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器

余國器

余國器,男,出生於1917年,1946年4月參加革命,195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山西醫學院副院長、代院長。1944年北京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畢業。編譯有《婦產科學》、《心臟聽診》、《肺臟聽診》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浙江紹興人。副教授,1946年4月參加革命,195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山西醫學院副院長、代院長。1944年北京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畢業。1946年4月進入晉冀魯豫邊區,曾任北方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教師;軍區衛生部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總院婦產科主任;醫院附設醫專教師、教務主任。建國後,是籌建山西省四個醫學院校合併新生的山西大學醫學院主要負責人之一,被山西大學任命為副教授、醫學院副院長、教務主任。1953年醫學院獨立建院後,任副院長、代院長。1957年4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山西醫學院委員會委員、常委;民盟山西省委第三、第四屆副主委、民盟中央第四、第五屆中央委員;山西省第一、第二屆政協委員、常委;第四、第五屆中央委員;山西省第一、第二屆政協委員、常委、第四、第五屆省人大代表;山西省醫學辨證法研究會理事長;山西民盟并州醫學院地創始人、院長、名譽院長。編譯有《婦產科學》、《心臟聽診》、《肺臟聽診》等。1947年立大功一次,受到了軍區衛生部嘉獎。在學習戰傷外科中,建立了正規的戰傷外科工作。1948年兼任外科主任,為解放戰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兼任醫專工作中,能結合實際培養學生,使他們在短期內在思想道德和臨床工作方面迅速成長,成為解放後新生的山大醫學院學生中的骨幹。1951年,密切地結合黨的衛生工作預防為主的方針,在全國率先籌備起公共衛生學科,逐步建立起衛生系。1955年全國醫藥衛生院系調整後,成為全國六個衛生系之一。根據教育部、衛生部的指示,專門為華北、西北地區培養了大批衛生專業人才。他於1984年離休後,創辦了山西民盟并州醫學院,為山西地方培養了大批醫療、口腔專業的青年醫生和行政幹部。為補充國家辦學力量不足作出了努力。該校多次被評為“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學校”。該同志被評為“優秀黨員幹部”、“優秀共產黨員”、“省老齡委工作先進個人”等。其業績曾入編《山西醫學院院史》、《開國將士風雲錄(第一卷)》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