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允

俞允

俞允,是一個漢語辭彙, 拼音是yú yǔn, 意思是俞,應諾之詞, 出自《書·堯典》。

詞目

俞允

拼音

yú yǔn

注音

ㄧㄩˊ ㄧㄨㄣˇ 

引證解釋

《書·堯典》:“帝曰:‘俞。’” ,應諾之詞。後即稱允諾為“ 俞允”。多用於君主。

五代 何光遠 《鑒誡錄·語忌誡》:“累乞一藩,終不 俞允。”

宋 朱熹 《答龔參政書》:“萬一未蒙俞允,必至再辭。”

《宋史·趙普傳》:“ 太祖 怒甚,起, 普亦隨之, 太祖 入宮, 普 立於宮門,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明 李東陽 《求退錄》:“昨者懇乞退休,事同一體, 健 遷 皆荷聖恩,獲蒙俞允,而臣獨被存留。”

康有為 《敬謝天恩並統籌全局折》:“臣妄陳大計,皆承 俞允。”

羅正緯 《灤州革命紀實初稿》:“日前呈請改革政治,曾雲如蒙恩準,當靜候調遣,雖蹈湯火,亦所不辭。現已悉蒙 俞允,自應亟踐前言,維茲危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