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文烈士

余宏文(1904~1935),化名余濟民、陳濟民、陳伯巒。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出生於宜賓縣觀音場。余宏文早年就讀於榮縣中學、敘屬聯中、資陽中學。民國13年(1924年)從成都華西大學輟學回鄉,任觀音鎮高等國小校教員,在中共黨員鄭佑之領導下從事農民運動。次年10月10日,組織農民、學生共幾千人,在觀音場南華宮舉辦提燈會,號召農民起來打倒貪官污吏、反對苛捐雜稅。隨後,在觀音籌建農民協會。

少年時代,先後在榮縣、敘府、資府中學讀書。在上華西大學時期,受到革命思想的影響,未畢業就回到農民運動興起的家鄉。經老師、地下黨員鄭佑之介紹參加革命,稍後,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在家鄉以教師職業為掩護,任區委負責人,積極從事農民運動,同年10月,他安排區委以紀念“雙十節”為名,動員數千農民、學生,在南華宮舉行空前的遊行示威,號召民眾團結起來,打倒土豪劣紳,反對苛捐雜稅。隨即成立區農民協會,被選為農協主席。1926年,根據黨組織決定,率領農民武裝支援榮縣抗捐鬥爭。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轉入地下繼續堅持革命鬥爭。1928年,在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下,開展秘密活動,著手組建川南紅軍,計畫攻取自貢、宜賓、榮縣,建立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後秘密轉移犍為縣,在石通領導鹽業工人罷工運動中,被叛徒出賣入獄,經黨組織營救脫險。1930年,調重慶省委工作。為嚴懲叛徒背叛活動,經組織策劃安排,化名餘三弟,打入國民黨二十一軍敵特機構,以特委會秘書身份,蒐集敵人情報,打擊叛徒,保護組織。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為適應鬥爭形勢,積極建議黨的工作應以抗日為中心,領導民眾掀起救亡運動高潮。1932年,調成都任東城區委書記,在東門外進行反內戰宣傳時,被敵人抓捕,後保釋出獄。1933年7月,化名陳伯南調邛崍抗捐軍工作,發動農民起義,配合工農紅軍長征。1934年秋,調任“同康工農紅軍游擊隊”大隊長兼邛(崍)、大(邑)游擊區區委書記,開展游擊活動,領導民眾進行抗捐、抗糧、抗稅鬥爭。同年12月,因叛徒投敵出賣組織,他來不及轉移,再次被敵人逮捕。在獄中,組織難友繼續對敵鬥爭。刑訊中,受盡酷刑,敵人採用武力迫他跪下受審,他爬起來昂首挺立,堅貞不屈,大聲向敵人宣布:“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為民族解放大業奮鬥的共產黨人,豈能屈服於你們這幫民族敗類!”嚇得敵人目瞪口呆。審記官要他筆供,他以筆桿為武器,憤怒揭露國民黨的罪行。1935年春,敵人在獄中暗放毒藥殺害他,經獄醫(地下黨員)搶救脫險。最後,敵人露出猙獰面目,強迫他公開服毒自盡。犧牲前,他向難友發表了最後一次演說,指出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號召大家百折不撓地為共產主義奮鬥到底。說罷,接過毒藥,一飲而盡,從容就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