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霞

何智霞

何智霞,女,聚源中學初三(5)班班主任,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離世。年僅36歲的她生前被評為成都市骨幹教師、成都市優秀班主任等,有一個8歲的女兒,離世時雙臂張開,懷裡環抱著5個孩子,完成了最後一刻的守護。作為老師,何智霞畢業於內江師範專科學校,剛到聚源中學就負責教語文,離世前是學校的語文教研組長,今年帶的是畢業班,5月12日距離這個班的學生畢業只有一個月了。

個人簡介

何智霞,汶川大地震中罹難的都江堰聚源中學教師,教育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聯合表彰的教育系統抗震救災英雄。

何智霞何智霞

何智霞是一個美麗的女教師,1994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在聚源中學任教。身高近1.70米的她和所有女人一樣,愛穿漂亮衣服,愛打扮。多才多藝的何智霞還是一個熱心人,經常組織、參加學校的文體活動。就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前幾天,何智霞還與同事組隊參加市裡的健美操決賽,並得到了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

在何智霞心中,課堂是學生“學習的舞台”。她秉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一篇教學論文中,她這樣寫道:“他們獲得的不僅是知識本身,更主要的在學習過程中學到了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運用各種方法去解決問題的終身受用的能力——會學”。在她的帶領下,全班學生都拼盡全力備戰中考,在二診時班級成績在全市名列前茅。

個人事跡

何智霞何智霞

2008年5月12日中午,何智霞給在外地工作的丈夫通電話時叮囑要“要多吃點飯,好好照顧自己”。沒想到,這卻成為她最後的叮囑。當日14時28分,地震使得聚源中學的舊教學樓開始劇烈震動,正在三樓上課的何智霞和她的學生們開始往教室跑,倖存的學生張強記得當時何老師就在他的身後,然而,何智霞最終卻沒能夠幸免於難,被救援人員發現時,何老師兩個手臂都是張開著的,趴在狹小的空間裡,致命傷就在後腦。她懷裡前前後後抱著5個學生,包括張強。有學生被救起時,說災難發生後還聽到過何老師的聲音:“同學們別著急,有人來救我們了。”

聚源中學初三五班班主任何智霞的遺體被救援人員在廢墟中發現時,趴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中,雙臂張開,身下環抱著七名學生。學校教導主任李新泉說,目前七名學生中至少已有一名存活下來,被埋在廢墟中時,還有人聽到何老師在鼓勵同學們要堅持。

何老師的故事在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中傳頌著,她最後定格的這個姿態給了學生生命,也給了倖存者積極面對災難、重建新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地震發生時,老師走在最後”

5月12日中午12點過,何智霞與遠在西藏工作的丈夫張平通了半個多小時的電話。她在電話中一再囑咐張平,要多吃點飯,好好照顧自己。“再也聽不到她囉嗦了。”當記者費盡周折在成都高升橋附近一個小區找到張平時,這個漢子話語幾度哽咽。

何智霞還在電話里跟張平說,那天是她姐姐的生日,姐姐和姐夫前兩天從映秀鎮趕到都江堰,喊她一起去吃午飯,可是下午她還有課,只有跟姐姐說晚上再去了。誰也沒想到,這頓晚飯竟再也不能實現。

因為教室在三樓,何智霞班級幸免於難的學生並不多。而她身下的張強就是少數幸運者中的一個。不過,他在地震後立即昏迷,已不記得何老師在那一瞬間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他只清楚地記得,在他們向外跑時,何老師是在他的身後。據李主任說,被救援人員發現時,何老師兩個手臂都是張開著的,趴在狹小的空間裡,致命傷就在後腦。懷裡抱著七個學生,包括張強。一直在現場參與救援的老師們回憶說,有學生被救起時,說還聽到過何老師的聲音:“同學們別著急,有人來救我們了。”

然而,後腦被砸中的何智霞沒有等到這一刻,她的身體為下面的張強保存了年輕的生命。

“妻子去了,我尊重她的選擇”

當天晚上,張平在工地上加班時聽說四川發生地震了,當時手機沒有信號,次日早上才收到一條何智霞姐夫頭天晚上發給他的簡訊:“家有急事,速歸。”他打開電視,看到聚源鎮學校教學樓垮塌的訊息,心頭一緊。

也是在地震發生的當天晚上,何智霞在廣漢老家探親的媽媽聽到汶川大地震的訊息,連夜花了600元錢打的回到都江堰,凌晨2時過才到。媽媽本來是擔心在映秀鎮生活的姐姐,沒想到,離她而去的竟是小女兒。

由於航班緊張,張平15日下午才終於趕回成都,16日在殯儀館為自己的妻子送葬時,在場的學生家長跟他說:何老師懷裡抱了七個學生。

何智霞的家安在都江堰市區,每天很早起床,把女兒送到學校後,她再坐校車到學校。媽媽離去了,都江堰的家空無一人。女兒和爸爸暫時寄住在成都的伯父家中。8歲的女兒一直不相信媽媽不在了,她總是在想,那些學生也是媽媽的孩子,自己也是媽媽的孩子。媽媽也不會離開她的,媽媽不可能死。

張平總是在想,妻子身材很高,反應又靈敏,不應該跑不出去。不過,他心裡沒有想過怪妻子不先顧及自己。他覺得,妻子是名老師,他理解她對學生的感情。而且,妻子已經去了,要尊重她的選擇。

“她看不到學生升入高中了”

在聚源中學的操場上,記者看到了幸免於難的教師們都堅守在這裡。說起遇難的同事,幾個年輕女教師的眼睛裡立刻包起了淚水,男老師們則沉默著,紅著眼圈。

個人評價

何智霞何智霞
提起何老師的業務能力,李主任簡單地說:“她是‘成都市骨幹教師’、‘成都市優秀班主任’,她上一屆帶出的班級,是成都市優秀班集體……”何智霞是學校語文教研組長,語文老師黃敏說,何老師的教學能力一直是年輕教師學習的目標;英語老師張玲與何老師都是畢業於內江師範專科學校的校友,她說,何老師畢業後就來聚源中學工作了,是她的榜樣。何老師還帶出了多名年輕語文教師,跟著她學習了兩年的劉婷婷成為最後一個。

何智霞是聚源中學第一個獲得“成都市青年優秀教師”稱號的,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記者聯繫上聚源中學校長谷勝聰,悲痛中的谷校長已經不願一一回憶,他只是反覆說,何老師今年帶的是畢業班,還有一個月就畢業了,可是,她看不到自己的學生升入高中了……

在學校,何老師熱心、大方,一直都很活躍。雖然是語文教師,不過多才多藝的她經常組織、參加學校的文體活動。地震發生前,學校剛剛組織過健美操比賽,後勤老師李昆說,他和何老師那段時間天天下午一起練健美操,地震前剛剛比賽完,他和何老師所在的組奪得了團體第一名。

地震發生的早上,李昆看到何老師穿了一身新衣服:米白色休閒褲、白袖綠色套衫。何智霞很漂亮,身高接近1.70米;和所有普通的女人一樣,她也注重服飾和外表,這套衣服穿在身上,更顯魅力。

看到何老師匆匆地向教室走去,李昆沒有喊她,心裡想:“等再碰到她的時候,要好好誇獎她這身衣服。”沒想到,李昆的這個想法,也沒能再成為現實。何老師的遺體被挖掘出來時,身上綠色的新套衫已經被掛爛。

個人榮譽

校優秀青年教師

校優秀班主任

市優秀班主任

市優秀青年教師

省骨幹教師

最美麗的翅膀

5月12日的那個午後時光

她輕盈地走進教室一如往常

伴隨著驚天動地的巨響

整個樓都在劇烈地搖晃

何智霞何智霞

所有人都被恐懼支配著驚慌

但她只能讓自己把恐懼隱藏

讓學生安全地逃出這個墳場

才是她此刻最大的願望

時間還不容她多想

巨大的樓板便掉落在她身旁

要保護那些孩子不能受傷

她張開了自己美麗的翅膀

當孩子們幾乎快要絕望

他們卻看到了那道耀眼的光芒

緊緊依偎在彼此身旁

她讓他們重新看到了希望

不斷掉落的石塊重重地砸在她的身上

再疼再痛她也不讓自己去想

可愛的女兒今天有沒有把歌唱

溫柔地丈夫今天有沒有把我想

想起兒時愛吃的棉花糖

想起內江師院的桂花香

想起初戀約會的沱江旁

想起裝滿回憶的大洲廣場

想起第一次走上講台的緊張

想起第一個班畢業時的惆悵

想起學生眼神里對知識的渴望

想起他們畢業時對未來的希望

背上的石塊好像在不停地膨脹

而她卻正在失去自己的力量

看著身下的孩子又開始彷徨

她咬著牙告訴大家不要放棄希望

她已經感覺不到時間的流淌

為了維持意識的清醒只能不斷地思想

這裡是孩子們神聖的學堂

地震憑什麼在這裡猖狂

倏然掉落的一根橫樑

毫不留情地砸在了她的後腦之上

她隱約聽到了外面的聲響

他們來救我們了——是她最後的歌唱

人們在廢墟中看到了她的摸樣

滿身鋪著血色的灰塵卻依然漂亮

張開的雙臂像天使展翅飛翔

那是世間最美麗的翅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