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達拉里亞文明

伊達拉里亞文明

伊達拉里亞人的起源問題,至今尚未得到圓滿的解決。據希羅多德記載,呂底亞王子帶領半數公民出外逃荒,渡海來到了義大利的翁布里亞。伊達拉里亞人的語言並不屬於印歐語系,他們的一些風俗習慣又和古代東方民族相似。據此,許多學者支持這種東來說。但是,古代歷史學家狄奧尼修斯堅持本土說,認為伊達拉里亞人是義大利本地居民。考古學發掘材料也證明,伊達拉里亞地區的維蘭諾瓦文化與伊達拉里亞文化之間有著連續性和繼承性。這兩種說法各有依據,長期爭論不休。

簡介

伊達拉里亞人的起源問題,至今尚未得到圓滿的解決。據希羅多德記載,呂底亞王子帶領半數公民出外逃荒,渡海來到了義大利的翁布里亞。伊達拉里亞人的語言並不屬於印歐語系,他們的一些風俗習慣又和古代東方民族相似。據此,許多學者支持這種東來說。但是,古代歷史學家狄奧尼修斯堅持本土說,認為伊達拉里亞人是義大利本地居民。考古學發掘材料也證明,伊達拉里亞地區的維蘭諾瓦文化與伊達拉里亞文化之間有著連續性和繼承性。這兩種說法各有依據,長期爭論不休。近年很多學者趨向於綜合說,即認為小亞細亞的移民來到伊達拉里亞,統治當地的維蘭諾瓦文化居民,經過長期的融合,最後形成伊達拉里亞人。

歷史

公元前8至7世紀,伊達拉里亞人逐步過渡到階級社會。當時社會經濟以農業為主,同時經營畜牧。為了排乾沼澤地,改良土壤,他們廣泛採用簡單協作,興修各種水利設施,保存下來的大規模水利工程可以說明當時農業發展情況。從公元前7世紀起,手工業迅速發展,特別是制陶和金屬加工技術相當進步,手工製品大量銷往拉丁姆、波河流域和高盧地區。從墓葬中發現有迦太基、希臘和埃及的產品,這表明對外貿易十分活躍。經濟發展引起了社會和階級的分化。伊達拉里亞軍事、祭司貴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奴隸,經常從事海上貿易和海盜活動,掠取財富。他們住在山巔堡寨里,過著奢侈的生活。當時社會盛行保護制,被征服的部落居民不同程度上依附於貴族,擔負各種徭役和賦稅。奴隸人數很多,大多充當家庭僕役。伊達拉里亞社會還保留著母系制殘餘,婦女享有較為獨立和自由的地位。
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伊達拉里亞出現了城市國家,重要的有卡勒塔魁尼、伏爾西、維圖洛尼亞、沃爾西尼和維愛等。國王稱作盧庫摩,執掌國家大權。後一世紀貴族勢力強大起來,盧庫摩被季拉特即由選舉產生的行政長官所取代,實際上實行的是貴族政治。伊達拉里亞城市國家的軍隊有騎兵和重裝步兵,還擁有大批戰艦。全境12個城市國家結成聯盟,不過僅有宗教性質:城市聯盟每年例行集會,各城市派代表參加,在沃爾西尼附近的伏爾吐烏娜女神廟舉行慶典。伊達拉里亞人始終沒有建立統一的國家,各城市國家皆獨立自主,各自為政。
公元前6世紀,伊達拉里亞勢力達到鼎盛。其勢力範圍南達拉丁姆和坎佩尼亞,北抵波河流域。傳說伊達拉里亞人曾入主羅馬,建立了所謂塔克文王朝。但由於內部紛爭和外遇強敵,伊達拉里亞漸趨衰落。公元前524年和474年兩次丘米戰爭都敗於希臘人之手,拉丁人乘機反抗,薩莫奈人又攻占他們在坎佩尼亞的重要據點卡普亞,迫使伊達拉里亞人退出義大利中部地區。公元前5世紀末,他們所控制的波河流域也為高盧人所侵占。後來羅馬興起,伊達拉里亞城市國家相繼被征服,終於全部被兼併。
伊達拉里亞人吸收古代東方國家和希臘文化,在當時創造了較高的文明,並在義大利進行傳播,對羅馬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伊達拉里亞人傳入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公元前6世紀羅馬經濟的高漲,他們擅於城市建築和其他工商業技藝,對於羅馬城的興建和繁榮起著重要作用。他們的城邦制度及其他社會制度,對羅馬也有影響。在宗教方面,羅馬尊奉的三位一體神,以及神像擬人化和占卜等,顯然是從伊達拉里亞沿襲而來。羅馬社會生活中常見的諸如王和執政官的服飾與儀仗、凱鏇式、角斗、拖袈長袍等,也都來自伊達拉里亞。伊達拉里亞文字至今尚未釋讀成功。他們借用希臘字母,然後又傳授給羅馬人,由此而產生拉丁字母,後來成為歐洲多種字母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