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圖書]

做你自己[圖書]
做你自己[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彼得·巴菲特為我們帶來了這本睿智又引人深思的好書。對於每一個正在世界中尋找自己定位的年輕人和每一個希望給予子女最好人生開端的家庭,這本書都應是必讀之物。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 者:(美)巴菲特 著,趙亞男 譯

出 版 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3-1

I S B N:9787510413407

條形碼: 9787510413407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8 x 14.8 x 1.6 cm ; 381 g

作者簡介

彼得·巴菲特(Peter Buffett) ,你或許沒聽過彼得·巴菲特,但一定聽說過彼得的父親——沃倫·巴菲特,他是名列《時代》雜誌全球10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富可敵國的“股神”。然而,身為股神之子,彼得·巴菲特卻沒有繼承衣缽成為華爾街金童,而是選擇用音樂譜出人生最美妙的樂章。彼得·巴菲特從父親那裡獲益最大的是一套人生哲學:“人生由自己打造!”這讓他勇於做自己。他在名校史丹佛大學只念了三個學期便決定休學,從零開始打造音樂夢,儘管過程歷經波折,但他終於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大道!他曾贏得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MTV頻道剛開播時令人驚艷的片頭配樂出自他的編曲,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狼共舞》精華的一幕“火舞”配樂也出自他的手筆。

彼得·巴菲特曾為美國印第安原住民紀錄片影集《500部族》編寫配樂,策劃、製作及編寫美國原住民音樂劇《魂》,並在華盛頓國家廣場盛大演出。他與曾獲“葛萊美獎”提名的歌手阿肯以人權為主題合作歌曲,並成為聯合國大會的特殊表演節目。此外,他還推出了許多張音樂專輯。他既是全美知名的音樂人,同時也擔任NoVo基金會的會長,投身公益,回饋世界。彼得·巴菲特在本書中以自己的人生體驗與讀者分享,唯有“做你自己”,才能永遠懷抱熱情,擁有邁向成功所需要的一切意志、膽識和決心!

前言

致親愛的中國讀者

彼得·巴菲特

非常高興這本書能在中國出版,在遙遠的大洋彼岸,能與未曾謀面的你們,產生美妙的邂逅。對我而言,中國是一個神秘而遙遠的國度,它正以飛快的速度崛起,世界在讚嘆中看到它的巨變。中國正在改變世界,從商品製造到價值觀的傳輸,巨龍的吼聲變得越來越響亮。

而在每一個快速變革的國家中,都會遭遇這樣的難題:我們如何抵禦各種誘惑和壓力,找尋自己的人生志向,以源源不絕的激情去追尋夢想。我在書中分享了很多關於金錢和幸福的價值觀,它們基於我的個人成長經驗,以及我在摸索中體味到的各種挫折和喜悅。很多人認為,我的人生起點很高,沒有謀生的壓力,自然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夢想。對於此種看法,我並不認同。離開大學後,我開始獨立地生活,不僅要負擔音樂工作室的開銷,還有房貸的壓力。我和其他年輕人沒什麼兩樣,都在為了工作和生活不停打拚。我承認自己在很多方面非常幸運,但是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最重要的做人態度:你的人生起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終抵達了哪裡!

我父親沃倫·巴菲特,因為在股市上的巨大成功而享譽世界。對我而言,他不僅僅是一個父親,而且是以話語、行動深深影響我的一個先行者。他極度享受工作帶給他的樂趣,每天都在做自己熱愛的事。讓他最開心的,並不是賺取了多大的財富,而是他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對他而言,錢買得到的東西始終不是必需品,他生活里的奢侈品很少,開的車也是十幾年沒有換。他相信,一個人擁有的膽識和決心,比金錢要重要很多倍。

我發現有許多父母會給孩子提供經濟援助,讓他們的生活過得很寬裕。但假如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獨特性,也不允許他們去發掘自己的天賦,這就會導致很不幸的結果。孩子需要犯錯,才能從中學習;孩子需要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才能建立自尊。當善意的父母給子女鋪就的道路太過平坦時,父母就剝奪了子女贏取自尊的機會,這也讓孩子們在塑造性格的過程中欠缺了戰勝挫折的經歷。對孩子們而言,只有戰勝這些挫折才能擁有真正、持久的自信。即便是不富裕的家庭,父母也能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的人生走向,幫助他們發掘自身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也有獨一無二的方式,尋找自己在世上要走的道路。

我的父母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讓我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尋找屬於我的道路,還有幸福(而非財富)。他們身體力行,告訴我快樂有很多方法,而我得找到自己的對抗失敗的方式。在這一路上,他們放手讓我獨立思考與成長,給予我真正的尊重和關愛。

曾有中國讀者問我,如果有兩份工作擺在你面前,一份乏味但薪水很高,另一份有意義但待遇很低,你會如何抉擇?這個問題非常有趣,我選擇的答案與本書所表達的價值觀很契合:我會選擇待遇低的那份,因為金錢是副產品,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實質。錢買不到快樂,而人的價值觀才是最穩定的貨幣,它為我們賺得自尊,贏得心靈的安寧,帶來最豐厚的回報。

人生何其短暫,做自己最快樂的事,不要左右於他人的眼光,由自己去定義成功,這樣你才能真正地抱擁幸福。準備好了嗎?請跟我一起踏上這場美妙的探索旅程。

內容簡介

一本徹底改變你工作、生活、財富觀的心靈成長之書!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陽光媒體集團主席楊瀾親自為《做你自己》作序推薦!

◆比爾·柯林頓、比爾·蓋茨、李開復、楊瀾、徐小平……從未有一本書,讓如此多的世界級政商領袖及精英們激烈討論、自發推薦!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引爆全球3600萬青年人的“立志”大變革!

◆“股神”之子彼得·巴菲特,為我們帶來了這本世界級的心靈成長?書——《做你自己》。他的父親沃倫·巴菲特是名列《時代》雜誌全球10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富可敵國的“股神”。身為股神之子,彼得·巴菲特卻沒有繼承衣缽成為華爾街金童,而是選擇用音樂譜出人生最美妙的樂章。他從父親那裡獲益最大的是一套人生哲學:人一生最大的財富,就是能做自己!他在名校史丹福大學只念了三個學期便決定休學,從零開始打造音樂夢。儘管歷經波折,但他終於靠自己的力量,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成功,贏得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

◆美國以及全球數百家重量級媒體,包括《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世界報》、哥倫比亞廣播等,都對彼得·巴菲特做過專訪,他掌管的Novo基金會影響力波及全世界。作為最受世人矚目的“富二代”,他經歷的挫折和成功、最獨一無二的成長曆程、最特殊的教育方式,都值得中國年輕人參考借鑑。

◆的確,如果跟著父親走入華爾街,頂著“巴菲特”家族的光環,絕對可以少奮鬥三十年。但“股神”讓彼得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發揮自己的天賦,於是彼得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音樂之路,這才是他人生真正的激情所在!能有個“股神”父親,彼得·巴菲特的確不是一般的幸運,因為從父親身上,他看到了什麼是認真和自律、如何勇於面對挑戰,並且盡情享受自己所選擇的人生。彼得·巴菲特以他動人的人生經歷告訴你:唯有“做你自己”才能永遠懷抱熱情,擁有邁向成功所需要的一切意志、膽識和決心!

目錄

Preface 前言

本書談到的是價值觀、信念和直覺,以及成就美好生活的行為與態度。經濟上的繁榮一向起起伏伏,唯有人的價值觀是最穩健的貨幣,它為我們賺得自尊,贏得心靈的安寧,帶來最豐厚的回報。

Chapter 1 安於平凡

人生由你打造,如果我們希望自己儘可能生活得充實、多姿多彩、有價值,那么我們就應該嘗試什麼都去學學,不只包括必要的謀生技能,還包括專業以外的無數知識。

Chapter 2 沒有什麼是誰“應得”的

我們不妨將自己的好運看作讓他人也享受幸運的契機,而非一項權利。將我們的優勢看作是取得更加輝煌成就的跳板,而非擺脫辛勤工作和個人挑戰的一塊擋箭牌。

Chapter 3 是否真有“機會平等”這件事

人生沒有那么多的公平可言。偏轉一下你的航向,逆風就會成為順風。刻苦努力,堅持不懈,最終耀眼的太陽就會跑到你的身後。你生活的起點並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最後你抵達了哪裡。

Chapter 4 喜憂參半的選擇

正確的選擇,沒有必要都得是穩定、舒適或理所當然的選擇,也不是其他人幫我們做出的選擇。在很多情況下,徘徊在選擇的迷宮中並不意味著迷失,而是通往正途的一條必經之路。

Chapter 5 志向的秘密

如果是自己的志向,我們渴望超越,渴望衝破屏障。這種嚮往是美好的;它令我們激情澎湃。它能夠使我們發揮最佳水平,引導我們去發現並取得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成就。

Chapter 6 買時間

好的決策是需要花時間的,它們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不是一時衝動。我們要有足夠的自我認知,去審視自己的內心。中途停下來自省永遠不會是浪費時間,而是一個人所能實現的最有價值的投資。

Chapter 7 別只發掘天賦,還要造就天賦

如果我們想忠於本真,踐行賦予我們的職業使命,同時又能夠衣食無憂,那么我們就需要在個人能力、愛好與商業世界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我們必須弄清楚到底什麼是我們真正喜歡做的事情,而且足以讓世界願意付出金錢的代價。

Chapter 8 邁向新境界的大門

如果人生由我們打造,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人生生動而真切,那么我們必須接受的事實是,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還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既然我們不能消滅錯誤,那么我們不妨擁抱它。原諒自己犯的錯誤,最重要的是從中汲取教訓。

Chapter 9 要當心自己許的願

當願望落空,當我們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我們會被迫放眼更遠處的地方,會更努力、更深入地思考我們真正想要什麼,什麼才會使我們真正獲得快樂。有些時候,願望不能成真反而是一種解放。

Chapter 10 所謂的“成功”,究竟是什麼

真正的成功是由內而外的,並由我們的特質和?為所決定。它來自我們的能力、熱情、拼搏以及堅持所產生的神秘化學反應。真正的成功靠我們親自贏得,它的價值也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斷定。

Chapter 11家財萬貫的隱憂

如果父母不熱愛或不尊重他們的工作,而只是將其看作是通往財富和地位道路上所必須經歷的磨難,那么孩子也會吸收這種思想,這往往會給他們今後的生活,帶來很多苦惱和挫折。

Chapter 12 回饋,是一門優雅的藝術

人生由我們打造。沒有人可以替代我們做什麼,也沒有人有權力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去做。我們設定自己的目標,我們定義自己的成功。我們無法選擇人生的起點,但卻可以選擇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Thanks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