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刊潮

停刊潮

停刊潮,是指由於網路等新媒體的逐漸普及,雜誌讀者大幅減少,一些國家的雜誌出現停刊的現象。

(圖)停刊潮中國雜誌《譯文》停刊

停刊潮,是指由於網路等新媒體的逐漸普及,雜誌讀者大幅減少,一些國家的雜誌出現停刊的現象。傳統媒體越來越缺乏消費者,人們閱讀新聞的途徑和方式頗多,比如網際網路手機和新媒體,報刊雜誌可能被排在了最後。過去人們滿懷期待的去買份報紙看看有啥新聞,現在把手機拿出來便可知天下事,或者在公車上,都可以聽到很多新聞資訊。因為這樣,一些報刊雜誌類的傳統紙質媒體受到了極大衝擊,有的逐年減刊,或者乾脆就停辦,以致於在日本表現出的大面積停刊潮。

現象

日本最大日報之一《讀賣新聞》下屬的《讀賣周刊》2008年10月30日宣布,由於發行量大幅下降將暫停出版。該雜誌的前身是1943年創刊的《讀賣月刊》,1952年改為《讀賣周刊》。其在2000年的時候每期發行量曾達40萬冊,但2008年銳減到約10萬冊。2008年以來,日本著名雜誌《月刊現代》、《論座》、《主婦之友》等相繼停刊。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008年10月30日也宣布不再每日出版報紙,在美國為數不多的有影響力的報紙中,《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是一份很獨特的報紙。它只有1/4開比各大報小一號,每天都只有20版,而且幾乎都是政治、經濟方面的嚴肅新聞。

除了停刊,2008年傳統平面媒體裁員的訊息不斷,Tribune Company宣布將《洛杉磯時報》裁掉75人以上,使得其新聞組的規模與2001年相比只剩一半;全美第15大報業Star-Ledger of Newark存活下去的前提是編輯部必須砍掉40%的員工;而更可悲的是雜誌業界聲譽卓著的《TV Guide》剛剛被原擁有者以不到1美元的價格賣掉,比一本雜誌還便宜。

原因

劣勢原因

《紐約時報》指出,報紙90%的收益都來自傳統的印刷技術,但此技術能吸引到的客戶及廣告主人數已越來越少。一則報紙廣告可能要花費幾千美元,網路廣告相比之下就實惠多了,可能每1000人點擊的廣告只收20美元。

金融危機影響

隨著金融危機向各個行業蔓延,一向揮金如土的時尚奢侈品牌被迫壓縮開支,那些嚴重依賴時尚奢侈品牌廣告生存的時尚雜誌備受煎熬,期刊雜誌退市之聲在2008年此起彼伏。美國雜誌出版協會發表報告指出,2008年美國雜誌廣告頁數同比減少了11.7%,第四季度下降幅度最大,同比減少了17%。新趣味雜誌《Radar》率先倒在了低迷的市道之下;少女時尚雜誌《Cosmo Girl》被迫停刊,只保留網站;《Village Voice》據說已經窮到連辦公室里的筆都得讓員工自己掏錢的程度。就算在閱讀率很高的日本,2008年以來,也已有《月刊現代》(講談社主辦)、《論座》(朝日新聞社主辦)、《主婦之友》等著名雜誌相繼停刊。2008年底,中國上海的老牌著名期刊《譯文》也因為發行量低、資金難以為繼轟然關門。

應對

國外媒體發表署名哈利·麥克拉肯(Harry McCracken)的文章稱,2008年11月19日,出版商茲夫·戴維斯(Ziff Davis)宣布,《PC Magazine》從2009年起停發紙質印刷版本,只推出網路版。該出版商稱《PC Magazine》不會是第一本停刊的科技雜誌,也不會是最後一本。這也間接說明了傳統紙質雜誌受到了網路媒體的極大衝擊,甚至於大有取代之勢。

在2008年全美雜誌會議上,有人擔憂如果傳統媒體集體潰敗,那么人們長久以來信任的新聞來源將消失,或許,與網路掛鈎並尋找新的利潤來源才是傳統媒體的出路。

金融風暴下的媒體停刊潮

隨著金融危機向各個行業蔓延,一向揮金如土的時尚奢侈品牌被迫壓縮開支,那些嚴重依賴時尚奢侈品牌廣告生存的時尚雜誌備受煎熬,期刊雜誌退市之聲在2008年此起彼伏。美國雜誌出版協會發表報告指出,2008年美國雜誌廣告頁數同比減少了11.7%,第四季度下降幅度最大,同比減少了17%。進入2009年,美國的多家百年老報紛紛停刊。2009年8月17日,美國最受歡迎的綜合性刊物《讀者文摘》,為重組債務,公司決定申請破產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