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箋

傳箋,基本解釋為:.謂《詩經》的註解。《詩經》注有漢毛公傳與鄭玄箋。清馬瑞辰有《毛詩傳箋通釋》。

基本解釋:

1.謂《詩經》的註解。《詩經》注有漢毛公傳與鄭玄箋。清馬瑞辰有《毛詩傳箋通釋》。

詞語分開解釋:

基本解釋:傳
(傳)
chuán
轉(zhu僴 )授,遞:傳遞。傳輸。傳戒。傳統。言傳身教。
推廣,散布:宣傳。流傳。傳名。傳奇(a.中國唐代興起的短篇小說;b.中國明、清兩代盛行的長篇戲曲;c.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超乎尋常的故事)。

(傳)
zhuàn
解說經義的文字:經傳。《左傳》。
記載某人一生事跡的文字:小傳。自傳。紀傳。傳記。傳略。樹碑立傳。
以演述歷史和人物故事為中心的文學作品:《水滸傳》。
古代設於驛站的房舍,亦指驛站上所備的馬車:傳舍(供來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筆畫數:6;
部首:亻;
筆順編號:321154
詳細解釋:傳

chuán
【動】
傳遞;傳送〖transfer;deliver〗
速於置郵而傳命。——《孟子·公孫丑上》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傳家(傳於後代子弟);傳衣(繼承衣缽);傳首(傳送首級);傳運(傳遞運輸);傳演(傳遞演變)
傳授〖teach;impartto〗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又如:傳度(傳授);傳派(傳授的流派);傳旨(傳授意旨);傳書(傳授書籍)
讓位;傳代〖abdicate〗
不傳於賢而傳於子。——《孟子》
又如:傳位(傳授帝王權位);傳政(傳授政權)
留傳〖handdown〗
功如丘山,名傳後時。——《鹽鐵論·非鞅》
此世所以不傳也。——蘇軾《石鐘山記》
居第當傳子孫。——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傳世(後傳到後世);傳燈(傳留佛法);傳祚(流傳後世);家傳秘方
充分或確切地表明;表達〖express〗
傳神寫照。——《世說新語·巧藝》
又如:傳真(畫肖像)
召,叫來。發出命令叫人來〖summon〗
老太太那裡傳晚飯了。——《紅樓夢》
又如:傳嘴(傳話);傳會(傳呼);傳答(傳達);傳證人
另見zhuàn
基本解釋:箋
(箋)
jiān
注釋:箋注。
小幅華貴的紙張,古時用以題詠或寫書信:便箋。信箋。
書信:箋札。箋牘。華箋。
文體名,書札、奏記一類:箋奏。奏箋(多呈皇后、太子、諸王)。
筆畫數:11;
部首:竹;
筆順編號:31431411534
詳細解釋:箋
箋、椾、牋
jiān
【動】
(形聲。從竹,戔(jiān)聲。本義:注釋)同本義〖annotate;explainwithnotes〗
箋,表識書也。…字亦作牋。——《說文》
箋,書也。——《廣雅》
鄭子諸經皆謂之“注”,此言箋者……記識其事,故稱為“箋”。——孔穎達《毛詩正義》
又如:箋釋(猶箋注);箋疏(箋注);箋訓(箋注訓釋)


jiān
【名】
注釋的文字〖annotation〗
箋注紛羅,顛倒是非。——韓愈《施先生墓銘》
又如:;箋記(古文體名)
供題詩、寫信等用的(質量較高的)小幅紙張〖writingpaper〗。如:箋管(紙和筆);箋幅(箋紙,信箋);箋詠(在箋紙上題詠詩詞)
中國古代寫給帝王的書信〖oneofdocument〗。如:奏箋;《答東阿王箋》
書信的代稱〖letter〗。如:投箋;便箋;手箋
名片;名刺〖card〗
親友投箋互拜。——明·田汝成《熙朝樂事》

相關詞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