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學院

保山學院

保山學院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保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為雲南省最早成立的四所師專之一。2009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由雲南省人民政府舉辦。 截止2016年1月,學校占地1000餘畝,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設有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資源環境學院、信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珠寶學院等14個二級學院(部),有30個本科專業和30多個專科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8600多人(含34名留學生)。教職工700多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137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37人。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1905年,保山師範學校成立。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保山師範學校改建為保山師範專科學校。

2009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保山師專升格為保山學院。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2014年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學院、政治學院、理工學院、資源環境學院、信息學院、教育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11個二級院系;開設專業39個,其中本科專業15個,專科專業24個。

院系專業
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本科)、語文教育、歷史教育、文秘
外國語學院英語(本科)、英語教育、商務英語、套用緬甸語
數學學院數學與套用數學(本科)、數學教育
政治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政治學與行政學(本科)、思想政治教育
理工學院物理學(本科)、汽車運用技術、建築設計技術
資源環境學院化學(本科)、生物科學(本科)、生物技術及套用、地理教育
信息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現代教育技術(數字媒體技術方向)、計算機教育
教育學院國小教育(本科)、學前教育、學前教育(怒江班)
藝術學院音樂學(本科)、美術學(本科)、藝術設計(本科)、音樂教育、美術教育、寶玉石鑑定與加工技術
體育學院體育教育(本科)、體育教育
經濟管理學院財務管理(本科)、旅遊管理、會計、酒店管理、商務管理
註:未註明本科的專業均為專科專業

師資力量

2014年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488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133人,博士17,碩士研究生220多人。聘任中國“兩院”院士在內的客座教授42人,聘請美國、英國、瑞典、緬甸等國家外籍教師34人;有2個省級教學團隊。

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審批時間
基礎物理理論教學團隊 2011
數學與套用數學教學團隊2012

教學建設

截至2013年底,學院有省級精品課程2門,雲南省東南亞南亞精品課程1門,5個校級特色專業。

校級特色專業:生物學、寶玉石鑑定與加工、緬甸語、旅遊管理、商務英語

省級精品課程:聲樂、植物學

雲南省東南亞南亞精品課程:緬語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2年底,學院有10個校級科研機構。

•校級科研機構

民族研究所

石斛研究所

生物工程實驗室

永昌文化研究所

南亞研究中心

建設與發展研究室

彝族文化研究中心

旅遊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重點實驗室

僳僳族文化研究中心

基礎教育研究所

科研成果

校園美景 校園美景

2014年學院官網顯示,近年來,主持中國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全國教育科學教研規劃課題10餘項,省級科研、教研項目45項,獲雲南省科技進步獎等省級以上教研科研獎勵40餘項。先後發表學術論文2000餘篇,其中在全國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和《全國高校學術文摘》轉載20餘篇。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2014年圖書館網顯示,圖書館總藏書量637224冊,其中,圖書556067冊,期刊81157冊。期刊有960種,報紙有28種,光碟有20177張,電子圖書有8000冊,資料庫有CNKI資料庫、萬方資料庫、Apabi電子圖書、維普考試資料庫、中國地方志、方略外文資料庫等6個。

學術期刊

《保山學院學報》主要發表校內外、省內外專家、學者和高等院校師生的學術研究論文;屬綜合類學術理論刊物。2002、2004、2006年、2008年均獲得中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光榮稱號;《哀牢文化研究》欄目獲得雲南省第三屆期刊評選優秀欄目獎。

文化傳統

校訓

厚德 勵學 敬業 篤行

心胸寬廣不以個人得失為主,重公輕私,謂之厚德;勵志學習;要尊敬工作;明確目標、堅定意志去學習。

校徽

保山學院 保山學院

學院校徽上方為學院中文名稱,中間主圖案為蘭花,蘭花為保山市花。下方為學院中文名稱。

學校領導

主要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李治剛
黨委副書記、院長趙周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耀程
副院長張國儒、鄧忠漢、張勇、李傑
院長助理龍鵬、趙劍華
副院長(試用期一年) 楊國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