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姓

保姓

保姓,中國姓氏之一,起源較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

一、尋根問祖

1.《中華一家人》
(1)路史春秋楚公族之後有保氏。
(2)姓譜:周禮有保章氏,因官以為氏。
(3)千家姓:山陽族
2.《南通歷史札記》
內蒙古新聞網》擴廓帖木兒(?-1375),元末沈丘(今安徽臨泉西北)人,本名王保保。元末將領察罕帖木兒甥、養子。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兒遇刺後,代領其軍,破益都城,殺田豐、王士誠,復與元將孛羅帖木兒爭奪晉冀。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他擁皇太子討伐孛羅帖木兒,入京為左丞相,封河南王,總統天下兵馬。隨後進兵關中,與軍閥李思齊交兵。後明軍北伐,二十八年(1368年)元都陷落,他敗走甘肅,成為明朝西北邊患。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沈兒峪被明將徐達擊敗,逃往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逾年,大敗徐達,斬明軍數萬。後病死於哈剌那海。
《南通歷史札記》擴廓死,妻毛氏從亡,另一妾攜幼子泛海居崇川(南通古稱)。後裔取保姓。
南通部分保氏是根據家譜定的,這樣南通就出現蒙古族的保氏和漢族的保氏。然而家譜作假嚴重,而清代攀附現象最為嚴重。《崇川保氏宗譜》是清代寫入擴括帖木爾史跡,然而雲南保氏記錄與歷史接近,而南通保氏問題很大。《明實錄》記載擴括帖木爾之妹為朱元璋之子秦王朱樉之正妃;擴括後人從南通進入了內地。一個平民發達後修家譜往往找歷史上的同姓聯宗。
3.昭通《保氏族譜》
雲南回族中的保姓,出自賽典赤;贍思丁家族,即“回族十三姓之一”。但昭通《保氏族譜》稱:“吾族原於蒙古,初以特穆爾為氏,元之右族也。自庫庫台特穆爾尊號保保,而入滇始祖以阿保名,於是改姓保氏。”(《滇南叢話》)對於此話,白壽彝先生指出:“予於《族譜》所記第十三世以後,頗為相信。十三世之前,予乃不能無疑。其真實之程度如何,固不難據史籍以斷。”(《滇南叢話》)對於昭通保氏“原於蒙古”究竟是指“蒙古國”還是“蒙古族”,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4.《公安部網》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緬甸境內的英國人想把雲南班老鄉境內一座資源豐富的礦山據為已有,十幾個佤族部落王共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英鬥爭。當時的保家先人(原姓李)也是部落王之一。政府為了表彰保家兄弟三人在這場鬥爭的顯赫戰功,就賜姓為“保”,老大叫保衛國,老二叫保衛廠,老三叫保衛民。現在立在班洪鄉政府附近的抗英紀念碑就是那場鬥爭的明證。老大保衛國的傳人叫保洪忠。保洪忠先後擔任過雲南省人大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保洪忠的大兒子保明良現在仍住在上班老村,如今他身兼兩職,於公,他是副鄉長,於私,他又是佤族部落的“王子”。
5.古蘭聖訓《源遠流長的廣州回族》
保姓,遼寧省瀋陽縣、新疆省,《保氏效和堂族譜》謂:“來自阿拉伯”。
6.《瀋陽晚報》
距瀋陽市區東南約20公里的東陵區李相鎮尾巴溝(原名葦芭溝)村,居住著9戶極為稀少的“保氏”人家。經過查看“保氏家譜”,史學家佟悅認定,“保氏”為“隨名姓”,其家族應為滿族的“藍旗”。
7.《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二
○安州刺史杜公神道碑
受正性者德之元,纂重侯者業之盛,君子體仁以合德,積厚以感通。著於神
明,光於祚允者,其惟杜公乎!公諱鵬舉,字某,其先京兆人也。七代祖諱模,
後魏為濮陽守,衛人宜之。子孫世居東郡,故今為濮陽人。夏有豢龍之官,周封
唐杜之國,世載侯伯,勛藏晉魯。周公錫命,元旗火龍;拯三代之衰,參五霸之
業,斯保姓之始也。...........

二、各地保氏字輩

1.南通《崇川保氏家譜》“欽明文思;允恭克讓;親睦九族;協和萬邦”此十六派字為南通保氏自十七世始一字一世。
2.尋甸保姓均為回族,字輩排列規則,共32輩,如下:世佑明德,家學淵源,汝鍾真(貞)吉,爾宇清廉,隆仁成祜,澤緒廣延,霑益顯達,龍華肇先。在“世”之上還有“文”“如”兩輩。
3.滄州保姓:立世承延達,家繼慶守洪。國勤進盛廷,長林金玉廣。文章連雲志,恩德永福詳。術學興田貴,景兆建中方。
4.四川廣元市保姓:天成錫汝、大道昌明、萬世永繼、家國代興。
三、保姓分布
1.今江蘇有。江蘇南通,江蘇蘇州均有保姓。江蘇蘇州保姓位於張家港,多戶約80人,屬江蘇南通保姓於1900年後遷入。
2.保姓回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現雲貴保姓信此說。由雲南而遷貴州者,沿曲靖、羅平而下,至貴州興仁定居,而後又有遷普安青山者,為回民。
3.今在河北滄州市滄縣李天木鄉保莊子村亦有保姓一枝。有200餘戶,900多人。相傳於明初遷自山西洪桐。
4.貴州普安青山在保姓人約500人。此地保開源(元)為黃浦十五期(南寧分校)陸軍軍官軍校學員。
5.越南瑤族保留至今的一部史詩《過山榜》中提到12宗姓,其中保姓忌食捲心菜。
6.陝西富平縣有個保(bao)村,不知與保(yi)姓是否有關.
7.四川廣元市有回族保姓一支,現有近200餘人。據其家譜記載,為陝西臨潼府人;其族中兄弟兩人,於清時應廣元回族之邀從陝西至廣元任阿訇,一人因病滯留陝西陽平關地區,在當地留回族保姓一支,另一人至廣元任阿訇,在任期間深得廣坊老鄉擁戴,與當地回族陳氏家族開親,留廣元回族保氏一支至今。
四、當代保氏名人
1.保育均: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全國工商聯合會副主席
男,蒙古族,1942年5月生,江蘇南通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黨組副書記。196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1967年分配到人民日報社,歷任記者、編輯、部主任、編委、秘書,1988年任副總編輯,1994年兼任華東分社社長,1996年1月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2.保彬:男,蒙古族。南京藝術學院原院長、知名藝術大師、教授。江蘇南通人。出版有《自然美--保彬速寫集》、《保彬畫集》、《色彩》、《裝飾圖案基礎》等十餘種。
3.保錚:電子學家。1927年12月1日生於江蘇南通。1953年畢業於通信工程學院(現)。1984年至1992年期間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主要從事雷達系統和信號處理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4.保永康 1934年6月生,雲南富源人,1990年8月任雲南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副書記;1993年5月至今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