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塞爾階梯式金字塔

佐塞爾階梯式金字塔

埃及人自古重視墓葬,因為他們相信人死後靈魂依然存在,為了使靈魂有所歸宿,墳墓就是它最好的住所。最初的國王(法老)墳墓僅象一個土台,叫做“瑪斯塔巴”(波斯語即“板凳”之意)。由於埃及的氣候異常乾燥,按照神話尼羅河神的傳說,屍體不腐,即讓靈魂有所依託,故儘量採用防腐的方法,製成“木乃伊”(即乾屍)。而法老的“木乃伊”,還心須用最好的棺木入殮,並把它放在“瑪斯塔巴”裡面。

簡介

埃及人自古重視墓葬,因為他們相信人死後靈魂依然存在,為了使靈魂有所歸宿,墳墓就是它最好的住所。最初的國王(法老)墳墓僅象一個土台,叫做“瑪斯塔巴”(波斯語即“板凳”之意)。由於埃及的氣候異常乾燥,按照神話尼羅河神的傳說,屍體不腐,即讓靈魂有所依託,故儘量採用防腐的方法,製成“木乃伊”(即乾屍)。而法老的“木乃伊”,還心須用最好的棺木入殮,並把它放在“瑪斯塔巴”裡面。
顯貴的“瑪斯塔巴”,一般有兩個部分組成:安放棺木的“瑪斯塔巴”與地面上的附屬建築物。作為金字塔陵墓的前身,這種“瑪斯塔巴”隨著國王的財力與權勢增大,也逐層加高。它象一層高一層的方凳,逐層縮小,構成一個階梯式金字塔形。本圖系第三王朝法老佐塞爾陵墓,就是這種最具代表性的七層“階梯形金字塔 ”。
修造這座“金字塔”的建築師,據傳說是當時一位在埃及有口皆碑的天才人物伊姆霍坦普(Imhotep)。此人在埃及文化史上被稱為“聖者、巨石建築的首創者,天文學家和醫生”,由於他廣被傳誦,愈益神化,後來竟說他是天神普塔赫的兒子。關於他的傳說一直影響到古希臘境內。佐塞爾金字塔是一個建築群,由若干靈堂、庭院和“瑪斯塔巴”三部分組成。整個建築分布在由人工修築的高台上,占地544.9×277.6米,圍繞這座高台,有一圈以石料鑲砌的牆垣,厚14.8米,高9.6米。“瑪斯塔巴”的總高度為60餘米。
所有建築,包括墓內地下穴道,都用石料鑲砌,高台本身則是一個實心的石灰石台基。然而地面建築的樑柱結構當時還未能完全利用圓柱,其柱子一般都與牆貼在一起,成為偏倚柱。由於天頂、橫樑是用木料和磚料構成的,今已全部不存了,只剩下幾處牆面殘存的偏倚柱可供我們鑑賞,它標誌著埃及金字塔建築在起步階段的技術水平。儘管如此,這些偏倚柱的柱身上都有凹槽雕飾,柱頂的墊石板雕成紙莎草花形與荷花形,在大廳的牆垣處是用雪花石膏石板作雕飾,還有綠色瓷磚,等等。可以想像它在當年的宏偉氣勢。
當我們追思這座金字塔雛形的全部面貌時,會感受到它所具有的紀念碑意義。它是後來第四王朝最大的金字塔建築的典範。佐塞爾金字塔在地面部分,最主要的是東北角的靈堂建築,它有一個門廳,穿插著天井,平面結構比較複雜,全部用石料鑲砌,殿內為接受四時供奉之處,氣氛肅穆莊嚴。佐塞爾金字塔坐落在薩卡拉地區,其修建年代約是在公元前2750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