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姓氏

佤族盛行父子連名制。佤族的名字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排行,第二部分是本名。兩個部分組成一個人的真名或者全名。男子的排行是長子叫艾,次子叫尼,三子叫桑,四子叫賽……女子的長女叫葉,次叫伊,三女叫安。

佤族的名有的取天干名,也有的取地支名,有些受漢文化影響,有的帶有一種精神寄託。例如取“保”、“老”、“散”、“然”等,其意思為“保重”、“流傳”、“掌管”、“堅硬”等。取“保”名是祝願他長大後萬事如意,得到保重;取“老”名是願他成為名揚天下的好人;取“然”名是盼他像岩石一般堅硬,不怕艱難險阻。藉此表達父母的理想和願望。一個嬰兒出生,若排長子,生於屬乙己的日子,取天干名就叫艾那,取地支名就叫艾社。若是長女,可以取葉那或葉社。為避免和父母的名字重複,男孩可以取出生後三天的天干地支名,女孩可取出生前一天的天干地支名。
佤族稱呼特殊,單呼排行,表示敬重,單呼小名表示親昵,稱呼真名不帶任何感情色彩。
為人父母了,其名也要隨著改變。男子為父後,要去掉排行,以其第一個孩子的名字取代之,如名叫尼茸的男子,第一個孩子叫葉那,那么,他的父名便為“那茸”了,稱呼時可叫“那茸”,也可叫“更那”,“更”即父親,意為“葉那她爹”。女子為母后,其名不改,但稱呼時,可叫“咩那”即“葉那她媽”。女子到了中年,都要改動稱謂,如“你”單數改為“你倆”。佤族人有了子孫後就算老了,就要有個老名。老名就是在其名的前邊加上“達”字,“達”即爺爺,如一個男子叫艾塊,老了以後就去掉排行“艾”字,加上一個“達”,就叫“達塊”。
佤族現在使用的幾個姓有陳、趙、李、肖、羅、田、鮑、字、尹、鍾等,這些姓氏並不是佤族的本姓。以岩帥地區的佤族姓氏來說,主要有:更姓(用漢姓田)、西奈姓(用漢姓肖)、賽索姓(用漢姓趙)、央榮姓(用漢姓李)、西古姓(用漢姓陳)、半布拉姓(漢姓鮑)、梅冬姓(漢姓鍾)、布熱啊姓(漢姓字)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