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大腿

低碳大腿

日前,深圳捷運1號線車廂里,13名美女在眾目睽睽之下脫去衣褲,她們的舉動在車廂里引起轟動。活動的組織者介紹,這些美女多是深圳大學生,約定時間在捷運車廂里大秀美腿,旨在宣傳低碳環保。

現象

1

“捷運車廂”、“女大學生”、“脫褲秀腿”……這些個關鍵字組合在一起,無疑可為吸引客群眼球打下堅實基礎。媒體圖文並茂地報導此事後,迅速引來網民的不斷點擊與跟帖,似乎也足以讓“活動組織者”竊喜不已了。畢竟,很多時候,“秀”來掌聲或罵聲倒在次要,精心策劃、悄然落幕才是最不想要的結果。
女大學生聚集捷運車廂的“集體脫褲”,說其跟宣傳低碳環保毫不沾邊,恐會招致策劃者的喊冤叫屈——少穿衣物就是節省布料,哪能抹殺隱含其中的積極意義?然而,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假若如此脫脫褲子、秀秀大腿,就能天經地義地給自己戴上宣傳低碳的“高帽”,那么正如諸多網友所揶揄嘲諷的,是否乾脆脫得精光就能稱作“低碳到極點”了?  

宣傳低碳環保為啥非得靠上女人的大腿?這個問題困擾了我一上午,一個同事是這樣解答我的疑問的:說是日本政府早在幾年前,就要求公務員們上班時間脫掉西裝,解開領帶,鼓勵國民少用空調,以此減少能源消耗及污染。聽起來還真有幾分道理:衣服穿少了,空調溫度就不必調得那么低,自然就能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評議

1

我們知道,穿著“三點式”在T型台上走步,那是藝術,是時裝模特,是美的展示,沒有人會對此說三道四。但如果哪個女人穿著“三點式”大白天走在大街上,肯定會被人誤認為大腦不正常。在美院畫室里的裸體模特,那是一樽藝術品,並且是高雅藝術,也不會令在場者心裡產生邪念,產生性的欲望。

但是如果哪個女人敢於裸體在大街上行走,或者擺各種藝術造型,肯定會被人認為她有神經病,要送精神病院。所以說,女人的身體或裸體藝術的展示,是要看時間或場合的,是需要一定環境的。
在車廂里,當著眾的面,腿去自己的衣褲,暴露自己的隱私部位,就是一種下流的行為,與藝術無關,女人的大腿此時成為其淫蕩的道具。難怪當時有一位老伯說:提供和宣傳低碳生活,方法與途徑有很多種,不必用女人的大腿作道具,更不必在公眾場合裸露自己的身體特別是隱私部位,這樣做有辱女人高貴的身體,敗壞了社會風氣,教會了未成的小孩子,與中華民族的含蓄美的觀念是悖的。

反思

在國外,經常可以看到類似情景,一些人士(包括美女)會赤身裸體地走上街頭,籲請全社會加大力度保護野生動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說法當然沒錯,但我想,引進吸收並不等於簡單模仿。借鑑“身體宣傳”這種方式,不能與所在國度的實際情況完全隔離。否則的話,你說捷運車廂的“集體脫褲”,是出於宣傳低碳和環保,諸多公眾則未必會信以為真,甚至直言這不過是為求炒作的刻意擺拍、譁眾取寵罷了。
文化需要多元發展,但也要防止俗不可耐。的確,低俗的文化觀念和文化產品,是物慾社會的影射,無視這種“三俗”風氣的滋長和蔓延,就會干擾正常的思維理念,醉心投機的成名之道,甚至像某些徒弟打了記者還用相聲給予“聲援”的非著名笑星那樣,漸漸養成了以臭為香、顛倒黑白的文化痞氣。
樂此不疲於搞些女大學生“集體脫褲”之類的行為藝術,緣於在某些人眼裡,儼然已將“公開脫露”,視作了一種輕輕鬆鬆賺取點擊和謀求轟動的靈丹妙藥。這就再次表明,抵制“三俗”之風,即使不是刻不容緩,至少也是必須引起高度警惕和關注的時候了。不然,打著低碳旗號的低俗表演,非但不會自動減少,很有可能還會紛紛複製、愈演愈烈。

1

這年頭做什麼事情都要跟“低碳環保”扯上關係,好像少了這四個字,就師出無名。這次又是為了這所謂的“低碳環保”,13名美女大庭廣眾之下寬衣解帶,用一排玉腿獵殺了無數的眼球。
只是不知道車廂里那些飽了眼福的看客們,目睹了這么一場美腿秀後,環保意識是可否增強,低碳理念又能增加幾分。如果僅僅是美腿眼中過,艷影心中留,那豈不是辜負了這26條長腿?
但是細細一想,還是覺得不太對勁。深圳捷運這個“低碳脫衣”和日本人的“節能脫衣”完全是兩碼事啊。人家是真節能,這裡是假低碳!試想啊,本來車廂里的碳排放量是一定的,幾個美女把褲子這么一脫,立即引來一群看客。面對如此“量大質優”的秀色,哪個人不是呼吸急促,血脈賁張,車廂溫度急劇上升,碳排放量能少嗎?或者組織者是想先以“色相”引來觀眾,然後再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的宣傳環保理念。只是面對如此的香艷,哪個看客還能心如止水的聽什麼低碳講座。
說到頭,脫到底,低碳環保只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健康的追求。它和穿衣服的多少,美女的大腿真的沒有什麼太大關係。公共場合當眾脫衣秀腿,可以吸引眼球,聚集人氣,但是這一切與低碳環保無關。

看過了美女的大腿,飽了自己的眼福,誰還會關心你為何而脫,因何而露。看過、樂過、驚艷過、這就足夠了。而那些也不知道是真為低碳,還是另有所圖的露腿美女們,目的也達到了,最起碼脫過了,露過了,上了報紙,上了網站,引起關注了,值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