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經論導讀

佛學經論導讀

《佛學經論導讀》講述了:近年對佛家經論有興趣的人多,而能讀佛家經論的人卻少;演繹佛學的著作譯作較多,而能引人導讀、有系統的經論叢書則未見。此套叢書精選佛家經論若干種,小乘大乘,空宗有宗,顯乘密乘,規模略具。佛家經典,即使精心選注,也很難了解其經論大義,很可能僅得一偏之見。因此,便需要指導怎樣去讀經論,令讀者直接領會經論的真義,“導讀”之作遂生。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導讀”之作,除注釋或講解經論外,最重要的,還是指出一經一論的主要思想,以及產生這種思想的背景,同時交代其來龍去脈,即其啟發承先的作用。讀者循序而入,便當對佛學發展的脈絡瞭然,亦能體會佛說一經的用意,菩薩演繹一論的用心所在。

本套書包括:《雜阿含經》、《異部宗輪論》、《大乘成業論》、《解深密經》、《阿彌陀經》、《唯識三十傾》、《唯識二十論》、《小品般若經論》、《小品般若經論》、《金剛經 心經》、《中論上》、《中論下》、《楞伽經》、《法華經》、《十地經》、《大般涅盤經》、《維摩詰經》、《菩提道次第略論》、《密續部總建立廣釋》、《四法寶鬘》、《因明入正理論》等等。

圖書目錄

雜阿含經 目錄:

卷首語

總序

別序

自序

第一篇導讀

第一章 佛法的根本——《阿含經》的來由及其在佛典中的地位

第一節 佛陀創教的本懷

第二節 《阿含經》的編集及其在佛典中的地位

第三節 四部《阿含》所顯示的佛陀四種教法

第四節 《阿含經》的翻譯與傳弘

一、漢土的翻譯

二、巴利文的譯本

三、在中土傳弘不盛

四、在近代受到中外學者的重視

第二章 思想的革命——《阿含經》的劃時代意義

第一節 從緣起的觀點認識佛陀的本懷

第二節 早期雅利安人的多神信仰

第三節 從多神教進展至一元論

……

第二篇 經文選釋

導讀者簡介

編輯委員簡介

異部宗輪論目錄:

卷首語

總序

別序

第一篇 導讀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研究《成業論》的動機

第二節 研究《成業論》的文獻

第三節 成業論》的內容梗概

第四節 《成業論》的思想立場

第二章 《成業論》作者生平及時代背景

第一節 研究世親歷史的資料

第二節 世親的生平

一、出生年代與家庭背景

二、世親的重要事跡

三、附論歷史上有不同世親的說法

第三節 世親的思想淵源及其演變

一、思想的淵源

……

第二篇 釋正文

導讀者簡介

編輯委員簡介

大乘成業論

卷首語

總序

別序

第一篇導讀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研究《成業論》的動機

第二節 研究《成業論》的文獻

第三節 成業論》的內容梗概

第四節 《成業論》的思想立場

第二章 《成業論》作者生平及時代背景

第一節 研究世親歷史的資料

第二節 世親的生平

一、出生年代與家庭背景

二、世親的重要事跡

三、附論歷史上有不同世親的說法

第三節 世親的思想淵源及其演變

一、思想的淵源

……

第二篇 釋正文

導讀者簡介

編輯委員簡介

解深密經

卷首語

總序

別序

第一篇導讀

第一章 概說

第一節 本經的譯本、註疏及相關的著述

一、譯本簡介

二、本經的注釋

三、本經漢文的語譯、節要及其他研究

第二節 《解深密經》一名的意義

第三節 各品概要及名稱異同

一、全經內容概要

二、各品名稱異同

第四節 本經的形成時間、特色及地位

一、形成時間

二、撰論特色

三、地位

第五節 研習本經時應注意的情況

……

第二篇 釋正文

導讀者簡介

編輯委員簡介

唯識三十傾

卷首語

總序

別序

自序

第一篇導讀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 作者與譯者

一、作者

二、譯音

第二節 撰作背景

一、判教

二、原始佛教思想與遺留問題

三、部派思想與遺留問題

四、大乘般若思想與影響

五、大乘瑜伽思想與本論的契機

第三節 本論的主旨、結構與內容概要

第四節 本論的歷史地位、貢獻與影響

第五節 本論的譯本與注釋

第二篇 釋正文

導讀者簡介

編輯委員簡介

阿彌陀經

唯識二十論

小品般若經論

金剛經 心經

中論上

中論下

楞伽經

法華經

十地經

大般涅盤

維摩詰經

菩提道次第略論

密續部總建立廣釋

四法寶鬘

因明入正理論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