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華[天津市服飾收藏家]

何志華[天津市服飾收藏家]

在天津收藏界,提起何志華來,真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其中,主要還是靠他那豐美珍貴的服飾藏品。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天津市中心西南城角有個歷經百年的舊物市場,人稱“鬼市”。無論盛夏隆冬酷暑嚴寒,何志華有空兒就往“鬼市”奔。他還遍尋故地廣識耆老,想方設法從舊時大戶人家手中淘換貨品。“文革”時期有一位北洋軍閥的潦倒子弟急著用錢想出手清代官服,何志華聞知不敢怠慢,先後九次與人家“秘密接頭”。每次都是那人夾著包袱出現,倆人一對眼神兒,何志華便小有距離地尾隨其後,轉至偏僻處小胡同口討價還價,交易後疾速分手。讓他樂不可支的是,他竟還弄到手一件清時誥命夫人的氅衣,可是至今他也不知這位“子弟”姓甚名誰。他還煩門托竅輾轉從張勛遺族一位老太太家中踅摸來六雙“三寸金蓮”,真讓他歡喜了好多天。

藏品眾多

如今,何志華的藏品真可稱得上是蔚為大觀。他收藏的官服有的距今200多年,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件道光年間的緙絲蟒袍,為三品官服。所謂緙絲,是一種始於唐而盛於宋的傳統絲織工藝,品格最高,製作最難。這種“聯經斷緯”的極高技藝,明清以來便很少用於服飾。這件蟒袍繡有暗八寶、八珍、八吉祥和五爪金龍,需十名工匠歷時一年半方能製成,足見其珍貴和穿者的威儀。為買這件蟒袍,何志華用去了全家的不少積蓄。另一件絲質面料的乾隆年間五品文官補服,織工精細,“補子”是用金銀絲平金工法織繡而成,也十分珍貴。何志華還藏有衣裙袍褂襖衫,以及各種頭飾、佩飾(荷包、香帶、腰帶、頭箍)和靴、鞋、帽等等。他的“三寸金蓮”繡鞋堪稱系列精品,包括常鞋、雨鞋、婚慶鞋、喪鞋、半成品鞋和滿族的盆兒鞋上百件,甚至還有漢族婦女秘不示人的睡襪。

全國聞名

何志華成了全國聞名的服飾收藏家,邀他辦展的單位不計其數,他的藏品先後在天津民眾藝術館、楊柳青國際年畫藝術節、北京智化寺、天津歷史博物館、南戴河萬博城展出並多次獲獎。

何志華住在天津一座老式樓六層的單元房裡,全家五口人,再加上他那無處不在、密密匝匝的服飾藏品,顯得十分擁擠逼仄。有人惦記著出高價買他的全部藏品,讓他“改善改善生活條件”,他搖搖頭:“我收藏不是為了發財。衣食住行,衣為首。清末民初的服飾艷麗華美,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而且做工精細,許多傳統延伸至今,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智慧,成了中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我收藏服飾就是為了搶救、展示和研究,為今天所用。”

1998年9至10月,應台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邀請,作為文化部重點項目,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組建籌辦的《紅樓夢文化藝術展》在台灣舉行。作為民間收藏家被特邀同赴寶島參展的僅只一位——天津汽車電器廠六級機修工何志華。看著何志華那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的百餘套官、禮、紳、民男服、女服和孩兒服以及鞋帽頭飾佩,前來參觀的台灣同胞嘖嘖讚嘆。一位大陸昌黎籍的國民黨退伍老兵眼裡閃著淚花,激動地握著何志華的手,連聲說:還是祖國的文化好,台灣和祖國不能分開呀!一番話說得何志華雙眸淚光晶瑩,他知道自己這么多年來的心血沒有白費,一句話,值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