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活著

你還活著

由導演羅伊·安德松 Roy Andersson執導的一部劇情電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譯 名 你還活著

◎片 名 Du levande

◎年 代 2007

◎國 家 瑞典

◎類 別 劇情

◎語 言 瑞典語

◎字 幕 英文

◎片 長 89MIN

◎導 演 羅伊·安德松 Roy Andersson

◎編 劇 Writer:羅伊·安德松 Roy Andersson ....writer

攝影 Cinematography:Gustav Danielsson

主 演 Sandy Mansson .....Guest at banquet

Fred Anderson .....Guest at banquet

Elisabeth Helander

Jessica Lundberg

J?rgen Nohall

Jan Wikbladh

Bj?rn Englund

Elisabeth J?rgensen .....Waitress

Robert Grundstr?m .....Guest at banquet

Patrik Anders Edgren .....Professor

Gunnar Ivarsson .....The buisnessman

Leif Larsson .....Carpenter

Jessica Nilsson .....The teacher

Waldemar Nowak .....The pick-pocket

Olle Olson .....Consultant

Kemal Sener .....The barber

簡 介

這是一部描寫人類偉大的卑微、歡喜與悲哀、自信和焦慮、愛與被愛的影片……

周 邊

據瑞典媒體26日報導,64歲的瑞典導演羅伊·安德松(Roy Andersson)執導的影片《你還活著》(Du levande)從28部候選影片中脫穎而出,將代表瑞典參加第8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角逐。

安德松早先執導的描寫現代人生活狀態的電影《二樓傳來的歌聲》曾獲2000年坎城電影節評審會大獎及瑞典國內電影最高榮譽“金羊獎”。影片以幽默的暗示、神幻般的靜物和散漫的劇情帶來一種對現實的抽象聯想。

《你還活著》繼續保持了這種風格,以幽默的電影語言,通過不幸青年男女間的愛情、父子關係的艱難維繫、生命的危機以及人與人之間極度不信任等眾多的悲喜劇情節,最終表達了導演的座右銘:人是一種社會動物,一個需要互相依靠的鮮活個體。

這部耗資4000萬瑞典克朗(約合615萬美元)、耗時4年拍攝完成的另類影片得到了瑞典電影界的高度評價。

《你還活著》:黑色幽默中的悲喜人生

他是一位少產到要命的導演,前前後後四十年時間裡只拍了四部電影,漫長的人生旅途歷練了羅伊·安德松,也提煉出了本片的精華所在:一切都只因為我們還活著。

——阿布

他在考慮這部電影的拍攝計畫之前,首先想到的是詩人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在《羅馬悲歌》中的一句話:“快活一些吧,活著的人們,在你最舒適溫暖的睡床里,在遺忘河冰冷的波浪就要拍打你逃亡的腳步之前。”由此可見,這段話出現在了電影開場前大約十秒鐘,既是影片創作的重要線索,同時也奠定了全片的基調。

他在闡述這部電影的創作理念時,又提到了另外一本沉重的大書——神話史詩集《史詩埃達》,其中有一句話翻譯成中文的大意是說“人的樂趣在於人”。導演認為無論是古時候還是現代社會的今天,人們始終是社會性的動物,必須相互依靠才能生存下去,人不僅是人類的樂趣,同樣也是人類的禍害、威脅和哀痛。人類的社會存在性表現在對環境的依賴和對自我的關注。

現年64歲的羅德·安德松是一位瑞典電影導演,在其平均十年一部的創作生涯里,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就要算是七年前的那部《二樓傳來的歌聲》。如今因為獲得奧斯卡獎提名,他的名氣似乎漸漸在國際上大熱起來。何止是十年磨一劍,沉澱歷練了如此漫長的歲月之後,最有福氣的自然就是觀眾,能夠從他的最新力作也就是這部《你還活著》當中,看到很多意外之中的精彩,收穫無數令人驚喜的思考,震撼自己沉睡已久的心靈。

聰明的猶太人教育後代會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在全知全能的上帝面前,人類是顯得如此渺小無知和力不從心,我們無法突破自身的局限去看透整個宇宙和人生,唯有擺脫自以為是、試圖自我超越的愚蠢念頭。只不過,人們從不放棄追求真知、求索求道的努力,因此可以說思想既是人類快樂的源泉,更是痛苦和災難的締造者。

我們在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人物形象,他們決然不像是攝影機前的演員,更像是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自我,是你,是我,是他,是整個地球上活著的人類。其中有瘋狂愛上搖滾吉他手的年輕女孩,還有大腹便便、西裝革履的生意人,有一邊喝著啤酒糊塗審案的法官,有一邊流著眼淚滿腹牢騷的家庭主婦,有職業小偷有理髮師,當然還有無數在酒吧買醉的酒鬼。當他們被人拒以千里之外,心中小小的願望無法實現,對著鏡頭前的你開始輕輕啜泣,哭喊著“沒有人理解我”的時候,觀眾心裡是憐憫、好笑亦或是感同身受。

他們在夢幻和清醒之間遊走徘徊,每次在與人交流的時候都是注定以失敗和誤解告終。但是導演安德松最渴望表達同時也最強烈的感情就是對人類的同情,尤其是在表現這個熱戀中的少女時。無論是在多么殘酷或失落的狀態下,無論在他的色彩里有多么地蒼白和陰鬱。電影中的對白常常重複,但在每一個場景里,通常都是用單一的鏡頭拍攝的,無庸置疑這些非職業演員的表演是如此生澀而真實,沒有必要進行任何地掩蓋。這些故事情節也往往是在偶然之間發生,隨意進展下去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就連觀眾也無法預知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

除此之外,影片中採用的各種音樂元素比在《二樓傳來的歌聲》中的還要多,而且充滿了諷刺意味,這也是延續了安德松向來的風格,輕鬆活潑甚至有些調皮的小號,加上笨重憨厚的大鼓,在傾斜的鏡頭和超現實主義表現形式下,用最黑暗的熱鬧來說明人類存在的矛盾與鬥爭。在他的影片中,演員們扮演的角色組成了一幅幅靜態的畫面,黑色幽默的絕望、悲傷與墮落構成了這個群體,然而每一個人的鮮明個性都能在觀眾心中深深烙下了印記。

特別是在末尾,當佇列整齊的飛行物體穿過雲層飛翔在上空,生活在的地球上的人們面無表情地仰起頭,呆呆地仰望著,背景音樂里似乎有一支軍隊正在歌頌著一場絕對性的巨大勝利。《你還活著》以充滿諷刺意味的想像力,成為大銀幕前一場黑色幽默里的悲喜人生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