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20380型護衛艦

俄羅斯20380型護衛艦

20380型護衛艦屬於俄海軍新一代的多用途水面戰艦,不但可執行反潛和打擊水面艦艇的任務,而且還可為登入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該艦的排水量為2000噸,長約100米,寬13米。配備的主要反艦武器為“寶石”超音速飛彈。俄羅斯20380型護衛艦是針對瀕海環境而設計的,完全符合俄羅斯海軍的現實任務需求和俄2010年前武器改革計畫的要求。

簡介

俄羅斯海軍20380型護衛艦正在海實俄羅斯海軍20380型護衛艦正在海實

20380型輕護艦由俄羅斯頗具實力的“金剛石”中央海軍設計局設計,以退役戰艦命名,目前正在位於聖彼得堡市的北方海軍造船廠施工建造。

20380型護衛艦屬於俄海軍新一代的多用途水面戰艦,不但可執行反潛和打擊水面艦艇的任務,而且還可為登入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該艦的排水量為2000噸,長約100米,寬13米。配備的主要反艦武器為“寶石”超音速飛彈。按照俄海軍的計畫,如果資金保障有力,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黑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將分別裝備7-8艘20380型護衛艦。

基本性能

俄羅斯20380型護衛艦的首艦編號530俄羅斯20380型護衛艦的首艦編號530

20380型艦艦身全長100米,寬13米,排水量為2000噸,最大航速為27節,在航速為14節時的續航力達4000海里。

該型艦簡直就是“一個高技術系統”,裝備了強大的火力打擊系統、防空和反潛系統、作戰指揮系統、搜尋和目標指示系統、通信和防護系統,如“寶石”反艦攻擊系統、“螻蛄”反潛飛彈系統、用於近程反導防禦的兩個“栗子樹”-M彈炮台-防空系統、100毫米口徑艦炮以及卡-27型艦載直升機。

在艦艇結構設計上採用了隱身技術,使艦體發生的熱場和聲場信號大大降低,具有非常出色的隱身能力。

發展背景

一般而言,軍隊需要些什麼武器裝備,這取決於什麼樣的軍事戰略,而軍事戰略則又受制於國家的經濟實力。眾所周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出現嚴重倒退,甚至近於崩潰,軍隊撥款也大大減少。至此,俄羅斯不得不進行戰略大收縮,關閉在海外的軍事基地,撤回駐在海外的軍事人員,武裝力量規模大幅度縮減,戰略防禦前線由深海大洋轉移至國家近海海域。

俄羅斯海軍20380型護衛艦模型俄羅斯海軍20380型護衛艦模型

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後,大力推行政治、經濟及軍事改革,力圖改變因蘇聯解體而出現的頹勢,迅速恢復國家經濟,重振蘇俄雄風。然而,黑夜總是那么漫長。儘管近幾年俄羅斯改革初見成效,國家經濟狀況也有所好轉,但俄羅斯的GDP總值僅有4000餘萬美元(前兩年僅有3000萬),軍隊撥款仍顯不足。在海軍方面,1992-2003年財政撥款受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和整體軍費支出水平的限制,顯得微不足道。2004年增加後的海軍全年建設費用也僅為20億美元。有鑒於此,俄羅斯被迫放棄夢想,重新回到現實中來,認真建設一支與國家經濟水平相適應的海軍艦隊。
近年,為了重振昔日雄風,逐步恢復其海軍大國、強國地位,俄羅斯推出了“緩兵之計”,即暫時放棄“遠洋海軍”理念,強調近海作戰,優先發展瀕海作戰艦艇。俄海軍總司令弗拉基米爾·庫羅耶多夫元帥曾多次表示,在俄海軍現階段的造艦計畫中將優先發展各種近海作戰艦艇,其中尤以輕型護衛艦和驅逐艦為重點。庫羅耶多夫元帥認為:“為了有效地保衛俄海疆安全,尤其是保衛沿海地區的經濟區,我們至少應擁有300艘各種級別的作戰艦艇,特別是近海作戰艦艇。”
為此,俄羅斯海軍推出了新的裝備發展計畫,即俄海軍第一階段將重點發展近海作戰的護衛艦和驅逐艦,第二階段才重點建造一種能夠在遠海大洋行動的多用途驅逐艦,第三階段才是發展大型遠洋巡洋艦航空母艦。20380型輕型護衛艦由此出籠,這是俄羅斯海軍第一個務實的、切合實際的艦艇發展方案,可以說是俄羅斯海軍現實戰略的產物。
目前,俄羅斯海軍正在加緊建造20380型輕型隱身護衛艦,以廣泛用於近海巡邏、護航作戰和反潛作戰。

設計特點

即將下水的俄羅斯20380型護衛艦即將下水的俄羅斯20380型護衛艦

20380型輕護航艦具有鋼製平滑甲板外殼和用多層複合材料(難燃的多層玻璃鋼和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的舷到舷的上層建築,這考慮到了對全波段隱身性的要求。艦體採用全新的構造,並且區別於普通構造,這是其主要特點之一。

據報導,艦體水下部分新的輪廓線使航速在30節時水的阻力下降約25%,從而可以使用功率更小、重量更輕的主動力裝置,進而可以騰出15-18%的排水量用於增加作戰載荷。

與同等排水量的戰艦相比,20380型輕護航艦的適航性有所改善,使其在縱搖限制相當的同時在海況5級以下(比同類戰艦高1.5-2級)時都能使用武器,這對搭載直升機的戰艦尤其重要。

戰艦艉部部署了卡-27PL直升機機庫和起降平台,這在俄羅斯相同排水量的戰艦上還是首次,艦上裝載的直升機燃油可達20噸。

俄羅斯20380型護衛艦上能看到明顯的隱身設計俄羅斯20380型護衛艦上能看到明顯的隱身設計

在設計時尤其重視了戰艦的防護和作戰穩定性。運用了最新的紅外和雷達隱身技術,主要是上層建築隱身特點,還包括特種塗層、內置於艦體的飛彈武器和天線部位,具有高度吸波性能的材料,對對戰艦上半球物理場的形成有決定性影響的部分艦體、武器和技術設備還進行了局部防護。

20380型艦的平均圓周有效散射面積僅為同類戰艦的三分之一,這使其被早期發現和遭到反艦飛彈攻擊的機率從0.5下降到0.1。此外,艦上還採取了確保作戰穩定性的措施,包括防火抑爆措施、針對攻擊武器的結構防護措施等。

20380型艦裝備複雜的武器系統,包括打擊、防空和反潛武器、作戰指揮、探測、目標指示、通信和防護綜合系統。眾所周知,信息管理系統是任何現代化戰艦運行的基礎。20380型護衛艦最重要的系統是一體化總指揮部位,它以“西格瑪-20380”自動化作戰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能確保:收集、處理各種態勢情報(包括自身情報來源和協同兵力的情報來源);評估態勢並定下採取單艦或戰術編隊作戰行動的決心;確保與其他兵力的戰術與情報協同;確保單獨和在編隊編成中使用武器;戰術機動和航行安全。

武器裝備

天王星反艦飛彈天王星反艦飛彈

20380型護衛艦裝備了能確保感知水面、空中和水下態勢的現代化設備,這些設備被整合為統一指揮的兩套綜合系統。

水面和空中態勢感知綜合系統包括:
•“福爾克-2”通用探測雷達,探測距離可達110公里,裝於球形透波整流罩內;
•“紀念碑-A”飛彈武器目標指示雷達,在主動工作狀態下能發現距離45-90公里的水面目標(在有超繞射效應時可達250公里),在被動工作狀態下能發現敵艦正在工作的發射裝置,探測距離因頻段和無線電電子設備潛力不同而從50至500公里不等;
•2部“檀香樹”外部目標指示接收站;
•3部導航雷達。
水下態勢感知綜合系統包括:
•“朝霞-2”艦艏聲納,對潛艇的動力探測距離達19公里;
•“小花飾-M”聲納,具有艦艉靈活拖曳天線,主動工作狀態下可發現距離60公里以內的潛艇,被動工作狀態下可發現距離20公里以內的潛艇;

AK-630M火炮正在開火AK-630M火炮正在開火

•“阿納帕-M”可投放式搜尋聲納;
•卡-27PL直升機無線電水聲浮標。
20380型護衛艦的主要打擊力量是其飛彈武器。

艦載武器包括:
•“天王星”反艦飛彈系統,包括2具四聯裝發射裝置,彈藥基數為8枚X-35反艦飛彈,最大射程130公里;
•“短劍-M”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位於艦艏,包括最大射程為10公里的9M311型防空飛彈和2門30毫米六管自動炮,用於消滅空中目標,包括反艦飛彈;
•“針”攜帶型防空飛彈系統,肩扛發射;
•1門100毫米A-190火炮,彈藥基數332發,最大射速80發/分鐘,射程21.3公里,最大射高15公里;

卡-27直升機正要起飛卡-27直升機正要起飛

•2門30毫米的AK-630M六管高炮,分位舷側,殺傷範圍4公里,射速5000發/分鐘。100毫米和30毫米火炮由5P-10“美洲獅”系統進行火力控制,其天線位於艦艏上層建築;
•獨一無二的“紙包-NK”反魚雷系統,包括2具330毫米四管裝置,分別位於舷門兩側。“紙包-NK”可用於直接對抗射向戰艦的敵魚雷,也可對抗潛艇,由“紙包-A”聲納為其提供目標指示;
•1架卡-27PL隨艦直升機,用於探測與消滅敵潛艇。
20世紀下半葉的戰爭和武裝衝突的經驗表明,沒有艦載無線電電子戰裝備,戰艦就不能有效地組織防空或者破壞敵反艦飛彈的攻擊,因此20380型護衛艦上裝備了TK-25-2無線電電子戰系統,用於發現正在工作的艦載和機載雷達,以及飛彈自導頭,並製造干擾。作為被動防護器材,艦上還裝備了PK-10“勇敢”近程拋射干擾系統,它包括4具120毫米的十管發射裝置,彈藥基數80發。
為了對付海盜和水下破壞者,戰艦還裝備了2挺14.5毫米機槍和2具DP-64榴彈發射器。為了確保反潛直升機的無線電導航,在機庫頂上安裝了OSPV-20380導航天線。戰艦裝備了現代化的“油毛氈”通信系統和“恰爾達什舞20380”導航系統。

動力系統

20380護衛艦首艦警戒號進行海試20380型護衛艦首艦警戒號進行海試

20380型護衛艦的主動力裝置是雙軸柴油裝置,由2台DDA-12000柴-柴機組(各有2台16D49型發動機)組成,總功率為24000馬力。

4台22-26DG柴油發電機功率各為630千瓦,能提供380伏(50赫茲)的電流。據報導,工程師們通過降低機械裝置噪聲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戰艦的水聲可探測性,在俄羅斯歷史上首次使用了此前在最新一代核潛艇上經過演練的技術。

戰艦最大航速27節,續航力3500-4000海里(經濟航速14節時)。

不足與改進

換個角度看20380型護衛艦換個角度看20380型護衛艦

當20380型護衛艦首艦剛投入使用時,有報導說從第五艘開始戰艦將有所變化,其中涉及到反艦和防空武器。這是做是有目的,因為戰艦的防空弱點十分明顯。
實際上,其防空任務由100毫米和30毫米火炮和1套20多年前列裝的彈炮結合自衛系統擔負,而國外同類戰艦已經裝備了射程達數十公里的現代化防空飛彈系統。不過當“機靈”號護衛艦下水時,許多人發現,首艦上安裝的“短劍-M”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已被“多面堡”垂直發射防空飛彈系統所取代,這從根本上解決了防空問題。

顯然,首艦上安裝“短劍-M”彈炮結合防空系統是迫不得已,因為當時主要的防空飛彈系統還沒有研製完成。海軍中將奇爾科夫的話證明了這一點,他說,“機靈”號作為20380型護衛艦的第一艘量產型艦,與首艦“守護”號是有區別的。

至於反艦飛彈,則不排除在未來的新艦上將用更強大的“縞瑪瑙”取代“天王星”。

裝備建造情況

建造中的20380型護衛艦建造中的20380型護衛艦

20380型輕護艦由俄羅斯頗具實力的“金剛石”中央海軍設計局設計,以退役戰艦命名,目前正在位於聖彼得堡市的北方海軍造船廠施工建造。據報導,該型艦的首艦“警戒”號(亦譯作“守護”號)於2001年12月21日在北方造船廠鋪放龍骨,計畫2006年建成入役。20380型的第二艘、亦即首艘量產型艦“機敏”號於2003年5月20日下水,目前在建。第三艘、亦即第二艘量產型艦於2005年7月27日開始動工建造。

根據計畫,20380型輕護艦的建造數量將會在20艘以上,俄羅斯海軍四大艦隊都將陸續裝備這些新型戰艦。據悉,首批3艘(早期報導說5艘)20380型輕型護衛艦將首先交付給波羅的海艦隊。擔負俄新一代近海作戰艦艇批量生產任務的除了北方造船廠外,還將包括位於俄遠東地區的一些造船企業。據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庫羅耶多夫表示,俄海軍非常需要像20380型輕型護衛艦這樣的近海作戰艦艇,20380型艦將成為俄海軍近海作戰的主力。
俄羅斯海軍估計其對此類戰艦的需求量為30艘。按照造艦計畫,一共將建造20艘20380型艦(每支艦隊5艘),其中4艘應在2015年前交付。這些戰艦將可靠進保衛俄羅斯的海上邊界。

評價

俄羅斯20380型護衛艦俄羅斯20380型護衛艦

總起來說,與現役戰艦相比,20380型護衛艦的特點是多功能性、緊湊性、隱身性、各系統自動化水平高。艦員編制99人(包括直升機維護小組)工作居住條件相當舒適,食品自持力15晝夜。
由於上層建築採用了模組化原則,在建造新的和改進現有的戰艦時能夠安裝新的艦載武器系統和無線電電子設備,從而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使其在30年的生命周期中有很大的改進潛力。
20380型護衛艦被稱為“俄羅斯21世紀輕型護衛艦”,在俄海軍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