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做人

低調做人

書 名: 低調做人的哲學   作 者:段欣宸    出版社: 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6-1   ISBN: 9787511302328   開本: 16開   定價: 29.80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古人亦有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生活需要低調,為人處世更不可不“低調”,低調代表著成熟和理性。低調的人,往往是人群中的不凡之人,也是最後的強者。唯有低調的人才能夠在現如今的世態紛擾之中堅持淡定從容的志趣,以平和樂觀的心態來面對風雲莫測的人生。

縱觀古今中外,很多有成就的人也都是低調做人的典範,他們的成功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認同、支持和美譽。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耳聞目睹了生活中的些許成功者在無休止的張揚和賣弄中不知收斂,終因樹大招風而招致詆毀和劫難,威風掃地,甚至前功盡棄,這又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所以,在這個波詭雲譎的世界裡,只有懂得低調做人的人,才能夠在社會這個紛繁的大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夠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好每一段路。從而在複雜的人際環境中繞開彎路,開創出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成就輝煌事業,演繹著精彩人生。

小事上對自己嚴格一些,低調不是做人謹小慎微,而是細緻的一種品質,以前很少去想這些問題,往往是在自己碰釘子遇到困難之後才明白有時候自己的一時衝動和一意孤行造成很多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任何事情做之前一點要多想一些,多為別人想一些,不要在失去以後再後悔,高調做人應該就是人格和品質了吧!一個人得涵養和德行能幫助他更好的去與人相處,是自我修為的一種表現,也只有這樣才能離成功更近一步吧!這樣的人比較自信,我是這么認為的,至少我覺得只有自信的女人最美麗,不在於你的長相還是學歷!!

作者簡介

段欣宸,大客戶開發管理專家、卓越團隊建設專家、巨海集團高級合伙人、亞洲實戰名師成傑先生真傳弟子

主要課程《如何從優秀到卓越》、《真正的執行力》

曾任多家企業總經理,2008年11月與成傑老師、閆敏、李浩銘、梁漢橋共同創辦上海巨海教育集團。

一、在姿態上要低調

在低調中修煉自己: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鬥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

謙卑處世人常在: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必將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大智若愚,實乃養晦之術:“大智若愚”,重在一個“若”字,“若”設計了巨大的假象與騙局,掩飾了真實的野心、權欲、才華、聲望、感情。這種甘為愚鈍、甘當弱者的低調做人術,實際上是精於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

平和待人留餘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規”,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因為低調做人才是跨進成功之門的鑰匙。

時機未成熟時,要挺住:人非聖賢,誰都無法甩掉七情六慾,離不開柴米油鹽,即使遁入空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要“出家人以寬大為懷,善哉!善哉!”不離口。所以,要成就大業,就得分清輕重緩急,大小遠近,該舍的就得忍痛割愛,該忍的就得從長計議,從而實現理想,成就大事,創建大業。

毛羽不豐時,要懂得讓步:低調做人,往往是贏取對手的資助、最後不斷走向強盛、伸展勢力再反過來使對手屈服的一條有用的妙計。

在“愚”中等待時機:大智若愚,不僅可以將有為示無為,聰明裝糊塗,而且可以若無其事,裝著不置可否的樣子,不表明態度,然後靜待時機,把自己的過人之處一下子說出來,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大智若愚,關鍵是心中要有對付對方的策略。常用“糊塗”來迷惑對方耳目,寧可有為而示無為,萬不可無為示有為,本來糊塗反裝聰明,這樣就會弄巧成拙。

主動吃虧是風度:任何時候,情分不能踐踏。主動吃虧,山不轉水轉,也許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又走到一起。若一個人處處不肯吃虧,則處處必想占便宜,於是,妄想日生,驕心日盛。而一個人一旦有了驕狂的態勢,難免會侵害別人的利益,於是便起紛爭,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敗之理?

為對手叫好是一種智慧:美德、智慧、修養,是我們處世的資本。為對手叫好,是一種謀略,能做到放低姿態為對手叫好的人,那他在做人做事上必定會成功。

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對於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就會讓世界變得更精彩。

二、在心態上要低調

功成名就更要保持平常心:高調做事是一種責任,一種氣魄,一種精益求精的風格,一種執著追求的精神。所做的哪怕是細小的事、單調的事,也要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體現自己的最好風格,並在做事中提高素質與能力。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當你取得成績時,你要感謝他人、與人分享、為人謙卑,這正好讓他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如果你習慣了恃才傲物,看不起別人,那么總有一天你會獨吞苦果!請記住:恃才傲物是做人一大忌。

容人之過,方顯大家本色:大度睿智的低調做人,有時比橫眉冷對的高高在上更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對他人的小過以大度相待,實際上也是一種低調做人的態度,這種態度會使人沒齒難忘,終生感激。

做人要圓融通達,不要鋒芒畢露:功成名就需要一種謙遜的態度,自覺地在名利場中做看客,開拓廣闊心境。

知足者常樂: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標準,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樂。人應該體會到自己本來就是無所欠缺的,這就是最大的財富了。

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才不會產生自滿心理,才能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締造完善人生。

謙遜是終生受益的美德:一個懂得謙遜的人是一個真正懂得積蓄力量的人,謙遜能夠避免給別人造成太張揚的印象,這樣的印象恰好能夠使一個員工在生活、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與能力,最後達到成功。

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性格豪放者心胸必然豁達,壯志無邊者思想必然激越,思想激越者必然容易觸怒世俗和所謂的權威。所以,社會要求成大事者能夠隱忍不發,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對待下屬要寬容:作為上司,應該具有容人之量,既然把任務交代給了下屬,就要充分想念下屬,讓其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人盡其才。

簡樸是低調做人的根本:在生活上簡樸些、低調些,不僅有助於自身的品德修煉,而且也能贏得上下的交口稱譽。

三、在行為上要低調

深藏不露,是智謀:過分的張揚自己,就會經受更多的風吹雨打,暴露在外的椽子自然要先腐爛。一個人在社會上,如果不合時宜地過分張揚、賣弄,那么不管多么優秀,都難免會遭到明槍暗箭的打擊和攻擊。

出頭的椽子易爛:時常有人稍有名氣就到處洋洋得意地自誇,喜歡被別人奉承,這些人遲早會吃虧的。所以在處於被動境地時一定要學會藏鋒斂跡、裝憨賣乖,千萬不要把自己變成對方射擊的靶子。

才大不可氣粗,居功不可自傲:不可一世的年羹堯,因為在做人上的無知而落得個可悲的下場,所以,才大而不氣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在積極求取巔峰期的時候,不妨思及顏之推倡導的人生態度,試圖明了知足常樂的情趣,捕捉中庸之道的精義,稍稍使生活步調快慢均衡,才不易陷入過度偏激的生活陷阱之中。

做人不能太精明:低調做人,不耍小聰明,讓自己始終處於冷靜的狀態,在“低調”的心態支配下,兢兢業業,才能做成大事業。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在生活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起承轉合過程中,人應隨時隨地、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起點不要太高。正如孟子所說的:“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做人要懂得謙遜:謙遜能夠克服驕矜之態,能夠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因為人們所尊敬的是那些謙遜的人,而決不會是那些愛慕虛榮和自誇的人。

規避風頭,才能走好人生路:老子認為“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梁者不得其死”。老子這種與世無爭的謀略思想,深刻體現了事物的內在運動規律,已為無數事實所證明,成為廣泛流傳的哲理名言。

低調做人,便可峰迴路轉:在待人處世中要低調,當自己處於不利地位,或者危險之時,不妨先退讓一步,這樣做,不但能避其鋒芒,脫離困境,而且還可以另闢蹊徑,重新占據主動。

要想先做事,必須先做人:要想先做事,必須先做人。做好了人,才能做事。做人要低調謙虛,做事要高調有信心,事情做好了,低調做人水平就又上了一個台階。

功成身退,天之道:懂得功成身退的人,是識時務的,他知道何時保全自己,何時成就別人,以儒雅之風度來笑對人生。

四、在言辭上要低調

不要揭人傷疤:不能拿朋友的缺點開玩笑。不要以為你很熟悉對方,就隨意取笑對方的缺點,揭人傷疤。那樣就會傷及對方的人格、尊嚴,違背開玩笑的初衷。

放低說話的姿態:面對別人的讚許恭賀,應謙和有禮、虛心,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君子風度,淡化別人對你的嫉妒心理,維持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

說話時不可傷害他人自尊:講話要有分寸,不要傷害他人。禮讓不是人際關係上的怯懦,而是把無謂的攻擊降到零。

得意而不要忘形:得意時要少說話,而且態度要更加謙卑,這樣才會贏得朋友們的尊敬。

禍從口出,沒必要自惹麻煩:要想在辦公室中保持心情舒暢的工作,並與領導關係融洽,那就多注意你的言行。對於姿態上低調、工作上踏實的人,上司們更願意起用他們。如果你幸運的話,還很可能被上司意外地委以重任。

莫逞一時口頭之快:凡事三思而行,說話也不例外,在開口說話之前也要思考,確定不會傷害他人再說出口,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你也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口出狂言者禍必至:是不是因為物慾文明的催生所致,如今社會上各類職業當中都有動輒口出狂言的人。

恥笑譏諷來不得:言為心聲,語言受思想的支配,反應一個人的品德。不負責任,胡說八道,造謠中傷,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道德的。

不要總是報怨原單位:跳槽屬於人才流動,是當今社會很正常的一種現象,並不為奇,而且跳槽者屢屢能在新的團隊里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創造更佳的業績。如果這一步還沒有達到,你就急急忙忙地大耍“嘴功”,以貶低老團隊的手段來抬高自己在新團隊的人緣和地位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說話不可太露骨:別以為如實相告,別人就會感激涕零。要知道,我們永遠不能率性而為、無所顧忌,話語出口前,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是一種成熟的人處世方法。

沉默是金:沉默,並不是讓大家永不說話,該說的時候還是要說的。就像佛祖那樣境界的人,也還是會與人說話,傳授佛法,適度的語言本身也是一種沉默。

五、在思想上要高調

給自己一個希望:不論你遇到了多揪心的挫折,都應當以堅持不懈的信心和毅力,感動自己,感動他人,把自己錘鍊成一個做大事的人。

保持向上的激情:我們需要激情,需要開拓,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兢兢業業,開拓創新,扎紮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燃燒激情。

自信是高調做事的秘訣:信心對於做事成功者具有重要意義,成功的欲望是創造和擁有財富的源泉。人一旦有了這種欲望,並經由自我暗示和潛意識的激發後形成一種自信心,這種信心就會轉化成一種“積極的感情”,它能幫助人們釋放出無窮的熱情、智慧和精力,進而幫助人們獲得財富與事業上的巨大成就。

別讓藉口“吃掉”你的希望: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要為自己尋找藉口,只有盡職盡責,勇往直前,不找藉口,才能實現理想,創造輝煌人生。

醜小鴨也能變成白天鵝:一個人有希望,再加上堅忍不拔的決心,就會產生創造的能力;一個人有希望,再加上持之以恆的努力,就會達到目的。

點燃希望之火:一顆充滿希望的心靈,具有極大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會激發人的潛能,實現人的理想。

成功需要付出代價:從古到今,凡成事者,成大事者,莫不受盡磨難,在磨難中完成自我教育,如此也水到渠成地成就了事業。

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只有氣服懶惰,積極進取的人,才能不斷成功,不斷取得好成績。

不要輕言放棄,堅持就能成功:抱定任何都不放棄的信念,即使在一片懊悔或嘆息、寬容或指責的氛圍中也要堅持。是的,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無論條件多么的困難,只要能堅持到底,成功就一定屬於你。

學會自己鼓勵自己:能自己鼓勵自己的人就算不是一個成功者,但絕對不會是一個失敗者,你還是趁早練練這“功夫”吧!

永遠保持好心情:突破困境的方法,首先在於要肅清胸中快樂和成功的仇敵,其次要集中思想,堅定意識。只有運用正確的思想,並抱定堅定的精神,才能從逆境中突圍。

激發自己的潛能:倘若你和一般失敗者面談,你就會發現:他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曾走進足以激發人、鼓勵人的環境中,是因為他們的潛能從來不曾被激發,是因為他們沒有力量從不良的環境中振作。

不要畏懼貧窮和困苦:行走於人生叢林中的每個人都應該記住,如果你正在遭受困苦,這並不是完全是件壞事,“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因為老天要把重任交給你,必先磨鍊和考驗你!

發掘出自身的強項:當巨大的壓力、非常的變故和重大責任壓在一個人身上時,隱伏在他生命最深處的種種能力,才會突然湧現出來,使他成就大業。

堅定生活的信念:困境可以檢驗一個人的品質。如果一個人敢於直面困境,積極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能在任何不利的環境中始終充滿熱情,堅定對生活的信念,那么他遲早會成功。

把挫折當成墊腳石:在生活中,有的人被挫折打倒,有的人卻把挫折當成墊腳石,不斷前進。只要我們正視坎坷,永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生活的艱辛將被我們踩在腳下,生命將會永放光芒!

對生活充滿熱情:有了熱情,就能把額外的工作視作機遇,就能把陌生人變成朋友,就能真誠地寬容別人。有了熱情,就能充分利用餘暇時間來完成自己的興趣愛好。有了熱情,就會拋棄怨恨,變得心胸寬廣。有了熱情,就會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六、在細節上要高調

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而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地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並且能在做細的過程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工作中沒有小事:點石成金,滴水成河,只有認真對待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才能克服萬難,取得成功。

認真對待每一次訓練:那些在平時訓練和準備過程中認真對待的人則相反,由於一直接受了高強度的模擬訓練,他們更容易在關鍵的比賽中表現出鎮定的心態,因為在他們心目中,這無異於平時的一場簡單的比賽和訓練。

悄悄地為他人做點好事;試著去真心真意地幫助別人,當這一切完全發自你的意願時,你將會感覺到這是件多么快樂的事,你的心靈就會得到回報—一種和平、安靜、溫暖的感覺。

敬業精神+腳踏實地=成功:敬業,不僅僅是事業成功的保障,更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手段,有的人在生活中,總是不滿意目前的職業,希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世界上絕對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人們的成功無一不是按部就班、腳踏實地努力的結果。

相信自己,正視開端:任何大的成功,都是從小事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肯做的人。想想你曾經歷過的失敗,當時的你真的用盡全力試過各種辦法了嗎?困難不會是成功的障礙,只有你自己才可能是一個最大的絆腳石。

紮實的基礎是成功的法寶:如果一味地追求過高遠的目標,喪失了眼前可以成功的機會,就會成為高遠目標的犧牲品。許多年輕人不滿意現在的工作,羨慕那些大款或高級白領人員,不安心本職工作,總是想跳槽。其實,沒有十分的本領,就不應有些妄想。我們還是多向成功之人學習,腳踏實地,做好基礎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成功之途。

實幹才能脫穎而出:那些充滿樂觀精神、積極向上的人,總有一股使不完的勁,神情專注,心情愉快,並且主動找事做,在實幹中實現自己的理想。

不為薪水而工作:想要獲得成功,實現人生目標,就不要為薪水而工作。當一個人積極進取,盡心盡力時,他就能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

要征服世界,先戰勝自己:要想成功,就要戰勝自己的感情,培養自己控制命運的能力。

用心做事,盡職盡責: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對待你的工作、你的公司,你就會充滿活力與創造性的完成工作,你就會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老闆樂於雇用的人,一個擁有自己事業的人。

對待小事也要傾注全部熱情:傾注全部熱情對待每件小事,不去計較它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你就會發現,原來每天平凡的生活竟是如此的充實、美好。

圖書簡介

作者:張振學 編著

ISBN:9787506438193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1

定價:28.00 元

圖書提要

一個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顯、位有多高、錢有多豐,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也應該保持做人的低調。有道是: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低調做人不僅是一種境界、一種風範,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哲學。本書以獨到的人生視角、辯證的思維方式深刻地闡述了低調做人的社會意義,從而為人們更好地做人做事、成就事業提供了有益的哲學啟示和思想指導。

編輯推薦

低調做人不僅是一種境界,一種風範,更是一種哲學。絕大多數成功者都或多或少受到過這一哲學思想的啟示。有位著名的商界巨賈曾給自己的兒子開出了一條訓詞:樹大招風,低調做人。可見,低調做人不僅是普通人的處世聖經,更是成功者的做人訓誡。

用低調演繹人生的精彩與和皆: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聖者無名,大者無形。鷹立如睡,虎行似病。貴而不顯,華而不炫。韜光養晦,深藏不露。才高而不自詡,位高而不自驕傲。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

——(明)洪應明《菜根譚》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不爭者勝天下

要想高成,不妨低就

謙遜是通向聖賢之路

平易近人者,人皆近之

低調做人者皆能屈能伸

不要以為自己很重要

“裝傻”也是一種有效的制勝策略

放下身段更能提高身價

自嘲能為你贏得更大的榮耀

死要面子活受罪

肯坐“冷板凳”

低處修心,高處成事

低姿態行事不等於做低級人

要想“高人一籌”,先學“低人一等”

低調對待敵意

謙虛認錯更容易保住面子

要敢於誠實地說出自己的不足

請對手幫自己一個忙

用低姿態化解別人的嫉妒心理

弱者也自有樂園

謙虛可使你在靜默中高高站起

別為面子失去“位子”

第二章 聖者無名,大者無形

高立身,低處世

得大成者其功無邊

低俯一生,留芳萬古

身價飆升時別忘悠著點

烏龜與刺蝟的力量孰大

主動示弱可贏得人心

“說小話”是一種機敏的處事策略

人在屋檐下,豈可不低頭

傾聽比傾訴更令人傾心

夾起“尾巴”好做人

得理饒人更易征服人

謹慎張揚自己的個性

善與常人平起平坐

別太迷戀名利場

讓人一碼,心界更寬

不妨扯下自己的面子給別人

低調做人是步入社會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

假痴不癲,深藏不露

裝瘋賣傻,委曲求存

欲擒故縱

以低就高,以弱圖強

用低調達到高調追求的效果

低調屈從,反客為主

外晦內明,裝傻賣乖

示短致長,扮弱勝敵

養精蓄銳,暗中較勁

暫時匍匐是為了長久直立

學會藏身,等待來時

第四章 貴而不顯,華而不炫

聖賢之人皆諳隱炫之道

富而不奢,免遭嫉恨

不必處處爭“老大”

莫吹噓自己之能,莫炫耀風光之事

自恃清高必然導致迂腐

得意而莫忘形

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居高堂之位,懷凡人之心

恃才豈能小瞧人,任性何必得罪人

言語謙和好處世,行為低調好做人

志高以求是,心平以守節

低調做人是成功的另一種境界

第五章 才高而不自詡,位高而不自傲

榮耀最好別過早享用

不要告訴人家你更聰明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低姿態為人處世,高水平傳道授業

自覺無知勝有知

寧拜人為師,勿好為人師

要善於把自己扮成醜小鴨

放低姿態,向同事學招

貧賤之交不可相忘

摒棄“懷才不遇”的想法

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得勢時不要咋咋呼呼

別拿自己不當普通人

不能因顧及面子而掩飾錯誤

機緣有時是人緣

人的身份是隨時可以變化的

第六章 韜光養晦,深藏不露

有時求勝反不如求敗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捧人時不妨適當地貶低自己

低姿態是最佳的自我保護之道

不怕丟面子,韜晦圖強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善用擬態和保護色

學會在妥協中保全自己

低調策略具有普遍的制勝意義

強在弱中取,進在退中求

做事不要強出頭

示弱乃生存之大智

鋒芒畢露者前途無“亮”

愚憨有時是一種潛智慧

不顯眼的花草少遭摧折

圖書書摘

不爭者勝天下

中國的大智者老子說:“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的意思是,正因為不與人相爭,所以遍天下沒人能與他相爭。

這可是一個充滿大智慧的做人與做事的哲學。

可惜的是,兩千多年來,能參悟和運用這一做人哲學的人如鳳毛麟角。

在名利權位面前,人們常常忘乎所以,一個個像烏眼雞似的,巴不得你吃了我,我吞了你。可到頭來,這些爭得你死我活的人,大都落得個遍體鱗傷、兩手空空,有的甚至身敗名裂、命赴黃泉。

當然,也有深諳此術並獲得成功的人。

三國時的曹操很注重接班人的選擇。長子曹丕雖為太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華,文名滿天下,很受曹操器重。於是曹操產生了換太子的念頭。

曹丕得知訊息後十分恐慌,忙向他的貼身大臣賈詡討教。賈詡說:“願您有德性和度量,像個寒士一樣做事,兢兢業業,不要違背做兒子的禮數,這樣就可以了。”曹丕深以為然。

一次曹操親征,曹植又在高聲朗誦自己做的歌功頌德的文章來討父親歡心,並顯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卻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話也說不出。

曹操問他什麼原因,曹丕便哽咽著說:“父王年事已高,還要掛帥親征,作為兒子心裡又擔憂又難過,所以說不出話來。”

一言既出,滿朝肅然,都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動。相反,大家倒覺得曹植只曉得為自己揚名,未免華而不實,有悖人子孝道,作為一國之君恐怕難以勝任。畢竟寫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國才能吧,結果還是“按既定方針辦”,太子還是原來的太子。曹操死後,曹丕順理成章地登上魏國皇帝的寶位。

P3

其實剛開始時,曹丕是極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弟弟奪走的,他想拚死一爭,卻又明知自己的才華遠在曹植之下,勝數極微。一時竟束手無策。

但他畢竟是個聰明人,經賈詡的點化,腦瓜頓時開竅:爭是不爭,不爭是爭。與其爭不贏,不如不爭,我只需恪守太子的本分,讓對方一個人盡情去表演吧,公道自在人心!最後,這場兄弟奪嫡之爭,以不爭者勝而告終。

曹丕以不爭而保住太子之位,而東漢的馮異則以不爭而被封 侯。

西漢末年,馮異全力輔佐劉秀打天下。一次,劉秀被河北王郎圍困時,不少人背離他去,而馮異卻更加恭維劉秀,寧肯自己餓肚子,也要把找來的豆粥、麥飯進獻給飢困之中的劉秀。河北之亂平定後,劉秀對部下論功行賞,眾將紛紛邀功請賞,馮異卻獨自坐在大樹底下,隻字不提飢中進貢食物之事,也不報請殺敵軍功。人們見他謙遜禮讓,就給他起了個“大樹將軍 ……

圖書信息

書 名: 低調做人的哲學

作 者:問道

出版社: 黑權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

ISBN: 9787538859256

開本: 16

定價: 38.00 元

內容概述

在崇尚個性、張揚自我的時代,似乎只有風風光光做人、轟轟烈烈做事,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魅力,獲得他人的關注,贏得良好的口碑。自我推銷固然重要,但如果過於炫耀賣弄、招搖於市,高調行事,非但不能如願以償,反而惹人嫉恨,遭到詆毀和攻擊,使自己的人生和事業蒙受挫折和損失。而低調做人,平和行事,不僅能獲得他人的欽佩和讚賞,而且能避免一些無謂的紛爭,更利於立身處世。低調做人是行走社會的生存哲學,是成就事業的堅固基石。

《低調做人的哲學》指出了高調行事的不良影響及其危害,探討了低調做人的哲學基礎和現實意義,詳盡提供了說話、做人、辦事、交際、職場等方面低調做人的方法和訣竅,幫助廣大讀者掌握低調做人這門實用的處世哲學,在人生實踐中加以靈活運用,低姿態做人,高標準行事,在複雜詭異的人際環境中進退自如,繞開彎路,開創廣闊的發展空間,成就一份輝煌的事業,收穫豐盈美滿的人生。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擴展閱讀:

1

《低調做人的哲學》http://www.tushulian.com/dangdangwanggoushu/20104291026838.asp

2

圖書 《低調做人的哲學》http://www.zhuoyuewangshangshucheng

書名解譯

低調做人密碼

本書從8個方面深刻而全面地闡述了低調做人的重要性、必要性。即學會低頭,才能出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榮辱不驚,淡泊名利;隱忍寬容,豁達大度;主動示弱,不驕不狂;管住舌頭,沉默是金;捨得有限,贏得無限;不急不躁,心態平和。這些都是前人處世的智慧結晶,是贏得好人緣的法寶,是獲得事業成功的金科玉律。

內容提要

在現代社會裡,低調做人更容易被人接受,顯露鋒芒則容易招來禍害。事實上,低調是一種大智慧,它不是自卑,不是怯懦,不是軟弱,不是無能,不是退縮,而是清醒中的嬗變、理智中的圓滑、愚鈍中的機智。學會低頭,並且低得恰到好處,是一種處世的藝術。它能使人們從低處走到高處,從幕後走向前台,能使人們的人生從平凡走向精彩。

精彩內容

文學家愛默生曾說:“寧可讓人待己不公,也不可自己非禮待人。”的確,無論對誰,無論權勢顯赫,抑或是身份卑微,人們都沒有輕慢他人的權利。當人們恭敬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時,也能獲得他們的尊重。 可是在現代社會裡,很多人並沒有明白“對人恭敬,就是尊重你自己”這句話所蘊藏的深刻道理。他們一方面希望獲得周圍人的尊重、愛戴,一方面卻用自己手中的權勢去打壓、排擠那些威脅到自己地位、利益的人,或者是散布流言蜚語去中傷別人。不管是採用哪一種方式,都是不理智的行為。因為用高壓或欺騙的手段也許能夠獲得他人對你一時的尊敬,但這種尊敬不會長久,也不會出自對方的真心。只有先彎下腰,恭敬地對待他人,才能獲得他人真心的愛戴。下面這個小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古時候,有一位姓徐的官員被朝廷派到杭州為官,有一天他管轄的一位姓張的小吏到他家來拜訪,他用接待賓客的禮節請小吏就座。恰好有個書吏從外面進來,見到這種場面便慌忙避開。等到客人走後,書吏進來對這位姓徐的官員說:“姓張的那個小吏是你的下屬,受你這么體面的接待,是不是有些過分了?”沒想到這位官員說:“在公府,有地位高低的區別;而在家裡.就應有主客之分。這些身居要職的人,只要做到清正廉潔,下屬就自然會敬服,何必用威勢和驕橫來壓制他們,以此來樹立自己的尊嚴呢?”書吏聽完感到十分慚愧。 顯然,這位姓徐的官員的做法是值得稱道的。他在恭敬地對待下屬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正如《聖經》中耶穌說:“你願別人怎么待你,你就應怎么對待別人。”如果不用自身良好的品行去贏得尊重。而想用辱罵、譏諷等方式來贏得他人的恭敬,這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人最終不但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還有可能因為自己的狂傲而帶來禍害。 三國時,有個叫禰衡的人,自持才高,走到哪裡都希望別人對他恭恭敬敬,禮讓三分,如果稍有不遜,便破口大罵。 一天,他來到曹營,以為曹操會對他施大禮,讓高座,敬重三分,沒有想到曹操對他的態度與一般謀士並無二樣。禰衡覺得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於是便要為自己討個說法。他在曹操面前把魏軍中機智過人的謀士、勇不可當的將軍都貶得一文不值,說“荀彧可使弔喪問疾,荀攸可使看墳守墓,程昱可使關門閉戶,郭嘉可使白詞念賦,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牛放馬,樂進可使取狀讀詔,李典可使傳書送檄,呂虔可使磨刀鑄劍,滿寵可使飲酒食糟,于禁可使負版築牆,徐晃可使屠豬殺狗;夏侯惇稱為完體將軍,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禰衡視別人為無用之物,卻吹噓自己“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上可以致君為堯、舜,下可以配德於孔、顏。豈與俗子共論乎!” 對這個目空一切的狂徒,曹操當然不會收留。於是禰衡又去見劉表。在劉表那裡,他覺得自己仍然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於是又罵罵咧咧,劉表只好讓他走人。 禰衡又來到了黃祖那裡,沒幾天,老毛病又犯了,見誰都不順眼,見誰罵誰。這次,黃祖沒有容忍他的狂妄,讓手下人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 平心而論,禰衡是有才華的,他理應獲得人們的尊重,但是,他狂傲的性格,使他不懂得尊重任何人,而是到處辱罵他人。一個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即使滿腹經綸,又怎么能贏得別人的恭敬呢? 所以,要想他人恭敬地對待自己,人們就應該先真誠地善待他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