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飛來鳥

名詞解釋

“俺飛來鳥”其實就是“我飛來了”。就像現在很多人把飛機說成“灰機”,很多人把我來了說成“俺肥來鳥”,這是一種非常詼諧的說法,逐漸成為網路流行語之一。
“俺”屬於東北方言中的“我”,而“鳥”屬於諧音字,被網路中常用,經常用“鳥”來代替“了”。

俺肥來鳥

“俺飛來鳥”通“俺肥來鳥”,講的是一個意思。

網路流行語

網路流行語,顧名思義就是在網路上流行的語言,是網民們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他有兩大特徵:一是年輕化,二是有文化。網路流行語多為諧音、錯別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詞,以及在論壇上引起流行的經典語錄。

網路流行字

囧(還有一個與其相配的“冏”)——囧" 念jiǒng(窘),意同“Kuso”(日語“糞”的發音。起先是教遊戲玩家如何把“爛Game認真玩”的意思,後來經台灣傳入大陸,經過次文化的改造和推廣,漸漸演化成“惡搞”之意。) 單獨使用時同“暈”“雷”“汗”“I 服了 U”等表達類似。但是又絕非如此簡單,字形上看“囧”是漢語象形體,顏文字型和火星體(腦殘體)的集大成者,非常形象地突出了極致扭曲誇張的表情,意思上有著“窘迫尷尬”和“炯炯有神”等同音字型的豐富意境,正所謂惡搞無厘頭,囧神獨強大。又有衍生出“囧rz”等變形。
【囧片】 那么什麼為囧片呢?同B級片與邪典片(clut),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lim)的3P糾葛一樣,囧片也面臨著搞笑片、超爛片、無厘頭片等多意復指。沒有最囧,只有更囧,發揮2.1時代的民主精神,你認為囧,它就囧!只要夠極致,夠癲狂,夠吐血
! 槑——兩個“呆”湊到一起便成了“槑”,在最近的網路流行語中,“槑”不僅呆,而且很呆。槑(音同梅),部首:木,基本字義:同“梅”。《康熙字典》:槑,古文梅字。
單看“槑”的解釋跟“呆”可謂是八桿子打不到一塊兒,可在新新人類的眼裡,它們愣是被拉到同一個屋檐下,成了一家人。僅僅因為這個“槑”字由兩個“呆”組成,於是在網路語言裡被用來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雷——“雷”原本是指自然現象,組詞:電閃雷鳴、霹雷;雷又是中國百家姓之一,排名第88位。在網路語言中,“雷”可以說成是受到驚嚇,通常指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看了自己不喜歡的內容,就會感覺不舒服。比如說看同人文的時候,你支持一種CP,但卻不小心看了另一種配對的文,你就被雷到了。更有意思的是,根據被“雷”程度可以分為:輕傷、中傷、重傷、腦殘,如果你有幸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就可以不用戴避雷針縱橫各個雷文了。
煋——讀音xīng,原義指火光四射。而進入網際網路之後,被網民用其替代“火星”一詞,意指跟不上節奏,與時代脫節。最初網民看到一篇很舊的轉載文章,會說“樓主您火星來的吧?”,發展至今,類似內容的回帖常以一個“煋”字代替。
烎——讀音yín,起源於遊戲家族,是遊戲玩家們創造出的一種全新的文化現象。它的網義最初出現在2009聯想IEST某場DOTA對決的賽事中,在IEST大師賽預選賽中,出現一隻自稱“烎之隊”的比賽隊伍,向知名DOTA戰隊,發起了“開火”的宣戰宣言,“烎”立刻成了遊戲玩家的口頭禪,因為“烎”即為“開火”:既傳神,又達意,妙不可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