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蘭·皮卡德

伯特蘭·皮卡德

伯特蘭·皮卡德1958年3月1日誕生在瑞士洛桑的一個探險家兼科學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第一位深入同溫 層的探險家,並發明了深海潛水器,後來他的父親就是用這種深海潛水器潛入到海洋的最深處。伯特蘭似乎注定要使20世紀的這個最偉大的冒險家族之一永存不衰。這位已有三個子女的父親,科學家-冒險家、精神病學家兼氣球駕駛員,把科學與冒險結合在一起,探索人類的靈魂。

基本信息

生平簡歷

他在接受了古典文教育(拉丁文/希臘文)之後學習醫學,成為一家精神病院的高級顧問,專長於成人與兒童的精神病學與心理療法。他的博士論文《La Pédagogie de l’Epreuve》1996年在洛桑醫學院獲獎。 他是一位催眠療法專家,目前是瑞士催眠療法協會的講演人兼主管。他始終熱衷於極端情況下人類行為的研究,是1970年代滑翔飛行與微型飛機飛行的開拓者之一,1985年度榮獲歐洲滑翔機特技飛行冠軍。

他在取得氣球駕駛員的資格以後,與維姆·費爾斯特萊騰(Wim Verstraeten)一起贏得了首次跨越大西洋氣球比賽(1992年克萊斯勒挑戰),隨後開始了“百年靈軌道飛行器”(Breitling Orbiter)”熱氣球項目。他與英國人布賴恩·瓊斯一起經過三次努力,成功地實現了第一次不停頓環球氣球飛行,不論是飛機時間還是飛行距離都創造了航空史上的最長紀錄:19天21小時47分鐘飛行了45,755千米(一舉打破了7項世界紀錄)。這次環球飛行被認為是20世紀最後一次偉大冒險,此後伯特蘭·皮卡德與布賴恩·瓊斯被授予奧林匹克勳章與法國青年與體育運動部金質獎章,還獲得國際航空聯合會、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探險家俱樂部與歐洲和美國的眾多航空、科學與體育運動協會的最高殊榮。

作為一位名譽教授,伯特蘭·皮卡德也獲得了名譽文理博士頭銜、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法國倫理與政治科學院大獎,還被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任命為親善大使。他與他父親和祖父一起名列2000年版的《拉魯斯百科全書》。

他與飛行夥伴及其贊助人百年靈(Breitling)公司一起創建了“希望之風(Winds of Hope)”人道基金,其總旨是利用環球飛行在財務與媒體方面的影響與我們地球上被遺忘和忽略的災難作鬥爭。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實施的第一項行動是有關與壞疽性口炎進行的鬥爭,這種鮮為人知的疾病令人恐怖地毀壞了赤貧國家數以千計兒童的顏面。

他的兩本書《Une Trace dans le ciel》和與布賴恩·瓊斯合著的《20天環遊世界》(美國版)(英國版名為《最偉大的冒險》)被譯為9種文字,並成為法國羅貝爾·拉封出版公司和德國馬立克出版公司的暢銷書,這使得伯特蘭成為“Le Savanturier”,這個詞是指將從家族繼承的科學背景與自己進行人類生命偉大冒險的探索的願望相結合的人士。

在這方面他已經成為被公眾與實業界追捧的發言人。他從激勵和冒險精神、交流溝通與團隊合作心理學、壓力與未知現象管理的視角出發,論述他的氣球飛行經歷。伯特蘭皮卡德以《冒險心態:環球氣球飛行的比喻》為題,解釋了怎樣把氣球飛行看作為人類、技術與自然之間新型關係的象徵。基於這一認識,氣球好比是推動它飛行的風的俘虜,就像人類是他們的必然性、他們的問題或他們的命運的囚徒;但是,正像氣球能夠通過改變高度找到改變飛行方向的氣流,人類也能夠以同樣的方法通過振奮精神與調整心理,重新擔負起人生方向的責任。1992年以來,他已經在美國、亞洲、非洲、阿拉伯與歐洲的公開與不公開的場合露面幾百次。這些活動經常是大公司組織自己的管理層、雇員或客戶聆聽的演講會或專題討論會。貝特朗·皮卡德已經決定創辦一家新的未來主義企業:以一架以太陽能為動力的飛機環遊世界各地。洛桑聯邦理工大學作為這一項目的科學顧問,將有機會迎接一場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有望取得成功的新的技術挑戰。它的目的是使用太陽能作為唯一動力,再次展現動力飛行的歷史新篇章,這架飛機不但能夠持久不息地在天空中翱翔,而且不排放任何污染物。第一次試飛計畫在2006年6月進行。這位瑞士的探險家希望通過這一名為“陽光動力(Solar Impulse)”的項目首先證明高技術在可持續發展中所起的關鍵作用。

伯特蘭·皮卡德 伯特蘭·皮卡德

2015年4月21日,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從重慶飛往南京的航程中,飛行員伯特蘭·皮卡德 (Bertrand Piccard)手拿自拍桿伸出飛機,坐在機艙里與中國大地“親密”自拍。陽光動力2號是瑞士設計的一架不添加任何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能夠晝夜飛行的飛機。2015年3月初,陽光動力2號從阿聯首都阿布達比開始環球飛行,期間將跨越太平洋、大西洋,預計在12個站點降落,並最終返回阿布達比。重慶和南京分別是陽光動力2號環球飛行的第5和第6站。

伯傳奇家族

曾祖父

儒勒皮卡德(Jules Piccard),伯特蘭的曾祖父,如果他能夠得知曾孫的成績一定會非常欣慰,因為他也曾經致力研究過人類內心的世界。 儒勒皮卡德是巴塞爾大學的化學教授,曾特別研究過西番蓮所含的抗焦慮物質Chrysine。 伯特蘭試圖通過催眠所達到的效果,他的曾祖父也曾研究過,不過採用的是化學方法。

祖父

儒勒的兒子,伯特蘭的祖父,奧古斯特(Auguste Piccard)是一位既能上天又能入地的人,並以物理學家和發明家的身份而聞名於世。 1932年他和比利時的同事Max Cosyns一起在Dübendorf登上氣球飛到16'201米高空,並創造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二戰後,他把製造氣球控制艙的經驗運用到設計深海潛水艇(Bathyskaph)“的里雅斯特號” (Trieste)中。 1953年,奧古斯特隨“的里雅斯特”潛入第勒尼安海中3150米,創造了當時的世界紀錄。這次的潛水目標是研究深海生物。

父親

至少在瑞士目前最出名的皮卡德是伯特蘭的父親雅克。作為父親奧古斯特的同事,他也參與了“的里雅斯特”潛艇的設計製造。 1960年1月23日,皮卡德與美國海軍軍官唐·沃爾什(Don Walsh)共同潛抵馬里亞納海溝10916米處。這一潛水深度至今無人能夠打破。 這之後,雅克皮卡德建造了Mesoskaph級別(比深海潛艇的涉水深度淺)的潛水艇“奧古斯特皮卡德號”,這是1964年在洛桑舉辦的國家博覽會上最吸引人的項目。它運送了3.3萬人抵達日內瓦湖底,並成功返回湖面。 儘管湖水中沒有什麼稀奇的,但是“奧古斯特皮卡德號”仍是至今為止最大的用於旅遊的潛水艇,並且是所有時代中最大的非軍事性水下交通工具。

1969年,雅克駕駛特別為此自我研發的潛水艇“本弗蘭克林號”(Ben Franklin)開始對墨西哥灣暖流展開研究。6名科學家在水面下300米處待了4個星期,潛水艇在墨西哥灣暖流中,就像一個在風中飄浮的氣球。 正是這一長期旅行,讓人們獲得了在長時間旅行中,緊湊的空間對飛行團隊所造成的心理影響方面的知識,這些經驗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意義重大。Nasa將這些知識運用於設立航空試驗室、布置太空梭航行計畫等項目中。 深海和深海動植物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了雅克,並讓他貢獻終生。他成立了自己的基金會,力圖對馬里亞納海溝的生命進行研究和保護。 雅克在82歲高齡時還參與了深海考察。在他86歲那年的11月,他在萊蒙湖畔度過餘生的自家別墅中逝世。

伯特蘭·皮卡德 伯特蘭·皮卡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