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師古城

伽師古城

絲綢之路上的伽師古城,在伽師縣境內。已確定的面積較大的古城共有4座,它們分別是“莫爾通古城”、“達克亞古城”、“加拉力通古城”和“漢城”,它們也被當地人稱為伽師“四大古城”。

古城的發現

伽師古城 伽師古城

1990年9月13日,喀什地區文物管理普查隊第一次發現了伽師古城遺址,對古城遺址的斷代進行了鑑定,並且最終確定伽師縣文物保護單位有18處,其中有古城遺址、古建築、古墓葬等。在古城遺址中,年代最遠的有西漢時期 以及唐代的西域古城遺址,最近的是清代的,而最具文化歷史與價值的是該縣英買里鄉英阿瓦提村的“卡拉敦古城”遺址,克孜勒蘇鄉的“莫爾通古城”遺址和克孜勒博依鄉境內的“阿帕克霍加農場”遺址。這些遺址最重要的特點是,它們所在的地方四處散落著各種陶片、玉器等文化遺蹟,遺址地面是廢棄和風蝕後殘存的規模宏大的古城遺址建築。

古城的結構與遺蹟

伽師古城 伽師古城

古城分內城和外城,外城有炮台和河道,而內城和6座極其壯觀的佛塔雖已變成幾堆高高的夯土建築,但卻向人們吹來這片大漠遠古虔誠的信仰之風。再看那一個個古代居民點所在的地表上,隨處散布的陶片以及西漢五銖錢,呈現的是伽師在西漢時期便已繁榮的貿易,而那些古陶則展現著當年伽師先進而精湛的制陶工藝。在距今已有1000年歷史的“卡拉敦古城”遺址中,面積兩平方公里的荒漠中,安西四鎮之一的疏勒國古城建築風韻猶存,古城城牆、護城河清晰可見,陶器冶煉物也隨處可見。而克孜勒蘇鄉“莫爾通古城”遺址的面積竟達到375平方公里,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長25公里,寬15公里的建築,明顯呈現出西漢西域古國的風格。

古城的意義

古城,也就是古代城池。時光賦予古城古的特性,它們承載的是厚重的古文化、古歷史,它們象徵的是奔跳在遠古時代里那些鮮活生命的不朽,它們又好像是歲月之手保留在那些殘垣斷壁上的方磚,讓人稱奇的是在歲月的風蝕下,它們用盡了影子的力氣完整地保存至今,讓人遺憾的是,它們已禁不住手指撫摸,只要輕輕碰一下便會成為一捧黃土,又隨風覆蓋在原本就屬於它們的大地上。

近幾年,在伽師縣境內不斷有古城遺址神秘浮現,當地文物部門相繼發現了卡瑪洞遺址、阿帕克霍加農場遺址、哈里胡其農場烽火台、哈里胡其農場佛塔、阿勒吐居墩遺址、龍口橋址、亞米其買里斯冶煉遺址、塔爾夏禮拜寺、希依提里熱木麻扎等古城和古文物遺址,無不證明了伽師這個地方古時的繁榮與昌盛,也更證明了這裡文化、經濟、外貿、農業、手工業等方面在古時便已繁榮富強的歷史背景。域納山川漠海,疆囊幅員綠洲,作為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伽師悠久的文化,早已在新疆久遠的歷史中沉澱進那片土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