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院奧比昂酒莊

修道院奧比昂酒莊(ChateauLaMissionHaut-Brion)又名修道院紅顏容,位於格拉夫地區的最北端,與奧比昂同屬於Dillion家族,和Haut-Brion一路之隔,都是1855年分級中的一級莊園。

奧比昂(Haut-Brion)這塊地,在十四世紀的時候,其實是一塊很大的地或一整個莊園。後來因為遺產的分割、市區的擴張等多種原因,被分家出去了三個非常靠近的酒莊。他們分別是:修道院紅顏容(ChateauLaMissionHaut-Brion),拉圖紅顏容(ChateauLaTourHaut-Brion),麗嘉紅顏容(ChateauLesCarmesHaut-Brion)。而這三個酒莊,也早就被狄龍(Dillon)家族收購,現屬於同一個家族同一間公司,並都帶有“奧比昂”(Haut-Brion)這個名字。

歷史

該莊園的具體來歷至今無從得知,只知道其在16世紀由Aruanut家族購下葡萄園並著手建立城堡,17世紀時傳給了佩雷斯·拉扎里斯特(PeresLazaristes)家族。到1789法國大革命的100多年裡,這個家族的祖祖輩輩們一直努力讓這裡的格拉夫紅酒出人頭地,據說他們向土地禱告,祈求出產更多更成熟的葡萄。至今,園內還矗立著一座使命小教堂。莊園在此後數個世紀內幾經易主,這段不斷更換主人的時期令莊園沒有得到很大的發展,到了20世紀初,莊園由Woltner家族接手,該家族初次為修道院奧比良增加新的發酵大木桶和溫控過濾設備,這種舉動在當時無疑是相當冒險的。但此後市場對其的認可證實了Woltner家族的做法是正確的。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期,對釀酒充滿熱情的渥爾特納(Woltner)家族一直擁有葡萄園並妥善經營,其葡萄酒也贏得了國際聲譽。
莊園在二戰時期停產了一段時間,而戰爭結束之後由於時任主人Henri家族沒有足夠的財力與精力去改進,在上世紀80年代被迫出售。這時接手的是迪倫家族(Dillion),該家族亦是同產區的奧比良酒莊的主人。在讓•伯納德•德爾馬(Jean-BernardDelmas)的靈活經營下,建立了新的酒窖並引進了不鏽鋼罐,然後使用和奧比良相同的釀酒團隊,相當大部分的葡萄園改種美樂,它們都從最健康的植株上移植下來的。這些改進令莊園迅速恢復昔日光輝,出產具備格拉夫特性的佳釀。

葡萄園狀況

修道院奧比昂莊園總共21公頃的葡萄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Pessac,另一部分在Talence,被一條鐵路分割。HautBrion和MissionHautBrion的生態環境是不一樣的。MissionHautBrion莊園的土壤要肥沃一點。所以在葡萄種植各方面要更嚴厲一點。HautBrion的葡萄種植密度是一公頃8000株,而MissionHautBrion則是一公頃10,000株。
第一層土質一般是沙石,第二層則是黏土。當然,每一片土層結構都有細微的區別。根據這個區別,種植的葡萄品種也不一樣。所以就算和同一個團隊工作,在同一個地方壓榨釀酒,釀出來的卻是不同的酒。這也是酒的神秘和吸引人的地方。現時修道院奧比良擁有21公頃葡萄園,葡萄種植比例為46%赤霞珠,45%美樂和9%品麗珠,這裡的葡萄植株都很年輕,平均樹齡只有20年。

品鑑記錄

雖然與奧比昂莊園(CH.Haut-Brion)僅僅一路之隔,而且有著相同的釀酒團隊,但兩個莊園在土質上的細微差別導致所出產的葡萄酒不盡相同。修道院奧比昂(LaMission)葡萄酒比奧比良葡萄酒顏色更深,兩者皆濃烈而芳香和煦,豐厚濃郁,不粗劣不過分。其凝縮性與葡萄園的沙石土質和低產量有很大的關係。他們還釀造一種叫作拉維爾奧比昂莊園(ChateauLavilleHaut-Brion)的格拉夫白酒。
最佳年份:修道院奧比昂酒在1981、1982、1983、1985、1986、1988、1989和1990年是頂級葡萄酒系列。1995年的更不同凡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