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肥兒丸

健脾肥兒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大同方)。主治消化不良,脾胃虛弱。

基本信息

組成

人參二兩,於術一兩五錢,雲苓一兩,炙草五錢,廣皮一兩,薏仁二兩,建蓮五錢,扁豆一兩,山藥一兩五錢,山楂十兩,神曲、麥芽各二兩,澤瀉三錢,芡實一兩,藿香三錢,桔梗三錢,炮姜二錢,糯米四兩,白糖十兩。

製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二錢重。每服一丸,早、晚開水送下。

主治

消化不良,脾胃虛弱。

附方

名稱:健脾肥兒丸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山藥、芡實、蓮肉、扁豆、山楂、麥芽、神曲、黃連、連翹、澤瀉、甘草、砂仁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清米湯化下

出處:《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功用:健脾

名稱:健脾肥兒丸

組成:人參、黃芪、神曲、山楂肉、白扁豆、白朮、白茯苓、山藥、甘草、白芍、地骨皮、川黃連、當歸、百合、橘紅、陳皮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後開水化服

主治:小兒痧後失調,體瘦氣虛,或成疳疾,或泄瀉

出處:《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名稱:肥兒丸

組成:白蕪荑、黃連、神曲、麥櫱

用法:上為末,用猿豬膽煮糊為丸,如大麻子大。每服三十粒,食前米飲送下

主治:小兒食積,脾熱成疳,乳食不下,腹脹吐瀉,腹大青筋,體瘦多涎,發稀白禿,齦爛目翳,口舌、周身生瘡,小便澄白。以及驚風后失音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朱氏家傳》

名稱:肥兒丸

組成:黃連、神曲、使君子仁、肉豆蔻、麥櫱、木香、檳榔

用法: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蘿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熟水送下,食空服

主治:小兒乳食不節或病久臟腑胃虛蟲動所致諸疳,羸瘦面黃,肚腹脹大,發豎堅黃,不能行走,爛齦口臭,好食泥土,神疲發熱,二便不調,或頸項結核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二

功用:進飲食,健脾胃,殺蟲消積

名稱:肥兒丸

組成:黃連、荑仁、神曲、麥櫱、蘆薈

用法:上為細末,蕷豬膽汁調,麵糊為丸,如小綠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飯飲吞下

主治:小兒黃瘦

出處:《洪氏集驗方》卷五引張采助教方

名稱:肥兒丸

組成:檳榔、陳皮、青皮、胡黃連、宣連、白蕪荑、使君子、肉豆蔻、人參、夜明砂、赤芍藥、龍膽草

用法:上為末,薄麵糊為丸,如蘿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用紫蘇、木瓜湯送下;瀉痢,米飲送下,不拘時候,一日二三次

主治:小兒五疳八痢,陰陽氣不順,虛痞腹脹,嘔逆,腹痛瀉痢。或小兒疳病累服藥無效者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四引荊南候醫方

功用:消化乳癖積聚,肥肌,退面黃瘦,殺蟲,安胃蟲,進飲食

名稱:肥兒丸

組成:黃連、神曲、大麥櫱、肉豆蔻、使君子肉、木香、檳榔、乾蚵蚾

用法: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蘿蔔子大。每服三五十粒,熟水吞下,食空服

主治:小兒疳病,多因缺乳,吃食太早,或因久患,臟腑胃虛蟲動,日漸羸瘦,腹大不能行,發豎,發熱無精神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十

名稱:肥兒丸

組成:麥櫱、川黃連、大蕪荑、神曲、胡黃連

用法:上為末,飄豬膽汁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送下

主治:小兒蒸熱,腹脅脹滿,面色痿黃,飲食遲化,大小便不調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九

名稱:肥兒丸

組成:蘆薈、胡黃連、炒曲、黃連、白朮、山楂、蕪荑

用法:上為末,蘆薈末和勻,豬膽汁為丸,如栗米大。每服六十丸,食前米飲送下

主治:小兒疳積

出處:《丹溪心法》卷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