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若

余海若

余海若,男,漢族,現居北京。著名學者、慈善家、博士。

余海若
余海若教授、編審、博士、勳爵。男,1942年12月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共黨員。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曾任《知識就是力量》雜誌主編。
軍醫大學畢業後便開始中西醫結合生涯,對祖國醫學的熱愛和刻苦的品質,造就成精湛的中西醫術,自行醫開始,便展開中西醫證癥結合的思路,將世間千餘種疾病條分縷析,把證候症狀,病因病理,診治方法等全面系統地列表類比,30餘年如一日,在艱苦條件下編著並修訂完成了《醫表典》叢書。
現為聯合國世界和平基金會中國分會主席、世界自然醫學基金會主席、世界自然醫學組織主席,國際交流醫科大學副校長兼中國分校校長。出版著作有:《醫表典》、《全科醫生實用手冊》等。
醫表典
《醫表典》衛生部陳敏章部長題寫的書名,全國人大吳階平副委員長對余博士及《醫表典》給予熱忱關懷和全力支持:1992年9月5日不顧左臂骨折的傷痛,親自主審《醫表典》並作序;1993年10月5日親臨會場參加《醫表典》首發式並發表講話鼓勵余博士奮發前進;1994年2月親自推薦《醫表典》參加首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美國);1996年國慶節又為《醫表典》定序並鄭重題寫書名。中醫泰斗呂炳奎題贊“傳世佳作”,中醫學專家高奎乃教授寫了書評,醫學家王玉川教授主審並寫了書評。
《醫表典》曾獲首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最高級金杯獎,由斯里蘭卡總統賈雅瓦德納親自授予博士學位及醫學獎。
由於《醫表典》對中西醫結合獨闢蹊徑,1996年11月首屆國際中西藥學大會授予余海若博士一級金杯獎。1996年12月巴西官方東方醫學院授予余教授醫學獎和榮譽學位。鑒於余海若博士對世界醫學文化和保健領域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貢獻,2000年12月3日聯合國世界和平基金會向他頒發了和平文化獎和保健事業獎。迄今,余海若已榮獲80多項國際醫學獎和5項醫學學位。《中國人才報》和《健康報》稱譽余海若為“炎黃子孫的驕傲”,《1995年中國人物年鑑》載入余海若的名字和業績。
余海若博士推崇中西醫結合和中醫現代化之路,潛心破譯祖國醫學的千古之謎——經絡,經10餘年求索寫成《經絡是什麼?——經絡研究:64次榮獲諾貝爾獎》,為探求經絡之真諦取得了成果。
呂炳奎局長評
鑒於余海若博士編著《醫表典》及推動中西醫結合和中醫現代化所做出的成就,2004年11月27日在國際交流醫科大學第42屆年會開幕式的隆重典禮上成為諾貝爾醫學獎提名。
余海若博士多年來努力探索中醫藥走向世界之路。2001年5月與聯合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剛堅共同發表《21世紀世界自然醫學促進與發展宣言》,創建了世界自然醫學基金會和世界自然醫學組織,為把世界自然醫學研究和交流中心建在中國做出了應盡的努力。
余海若博士是科技作家,自1980年迄今已在全國20多家報刊發表作品逾2000篇,其中35篇被《新華文摘》轉載,成為科技欄目轉載全國最多者。自1981年起連續24年編譯報導諾貝爾醫學獎的成就,從1985年起連年被《新華文摘》及《中國衛生年鑑》轉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