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銅幣事件

伍德銅幣事件

伍德銅幣事件內容是1723年英王的情婦肯德爾公爵夫人獲得了在愛爾蘭鑄造半便士銅幣的特許狀,又把它賣給了英國商人威廉?伍德,賺了一萬英鎊。伍德只要用價值六萬英鎊的銅就可以鑄造價值十萬零八百英鎊的半便士銅幣,可獲暴利四萬英鎊。作家斯威夫特化名垂皮爾發表了幾封公開信。他號召愛爾蘭人民堅持鬥爭,一致拒絕使用半便士銅幣。愛爾蘭人民在斯威夫特的領導和鼓舞下終於取得了勝利,英國當局被迫收回成命。

內容

伍德銅幣事件(1722~1724)

1723年英王的情婦肯德爾公爵夫人獲得了在愛爾蘭鑄造半便士銅幣的特許狀,又把它賣給了英國商人威廉•伍德,賺了一萬英鎊。伍德只要用價值六萬英鎊的銅就可以鑄造價值十萬零八百英鎊的半便士銅幣,可獲暴利四萬英鎊。這對於貧困的愛爾蘭人民是嚴重的威脅。作家斯威夫特化名垂皮爾發表了幾封公開信。他號召愛爾蘭人民堅持鬥爭,一致拒絕使用半便士銅幣。為什麼伍德敢於以暴利剝削愛爾蘭人民呢?他說那是因為伍德是一個英國人。英國當局在愛爾蘭人民的群起抵抗的壓力下,被迫減少發行額四萬英鎊來緩和局勢,並派出一位大臣到愛爾蘭來鎮壓。兇狠的英國統治者是不肯輕易讓步的,據說反動的英國首相渥皮坡爾曾經發誓要把半便士銅幣塞下愛爾蘭人民的咽喉。斯威夫特對愛爾蘭人民說:“……你們要知道根據上帝的、自然的、各國的和你們本國的法律,你們是也應該是和你們的英國弟兄一樣的自由人民。”愛爾蘭人民在斯威夫特的領導和鼓舞下終於取得了勝利,英國當局被迫收回成命。

銅幣事件

1723年,英國政府委派流氓伍德為愛爾蘭鑄銅幣,弄得民不聊生。斯威夫特連續發表幾封公開信,鼓勵愛爾蘭人民起來反對鑄幣陰謀。他成了愛爾蘭民族獨立自由運動的領導者。

《格列佛遊記》原文

喬納森·斯威夫特喬納森·斯威夫特

再者,如果一座城市到處都是高大的尖塔①和石柱②,那么飛島突然下降也許會危及島底③或下表面。雖然,像我前面說的,島底是二百碼厚的整塊金剛石,經過這樣巨大的震動,說不定它會被撞得粉碎;或者因為太接近下方房屋的爐火而發生進裂,就像我們的煙囪那樣,儘管是用鐵石修成的,有時也會因火燒而進裂。人民很明白這個道理,在他們的自由和產業受到損害時也很知道可以倔強到什麼程度。同時如果國王在盛怒之下堅決要把一座城市壓成粉碎,也會藉口寬待人民,命令飛島慢慢降落,但是實際上他是怕撞壞了金剛石島底;因為哲學家們一致認為,島底壞了以後,磁石就不能再指揮飛島升起,整個的島就會落在地上。

大約在三年前我還未到這裡來的時候,在國王巡視他領土的途中,曾發生一件非常事件,幾乎結束了這個王朝,至少是現在這樣一個王朝。國王陛下首先巡視的是王國第二大城林達里諾。④他才離開三天,對於高壓政策常常表示憤懣的居民就關閉城門,把總督抓起來,並且用難以置信的速度和勞動在四個城角建立了四座大塔⑤(這座城是正方形的),都像聳立在城市正中心的那座堅實的尖頂岩石一樣高⑥。在每座塔上和那座岩石的頂上他們分別安放上一塊大磁石;為了防備萬一計畫失敗,他們準備下了大量最容易燃燒的燃料,希望在磁石計畫失敗的時候,用來燒裂飛島的金剛石底。
【① 著名英國國教教士。】

【② 有影響的“白手起家”人士。】

【③ 指英國議會。】

【④ 指都柏林。影射1722~1724年的伍德銅幣事件。】

【⑤ 指大陪審團、愛爾蘭樞密院和愛爾蘭議會上下兩院。】

【⑥ 以大主教和斯威夫特為首的愛爾蘭教會反對伍德鑄造銅幣的特許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