倜然

倜然,指高超的樣子。

基本信息

概述

【名稱】:倜然
【拼音】:tì rán
【注音】:ㄊㄧˋ ㄖㄢˊ

難字解釋

構造

筆畫:10筆
造字法:會意;從亻、從周
部首:亻部
五筆:WMFK
結構:左右結構

《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

『形似』 綢、調
『逆序』 風流~儻
『英文』 倜儻:graceful

《康熙字典》上的解釋

【唐韻】
【集韻】
【正韻】$他歷切,音惕。
【說文】倜儻,不羈也。 又高舉貌。
【荀子·君道篇】倜然乃舉太公於州人而用之。

基本解釋

(1) [raise-high]∶高舉地
俄而天下倜然舉去桀紂而犇 湯武。——《荀子》
(2) [aloof] ∶高超的樣子
(3) [estranged]∶疏遠的樣子

釋義

(1)(形)〈書〉超然或特出的樣子。
(2)(形)〈書〉疏遠的樣子。 [構成] 附加式[例句] 他總給人一種~的感覺。(作定語)

古代漢語解釋

(1).高超貌。

《荀子·君道》:“﹝ 文王 ﹞倜然乃舉 太公 於州人而用之。”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按倜,超遠也。”《荀子·強國》:“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 楊倞 註:“倜然,高遠貌。”

(2).迂遠貌;迂闊貌。

《荀子·非十二子》:“終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不可以經國定分。” 楊倞 註:“倜然,疏遠貌。”

(3).遠離貌。

《荀子·強國》:“俄而天下倜然舉去 桀 紂 而犇 湯 武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