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統

佛統

佛統是一個距離曼谷僅56公里遠的較小的府。該府以名為“佛統大佛塔”的古代宗教建築為特色,它是標誌佛教流入泰國的第一個宗教上的劃時代標記。

地理

泰國南部城市,歷史古城佛統府首府,位於首都曼谷以西約48公里。已有3000年歷史。“佛統”,即“原始”的意思。據考古學家考證,約2200多年前,印度阿育王派長老到金地國弘法,此金地國即是佛統。它是佛教最早傳入泰國的地方,故為泰國佛教史上的聖地。

大金塔

大金塔大金塔

位於市中心的大金塔,泰文稱帕巴吞金塔,是泰國最高、最古老、最壯麗的佛塔。金塔之東4公里有一小塔,名帕巴通佛塔。據傳,始建金塔的披耶攀,建此塔以紀念他的養母。金塔以西約2公里的府行政公署,原是曼谷王朝拉瑪六世王的行宮,叫沙南莊,意為“月宮”,也稱新王府。宮中有大小宮殿6所,其中沙瑪奇默穆宮為典型的泰式建築,十分富麗,當年用以供臣屬覲見,今為俱樂部。差里蒙空抑宮則為古西洋式。行宮中建有人身象頭的卡勒神像。宮中還有一座義犬銅像,是拉瑪六世王的愛犬雅麗,後被一侍從妒殺。六世王為其立像,在台基上還刻有他的悼犬長詩。佛統市區多現代化建築,新舊建築布局協調,街道整潔,是旅遊勝地。

初建時只有39米高,到公元1853年,大塔幾乎傾塌,拉瑪四世重新修建新塔。第二次修建的佛塔,因遭暴雨襲擊,部分被毀。後經拉瑪五世重加擴建,才成了現在的佛塔。現在這座大塔,由3個不同時期興建的佛塔組成,一個套著一個,為佛塔建築藝術上的少見造型。
塔高120米,呈螺鏇狀的塔尖部分高40米,圓形塔底直徑為50多米。從遠處望去,金塔就好像一座巨鍾,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極為壯觀。金塔中有一尊金佛和一尊臥佛,藏有珍貴的佛骨。拉瑪六世的骨灰也埋藏在塔中。
在大塔坐落的第一層平台上,有兩個“塔中之塔”的模型,為遊人介紹了大塔兩次興建的經過。平台上栽有不少從斯里蘭卡移植來的菩提樹,樹影婆娑,環境幽靜。在第二層平台上有4座佛殿,東面的佛殿金碧輝煌,內有釋迦牟尼的塑像,佛像後面牆上塑有菩提樹的壁畫,四周繪有龍王、隱士、鳥王等圖案。
西面佛殿為臥佛殿,殿前有一棵已有三四百年的菩提樹,是佛殿珍貴之物。南面和北面的佛殿也各具特色。另還有24座鐘亭環繞著大塔,以6座為一組,間隔相等。每年佛歷11月中旬,佛統節舉行禮佛盛會,都要在大金塔所在的廣場上舉行,屆時來自各地的善男信女、商賈、遊人除拜佛外,還要進行物資交流和觀看文藝表演。

月宮

圖

塔以西約2公里的府行政公署,原是曼谷王朝拉瑪六世王的行宮,叫沙南莊,意為“月宮”,也稱新王府。宮中有大小宮殿6所,其中沙瑪奇默穆宮為典型的泰式建築,十分富麗,當年用以供臣屬覲見,今為俱樂部。差里蒙空抑宮則為古西洋式。行宮中建有人身象頭的卡勒神像。
宮中還有一座義犬銅像,是拉瑪六世王的愛犬雅麗,後被一侍從妒殺。六世王為其立像,在台基上還刻有他的悼犬長詩。佛統市區多現代化建築,新舊建築布局協調,街道整潔,是旅遊勝地。
佛統是佛統府首府,泰國最古老的名城之一,已有3000年歷史。“佛統”,即“原始”的意思。它是佛教最早傳入泰國的地方,據考古學家考證,約2200多年前,印度阿育王派長老到金地國弘法,此金地國即是佛統。它是佛教最早傳入泰國的地方,故為泰國佛教史上的聖地。著名景點有大佛塔、月宮。

佛統大佛塔節

每年陰曆12月盈月的第12天到虧月的第4天,在佛統大佛塔下舉行“佛統大佛塔節”慶祝活動。該節日期間有無數售賣地方特產和農產品的貨攤。晚上舉行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

旅遊信息

門票免費。
佛統位於曼谷以西56公里,長途汽車和火車都可以到達。
長途汽車:曼谷Boromrajajonnani路上的南部巴士終點站有兩條路線到佛統。老路線是曼谷-AomYai-SamPhran-佛統,新路線是曼谷-佛教城-那空差席-佛統。997路和83路運營以上線路,費用35泰株,1小時到達,車次頻繁。
火車:從曼谷出發的鐵路南線列車都停靠佛統站,車程約1小時15分鐘。上午有兩班車,分別在8:05和9:20發車。下午有兩班車經過佛統回曼谷,分別在16:59和18:15發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