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

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

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1]是俄羅斯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於2010年5月9日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的大規模閱兵式,又名俄羅斯2010年紅場大閱兵。首亮最強核武俄軍共展示161件重型地面武器;北約成員國的部隊首次參加閱兵。在紅場公開亮相的“白楊-M”飛彈是俄羅斯最先進的洲際核飛彈,重振大國雄風。

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Russiain2010reviewstroopsgreatly;Russianmilitaryparadein2010)。
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是俄羅斯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於2010年5月9日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的大規模閱兵式,又名俄羅斯2010年紅場大閱兵

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概要

俄紅場閱兵
首亮最強核武俄軍共展示161件重型地面武器;北約成員國的部隊首次參加閱兵
在紅場公開亮相的“白楊-M”飛彈是俄羅斯最先進的洲際核飛彈

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序

2010年5月9日,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戰勝德國法西斯勝利紀念日。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德國總理默克爾、以色列總統佩雷斯、波蘭代總統科莫羅夫斯基等2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代表出席閱兵式,大約3000名蘇聯紅軍老兵及俄各界代表和外國嘉賓觀摩。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法國總統薩科齊原定出席,因希臘債務危機臨時取消行程。美國總統歐巴馬因日程衝突沒有接受邀請。
包括梅德韋傑夫、胡錦濤、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內,出席典禮的領導人大多系象徵勝利的紅色領帶。

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時間表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閱兵式程式
莫斯科時間9時50分左右(台北時間13時50分左右),俄總統梅德韋傑夫、總理普京以及前來觀摩閱兵式的外國領導人步入觀禮台。
莫斯科時間10時(台北時間14時),閱兵式正式開始。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在莫斯科軍區司令格拉西莫夫的陪同下檢閱參閱部隊。
梅德韋傑夫發表講話。他說,65年前法西斯主義被摧毀,蘇聯和整個歐洲重新獲得了和平。梅德韋傑夫強調“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應對當今的威脅”。
軍樂隊奏俄國歌,由俄國防部軍事大學學員組成的鼓手連隊步入紅場,隨後是手舉旗幟的方陣從紅場通過,三軍儀仗隊方陣則緊隨其後。
所有受閱軍人方陣通過後,武器裝備展示開始。受閱重型武器裝備共161件,包括T-34坦克、SU-100自行火炮和“白楊-M”飛彈系統等裝備。
在127架飛機完成空中展示後,閱兵式在《歡樂頌》《勝利日》等樂器聲中結束。參加過衛國戰爭的約3000名老戰士及俄各界代表等在現場觀摩了閱兵式。(新京報)

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現場

全場為戰爭遇難者默哀
上午10時(台北時間14時),閱兵式開始。全場為反法西斯戰爭遇難者默哀一分鐘後,克里姆林宮斯帕斯卡亞鐘樓鐘聲長鳴。伴隨衛國戰爭歌曲《神聖的戰爭》,8名俄羅斯武裝部隊儀仗隊士兵分前後兩組,舉著俄羅斯國旗和鐮刀鐵錘軍旗進場。
俄武裝力量總司令、總統梅德韋傑夫隨後發表講話:“時間有巨大力量,但不會勝過人的記憶,勝過我們的記憶。”餘音未了,標兵就位,分列式開始。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在閱兵總指揮、莫斯科軍區司令格拉西莫夫上將陪同下檢閱俄軍受閱部隊。
1941年至1945年衛國戰爭期間,2700萬蘇聯人因戰爭死亡,其中將近867萬犧牲者為蘇聯紅軍。
閱兵式分歷史和現代
俄羅斯戰鬥機飛過莫斯科紅場的聖巴索大教堂上空俄羅斯戰鬥機飛過莫斯科紅場的聖巴索大教堂上空
閱兵式分歷史和現代兩個部分。衛國戰爭各方面軍軍旗方陣、戰功卓著部隊旗幟連級方陣通過紅場後,分別由74名軍人組成的陸軍、空軍和海軍方陣進入紅場,他們著戰時陸軍、空軍和海軍軍裝,手持戰爭時期武器接受檢閱。
在閱兵式現代部分,步入紅場的是27個團級方陣。這些方陣分別代表俄羅斯國防部所轄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和戰略飛彈兵、航天兵、空降兵三個兵種以及內務部、聯邦安全局和緊急情況部所轄的內衛部隊、安全部隊和邊防部隊等,從整體上展現了當代俄羅斯武裝力量的風貌。
“蘇—27”勾畫俄國旗
大約1.1萬名俄羅斯和外國軍人當天參加紅場閱兵。30個徒步方隊過後,隨著9輛衛國戰爭時期立下赫赫戰功的T—34型坦克、8輛蘇軍傳奇武器SU—100型自行火炮駛入紅場,武器裝備方隊閱兵開始。
俄軍最精華S—400型防空飛彈系統、“鎧甲—S1”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伊斯坎德爾—M”戰役戰術飛彈系統和“白楊—M”型洲際彈道飛彈相繼亮相。其中,“白楊—M”型車載飛彈和“鎧甲—S1”防空系統為首次展示。
俄軍共展示161件重型地面武器。稍後,127架各式戰鬥機、預警機、空中加油機和直升機從不同高度飛過紅場上空。空中方隊最後,由6架“蘇—27”型戰鬥機組成的“俄羅斯勇士”表演方隊噴出白、藍、紅三色煙霧,勾畫出俄羅斯國旗。
由1200人組成的混合軍樂團行進至紅場中央,奏響《歡樂頌》和獨立國協國家“沒有邊界的國歌”《勝利日》,為70分鐘閱兵式降下帷幕。胡若愚(新華社專稿/專電)
打破慣例美英法軍亮相紅場
美國、法國、英國和波蘭派部隊參加閱兵,組成反希特勒同盟成員國閱兵方隊,由波蘭三軍儀仗隊打頭。這是北約國家部隊首次出現在紅場閱兵式上。法新社稱,這一刻有“巨大象徵意義”並顯示近段時期俄波關係、俄美關係回暖。
應邀前來的英國士兵接受檢閱應邀前來的英國士兵接受檢閱
英國威爾斯近衛團第一營士兵戴熊皮帽,身著傳統紅色行軍夾克和黑色長褲,與一支英國空軍軍樂隊共同走過紅場。英國廣播公司記者理察·加爾平認為,俄羅斯邀請英、美等國派部隊參加閱兵,“試圖說明雙方正把冷戰時期的對立擱置一旁”。
規模空前全俄10萬軍人受閱
除莫斯科外,東起西伯利亞地區,西至位於東歐的“飛地”加里寧格勒,俄羅斯當天超過70座城市舉行閱兵式或民眾遊行慶祝活動。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說,全國超過10.2萬名軍人參加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閱兵,規模空前。大約1.1萬名俄羅斯和外國軍人當天參加紅場閱兵。
30個徒步方隊過後,隨著9輛衛國戰爭時期立下赫赫戰功的T-34型坦克、8輛蘇軍傳奇武器SU-100型自行火炮駛入紅場,武器裝備方隊閱兵開始。俄軍最精華S-400型防空飛彈系統、“鎧甲-S1”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伊斯坎德爾-M”戰役戰術飛彈系統和“白楊-M”型洲際彈道飛彈相繼亮相。其中,“白楊-M”型車載飛彈和“鎧甲-S1”防空系統為首次展示。俄軍共展示161件重型地面武器。胡若愚/新華社

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焦點

獨立國協軍人首次“參閱”
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塔吉克斯坦、烏克蘭、土庫曼斯坦9個獨立國協國家閱兵分隊陸續入場。
這是獨立國協國家軍人自蘇聯解體以來首次參加紅場閱兵式。觀禮台上,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向自己國家受閱部隊鼓掌致意。
1941年至1945年衛國戰爭期間,2700萬蘇聯人因戰爭死亡,其中將近867萬犧牲者為蘇聯紅軍。(胡若愚)
北約部隊首次現身紅場
默克爾8日晚飛抵莫斯科後說,勝利慶典邀請是巨大榮譽,德國領導人能夠接到邀請,並非“想當然”,顯示兩國汲取歷史教訓。
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法國總統薩克齊原定出席,因希臘債務危機臨時取消行程。美國總統歐巴馬因日程衝突沒有接受邀請。
不過,美國、法國、英國和波蘭派部隊參加閱兵,組成反希特勒同盟成員國閱兵方隊,由波蘭三軍儀仗隊打頭。
這是北約國家部隊首次出現在紅場閱兵式上。法新社稱,這一刻有“巨大象徵意義”並顯示近段時期俄波關係、俄美關係回暖。(胡若愚)
■經典受閱裝備
T-34坦克
T-34是前蘇聯於上世紀40~50年代生產的中型坦克,被認為是二戰期間最好的坦克,其設計思路對坦克發展有著革命性影響。各型T-34在戰時生產超過5萬輛,遠超所有德國坦克的總和,被稱為衛國戰爭勝利的保證。T-34裝備過很多國家的軍隊。
T-90主戰坦克
T-90主戰坦克由於使用了T-80的先進技術,因而重新命名為T-90。它主要採用了T-72BM坦克的裝甲防護系統和T-80坦克先進的火控系統,全重50噸,乘員3人,發動機功率840千瓦,最大公路行駛速度6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50千米。
圖-160戰略轟炸機
圖-160是俄羅斯的可變後掠翼重型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北約對其的代號為“海盜旗”。1981年12月18日首次試飛。蘇聯共實際生產35架,目前約有16架在俄空軍服役。圖-160是蘇聯最後一代、俄羅斯最新一代的遠程戰略轟炸機。自重居世界之冠。
俄羅斯9日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閱兵式規模空前,展示俄軍精華,其中包括首次公開亮相的“白楊-M”飛彈系統和“鎧甲-S1”防空系統,前者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先進的洲際核飛彈。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等北約成員國的部隊首次參加閱兵。俄總統梅德韋傑夫說,衛國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和盟國“共同的勝利”,這一歷史事實不容重新評價。
■首次亮相
“白楊-M”型車載飛彈
研製成功時間:1994年
最大射程:超過1萬公里
技術特點或性能:領先美國5年~6年,可“有效地穿透任何國家的反飛彈系統”,有“神鞭”之譽。不僅能以超音速和彈道飛彈軌跡飛行,還可在大氣層中自由改變飛行軌道,按所需高度和軌跡進行縱深機動,能精準地摧毀洲際彈道飛彈目標。具有超強的機動能力,能夠避開對方飛彈防禦系統的攔截。
“白楊-M”型車載飛彈“白楊-M”型車載飛彈
“白楊-M”飛彈是俄羅斯於上世紀90年代研製成功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西方國家將其編號為SS-27。1994年12月20日,“白楊-M”完成了首次飛行試驗。
由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研製的“白楊-M”飛彈,是目前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裝備的主要遠程彈道飛彈。該飛彈由三級固體燃料火箭推動,長22.7米,彈體直徑1.95米,發射重量47.2噸,戰鬥部重1.2噸,可攜帶多枚分飛彈頭,射程超過1萬公里。它飛行速度快,並能作變軌機動飛行,抗干擾能力強,具有很強的突防能力。俄羅斯專家稱該飛彈能夠“有效地穿透任何國家的反飛彈系統”。
“白楊-M”分固定式和機動式。固定式發射的“白楊-M”飛彈在1997年12月24日開始戰備值班;機動式於2006年12月10日開始進入戰鬥值勤。2010年,其部署數量可能達到210枚~320枚。俄戰略火箭部隊目前共有7個“白楊-M”飛彈團。按計畫,今年還將有兩個“白楊-M”飛彈團進入戰鬥值班。
俄戰略飛彈部隊司令稱,“白楊-M”飛彈的技術性能比美國陸基戰略飛彈要領先5~6年。據披露,“白楊-M”射程不僅能覆蓋美國所有國土,而且當它突破美國NMD時,可避開美軍重點設防的北極防線,隨意地從東、西兩個方向打擊美國所有重要目標。這種新型飛彈命中精度在100米以內。據新華社
“鎧甲-S”防空系統
5月9日大閱兵,俄軍一款秘密武器首次登場。在此前的彩排中我們可以一窺它既像坦克、又像火箭炮的怪異身影,它還擁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號:“魔鬼大使”(Devilambassador)。據說全球“獨一無二”。裝備12枚射程為20公里的地空飛彈和兩門30毫米口徑的自動火炮。可同時發現並跟蹤20個目標,既可在固定狀態下,也可在行進中對其中4個目標實施打擊。最獨特之處,是能夠自動選擇使用飛彈,還是高炮來摧毀目標。
技術特點:將飛彈和火炮結合在一起,可以打擊射程內全縱深空中目標。
“鎧甲-S”防空系統由俄羅斯圖拉儀表設計局於1994年研製成功。它是一種將飛彈和火炮結合在一起的武器系統,可以打擊射程內全縱深空中目標,包括遠距離的大型高空目標和突然出現的小型低空目標,被稱為應對高精確度武器的有效防禦系統。
“鎧甲-S1”防空系統“鎧甲-S1”防空系統
“鎧甲-S”防空系統由炮塔、炮塔控制系統、防空飛彈、發射裝置、操作和技術保障設備等構成。它配備地空飛彈8至12枚,最大射程20公里,最大射高15公里;配備兩門30毫米雙管防空火炮,彈藥基數750至1400發,最大射程4公里,最大射高3公里。兩種武器相互補充,能夠摧毀距離在20公里以內、高度在15公里以內、速度在1300米/秒以內的各種現代化空中攻擊武器。“鎧甲-S”可以在靜止時或行進中開火,能夠同時攻擊4個目標,有效殺傷半徑15公里。“鎧甲-S”防空系統可用於保護軍用和民用目標,並為S-300和S-400等遠程防空系統提供掩護。據新華社
威力巨大處於高度保密
這款做足保密工作的新武器,就是TOS-1噴火坦克,準確地說應當叫做“自行多管噴火系統”。1998年才裝備部隊的TOS-1因威力巨大、技術先進而處於高度保密狀態,直到“2005阿布達比防務展”才披露部分性能。據稱,僅一輛TOS-1一次齊射,7秒內即可摧毀一個小型村落和較大範圍的集群目標。
與常規噴火器不同的是,TOS-1不直接噴射已點燃的高能液態燃料(如凝固汽油),而是將高能燃料(三乙基鋁,或硝酸丙酯及鎂粉)放在火箭彈體內發射,在到達目標上空時將混合物噴灑到相當大範圍內。這種混合物遇空氣就著,遇水爆炸,土掩後外露仍能自燃。
高壓武器“殺人不見血”
TOS-1還能充填特殊的“雲爆劑”,在爆炸瞬間產生大量高溫高壓氣體,能使相當於幾個足球場範圍內的人員因窒息失去戰鬥力,“殺人不見血”。同時因急劇燃燒耗盡空氣中的氧氣,還會在瞬間形成負壓,撕裂眼睛、肺、耳膜和其他內臟,即使躲在掩蔽工事或地下室中也無法倖免。
太過殘酷,使用受限制
一輛TOS-17秒就能摧毀一村。TOS-1在俄軍中非常受歡迎,是對付盤踞在城鎮建築物的叛亂分子的剋星,具有其他武器所沒有的精神震撼作用。不過,由於其可怕的摧毀能力,很可能傷及目標周邊的平民或友鄰部隊,因此在戰場上的使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據《環球軍事》

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意圖推測

俄2010年如此隆重地慶祝“5·9”勝利日,有何考量?
大閱兵沖淡“去俄羅斯化”提振信心戰勝困難
俄政府將今年勝利日慶典“做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通過緬懷戰爭年代的勝利與英勇業績,進一步激發和增強民眾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精神,提振國內民眾戰勝困難的信心。
俄去年遭受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嚴重衝擊,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7.9%,俄國內對本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批評聲音增多,對國家未來經濟發展前景感到擔憂的人也有所增加。從整體上看,俄經濟形勢自2009年年底開始逐漸好轉,經濟恢復和上升勢頭可望得到保持。分析人士認為,俄政府在這個時候舉行大規模勝利日慶典活動,將為國家實現復興創造良好的國內政治氛圍。
去除雜音保存真實
近一時期以來,部分中東歐和獨立國協國家出現了重新評價二戰歷史和蘇聯在戰爭中作用的思潮。一些國家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去蘇聯化”或“去俄羅斯化”傾向,其境內一些蘇軍英雄和戰爭勝利紀念碑遭到破壞;某些歷史學家還對蘇聯在戰爭期間和戰後作用提出質疑。俄隆重舉行慶典活動,與這些現象不無關係。
俄政府對這些現象非常關注。俄總統梅德韋傑夫認為,上述企圖篡改歷史的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今年4月初,俄專門就此舉行國際學術研討會。梅德韋傑夫在給會議的致辭中指出,二戰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盟國和蘇聯全體人民的共同勝利,蘇聯為戰爭付出了巨大代價並為戰爭勝利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據新華社
俄借閱兵展示自身重大變化軍事問題專家稱俄對外釋放善意
談及5月9日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軍事問題專家宋曉軍認為,俄羅斯通過此次閱兵希望達到兩個目的。
一,讓西方國家承認俄羅斯在二戰中的歷史作用,畢竟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一些西方國家和一些東歐國家,對於前蘇聯在二戰時期的作用,提出了“疑問”。
二,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即俄羅斯希望向全世界展示該國自2009年軍事體制改革以來的重大變化。
俄力求輕裝上陣
宋曉軍稱,與2008年的俄羅斯閱兵相比,此次閱兵展示的武器有所減少,陸軍裝備尤其少了很多,且空降兵的戰車也沒有現身。這意味著俄羅斯軍事體制改革已初顯成效。
宋曉軍解釋說,這種變化可以被視作俄羅斯在軍事體制改革上的“拐點”。按照原來俄羅斯裝備體制,講究大縱深、高速的重裝甲出擊,帶有鮮明的冷戰色彩,畢竟前蘇聯在二戰中打過全世界最大規模的陸戰。而自軍事體制改革以來,俄羅斯把陸軍規模從“師”變成“旅”,力求輕裝上陣。
據介紹,俄羅斯進行此種軍事體制改革,客觀上緩解了北約國家的擔憂,也降低了自身對外界的威脅。這是俄羅斯在向北約和西方國家釋放善意。與之對應的是,此次閱兵首度邀請了4個北約國家參加,意在表達善意,強調合作。
“這是現實主義閱兵”
宋曉軍說,備受關注的“白楊-M”型車載飛彈以及“鎧甲-S1”防空系統均是首次在閱兵式上亮相,充分展示了俄羅斯的軍事實力。
宋曉軍認為,此次閱兵是梅德韋傑夫,根據本國的財力和國內的需求,實現的一個非常複雜的平衡:對內強硬,對外釋放善意。這是一次現實主義的閱兵。(采寫/本報記者顏穎顓)

俄羅斯2010年大閱兵的幕後故事

中蘇軍民並肩作戰
1945年8月9日凌晨,蘇聯紅軍以170餘萬兵力、萬餘坦克飛機、2.6萬餘門火炮和近百艘艦艇,向盤踞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百萬日軍和偽滿、偽蒙軍發起進攻。蘇聯紅軍同中國軍民並肩作戰,為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最終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中俄兩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用鮮血和生命凝結下深厚友誼。這份友誼綿延至今,並成為兩國關係和世代友好的堅實基礎。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蘇聯人民對中國抗日戰爭的幫助和犧牲。在白山黑水間,無論是在哈爾濱、瀋陽、長春這樣的省會城市,還是牡丹江、東寧、虎頭等眾多中小城鎮,各種大小不一的蘇聯烈士紀念碑隨處可見,並修葺一新。今年中俄還將舉辦多項活動,共同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
當年解放東北蘇軍1500人仍健在
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瓦西里·伊萬諾夫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瓦西里·伊萬諾夫
60多年前,蘇聯紅軍在東北與中國軍民共同浴血奮戰,抗擊日本侵略者;60多年後,當年的老戰士還約有1500人健在。5月8日下午,莫斯科總統飯店白廳,曾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東北戰場戰鬥的20位俄羅斯老戰士代表胸前的勳章熠熠生輝,激動的臉龐煥發光彩——他們中最年長者是95歲的退役空軍中將、曾領導並參加蘇聯空軍轟炸日本關東軍軍事基地任務的維·米·拉夫斯基;最年輕者是82歲的退役中校、曾任蘇軍後貝加爾方面軍第六坦克軍團第七機械化軍榴彈炮班班長的尤·弗·巴邊科夫。
俄老兵向胡錦濤回贈茶炊
前來出席慶典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抵達莫斯科後,第一場活動就是同他們見面;而且,對其中10位老戰士而言,5年前胡錦濤主席曾經在莫斯科會見過他們。
■親身經歷
曾與李兆麟結下深厚友誼
幾天前,記者走進伊萬諾夫家裡。在客廳的顯要位置,擺放著5年前伊萬諾夫與胡錦濤主席的合影。
老人拿出一個俄式大茶炊興奮地說:“這是我為胡主席準備的禮物。”幾天前,為了買這個茶炊,他一大早就從家出發,逛遍了莫斯科市中心的盧比揚卡廣場周邊的紀念品商店,終於買到了讓他滿意的茶炊。
伊萬諾夫激動地說:“我記得那是2005年,胡錦濤主席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接見了我們,他對我們非常親切,仔細詢問了我們當年在中國東北的什麼地方戰鬥過,喜歡什麼樣的中國菜等。那次會面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在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之際,胡錦濤主席為他們其中的20餘位戰士頒發了和平獎章,並且還收到了老兵們贈送給他的禮物,其中,有伊萬諾夫贈送的精心挑選的茶炊。
“60多年前,當我和中國戰士一起為了東北解放而奮勇殺敵時,我的一生就注定與中國緊密相連了。”伊萬諾夫說。在解放東北的過程中,伊萬諾夫先後在第15軍361步兵師和388步兵師任職,沿著松花江參與了解放同江、佳木斯和哈爾濱的戰鬥。
1944年,伊萬諾夫從抗擊德國法西斯的西線戰場調往遠東方面軍參謀部,參與培訓撤退至蘇聯境內的中國東北抗聯戰士。在“遠東方面軍第88步兵教導旅”中,伊萬諾夫與周保中、李兆麟等抗聯名將結下了深厚友誼。為了紀念這段經歷,老人退休後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撰寫了《在關東軍的後方》一書,該書於去年7月出版。
伊萬諾夫說,1945年8月9日凌晨,第88步兵教導旅的中國將士們與百萬蘇聯紅軍並肩作戰,一起向日本關東軍發起猛烈攻擊,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了負隅頑抗的日軍,加速了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進程。
■幕後揭秘
“和平”獎章由我國防部特別設計
記者昨日從外交部歐亞司相關負責人處獲悉,胡錦濤主席為俄羅斯老戰士頒發的“和平”獎章,是中國專門為俄羅斯戰鬥英雄製作的,也是我國國家領導人首次在出訪時頒發的。
該負責人稱,以前領導人出訪都會由外交部準備禮物,但這次為了表示出我國對俄羅斯老兵的重視,特別交由國防部設計製作了“和平”獎章。獎章在國內製作好後,直接由軍方帶到俄羅斯,外交部的負責人都沒提前見過獎章。
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新聞處介紹,這些獎章是中國專門為俄羅斯戰鬥英雄製作的,“和平”獎章圖案由五角星配金絲帶製成。 (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法制晚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