2,P2代表新供給量和價格。
供給的價格彈性一般為正值,即供給量與價格變化方向一致。
供給價格彈性一般分三類:①供給彈性不足,0<ES<1,供給量變動百分數小於價格變動百分數;②供給彈性為1,ES=1,供給量變動百分數等於價格變動百分數;③供給彈性充足,ES>1,供給量變動百分數大於價格變動百分數。
另外有兩種特殊類型:①供給完全無彈性,ES=0,價格變動對供給量沒有影響;②供給彈性無限大,ES=∞,價格的微小降低,會使供給量變為零;價格的微小提高,會造成供給量的無限增加。
供給價格彈性大小決定於調整供給的難易程度及所需時間。一般來說,增加供給難的產品或勞務價格彈性小,反之則大。一定程度的價格變動,對短期供給數量產生的影響,小於對長期供給數量的影響。調整供給量需要時間越長,長期供給價格彈性就越大於短期供給價格彈性。
供給交叉價格彈性 衡量一種產品供給量對另一種產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價格彈性

式中EC代表供給的交叉價格彈性;QA1,QA2代表A產品原來的供給量和新的供給量;PB1,PB2代表B產品原來的價格和新價格。
EC為負值,反映兩種產品是替代品;EC為正值,反映兩種產品為互補品;EC等於零,反映兩種產品互不相關。
參考書目
 P.A.薩繆爾森著,高鴻業譯:《經濟學》,商務印書館,北京,1981。(P.A.Samuelson,Economics,10 ed.,Mc Graw-HillBook Co.,New York,1976.)
 孫春芳編著:《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定價》,中國物價出版社,北京,1991。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