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西布萊特

保羅·西布萊特

保羅·西布萊特是法國土魯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並曾任牛津大學萬靈學院和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院士。

基本信息

個人作品

保羅·西布萊特 保羅·西布萊特

《陌生人群:一部經濟生活的自然史》

出版時間: 2007-4-1

版 次: 1

頁 數: 269

印刷時間: 2007-4-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6027489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經濟 >> 經濟理論

定價:¥39.00

內容簡介

在人類的演講歷史中,出現了一種機制,使我們願意像對待誠信的朋友一樣對待陌生人。

支持著現代公司的正式與非正式的機制使陌生人之間建立了信任。它使那些沒有血緣關係的素不相識的人可以將自己的資源、幸福生活、有時甚至是生命都交給對方來管理。

我們就像一個醫學專業的學生,在我們還沒有研究社會的病症之前,就驚人地發現,人類自然發展的社會是如此和諧。這種和諧的出現完全是由於個體之間希望與陌生人合作的意願。

圖書目錄

鳴謝

引言

偉大的試驗

本書的論點

第一部分:隧道視野

第一章 誰來管理

世界對襯衫的需求

無人管理的合作

兩點置疑

政府的職責

第二部分序言

第二部分:從野性的猿人到值得信賴的朋友:人類的合作是如何實現的

第二章 人類和自然界的風險

判斷事件的機率

分配任務以減少風險

任務分配與專業化

專業化與新的風險

第三章 謀殺、互惠與信任

人類的兇殘本性

計算與互惠

互惠是如何演進

互惠與報復

第四章 金錢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金錢與實物交換

金錢、無名性與不安

第五章 資之道:囤積和偷竊

存儲、出借與恐慌

贏得信任

第六章 工作和戰爭中的專業化與成就感

士兵與哲學家

尋找文學作品依據

專業化規則與隧道視野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結語

第三部分序言

第三部分:無意識的結果:從家族紐帶到工業化城市

第七章 城市——從古代雅典到當代曼哈頓

大城市的特點

污垢和垃圾

全民行動與城市環境

管理城市

第八章 水:是日用品還是社會機制

水的不同含義

短缺性與所有權

第九章 所有的東西都有價格

價格——市場的調解物

民意測驗中的價格

拍賣

第十章 家族與公司

第十一章 知識與符號

第十二章 弱勢群體:失業、貧窮和疾病

第三部分結語

第四部分序言

第四部分:集體行為:從交戰國到各國的市場

第十三章 國家和帝國

第十四章 全球化和政治運動

總結:這一偉大的試驗有多脆弱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