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諾山度

伊諾山度,美籍菲律賓人,美國著名武術家,是全面繼承李小龍的學說的嫡傳弟子之一.

人物簡介

在李小龍去世後的二十多年來,伊諾山度一直被公認為是李小龍格鬥藝術的領袖和權威,這是因為這些年來他把從宗師那裡學到的武道藝術源源不斷地傳授給了別人。

伊諾山度現年62歲,他自身亦曾四度入選過“黑帶群英殿”(最早的一次是1977年榮獲“傑出武術家綜合獎”,第二次是1983年榮獲“武術導師獎”,第三次是1988年再次榮獲“傑出武術家綜合獎”,第四次則是1996年榮獲“傑出武術家特別獎”),同時亦是李小龍當年的三種格鬥藝術(詠春拳、振藩功夫和截拳道)中截拳道的傑出代表。琳達對他的評價是:“使截拳道趨於完美並得到發展與弘揚的火種,首先就掌握在伊諾山度手中,他為實現小龍的未竟事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確實,在當今的截拳道界內,沒有任何人比伊諾山度更有權去指責截拳道中的不足。當然,作為李小龍去世後的二十多年來的李家的親密朋友,他還是當年“龍子李國豪”的功夫老師。

伊諾山度出身於菲律賓的武術世家,從10歲開始學習菲律賓武功與日式武術,並在美國著名空手道大師埃德.帕克的指導下獲得了空手道黑帶段位,並成為埃德.帕克的助教之一。1964年伊諾山度在參加埃德.帕克舉辦的加州長堤“空手道冠軍大賽”時認識了李小龍,並為對方的精湛拳藝和獨到的見解所深深折服,遂投入到李小龍門下,同時亦把自己多年來的修習心得與經驗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李小龍,並協助李小龍在洛杉磯的唐人街書院道六二八號開設了宗師生平中的最後一間“振藩國術館”,並在李小龍忙於好萊塢的演藝事業之際,承擔了武館中的90%至95%的教學任務,而李小龍只是偶爾來糾正一下或講解一些高深的東西。事實上,如今的很多截拳道名師或“振藩截拳道核心”中的許多成員,都出自於伊諾山度門下,或者說是他代師授藝。

在李小龍的有生之年裡,伊諾山度雖全面繼承了李小龍的武道與哲學,但他亦將自己最拿手的雙節棍與短棍技法傳授給了李小龍,從而進一步完善了創立初期的截拳道格鬥系統。後來,李小龍為了提高自己的影片的影響力,便邀請伊諾山度出演了《死亡遊戲》這一世界功夫片中的一流巨作,即以師徒聯手的合力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截拳道。尤其是二人在片中的激烈的雙節棍對打業已成為"前無古人,後無難者"的傳世經典。

1973年李小龍去世後,伊諾山度承擔起了傳播截拳道的重任,他除了在加州集中講授截拳道外,還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截拳道。伊諾山度在授武過程中注重截拳道哲學原理和適應發展與改變而不斷地進化與無限拓展的原則,因此以他為代表的截拳道在美國又被稱為“截拳道概念”或“概念派截拳道”。儘管因伊諾山度著重於講授菲律賓武功和印尼格鬥技等新元素,並摻入了一些泰拳和其他格鬥技而經常受到批評,但伊諾山度還是使許多求學者們受益匪淺。由於他同樣注重於教學質量而反對將截拳道商業化,所以他的一些弟子如今均已成為截拳道或搏擊名家。例如“振藩截拳道核心”中的兩位成員克里斯.肯特與蒂姆.塔基特便是其資深弟子,當然最出名的還是已自成一家的伯頓.理查遜(BURTON RICARDSON)與保羅.凡奈克(PANL VUNAK),以及日本的一代宗師中村賴永等等。

伊諾山度常對自己的弟子們說,截拳道是李小龍在格鬥實踐中研究和發展的產物,而且原始的截拳道或早期的截拳道是真正的振藩功夫,並且這種功夫在李小龍在世時就已廣泛流傳開來。振藩功夫可以被傳授並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學員學起來就很容易,但截拳道則不然,因為它並無固定的形式與教法。換言之,振藩功夫並不能代表截拳道,而截拳道則已包含了振藩功夫。或者說利用“振藩截拳道”之名並不符合李小龍生前的意願。正因為如此,伊諾山度才毅然辭掉了在“振藩截拳道核心”中的最高的職位,而決定以他自己二十多年的截拳道經驗去獨立完成李小龍當年交給他的重任。而且這二十多年來,他雖一直致力於講授符合李小龍授武精神的格鬥技術與理論,但他的武館的名字卻一直沿用的是“伊諾山度武功學院”,因為李小龍生前曾禁止公開以截拳道之名去開設武館,亦即不得以“截拳道”這個名字來作為自己賺錢的賣點。

儘管伊諾山度以“退休”理由辭離了“振藩截拳道核心”,儘管“核心”的大門仍然對他敞開著,但他卻衷心祝願“核心”好運,並說他將同樣以堅持和維護李小龍的武道藝術作為自己的目標,並願意與“核心”在今後的工作中分享他所掌握的李小龍武道藝術知識與哲理。伊諾山度在接受《黑帶》雜誌採訪時曾說過:“三十多年來我一直投入在李小龍的格鬥藝術和訓練中,我一直認真地按李小龍傳授給我的去做。並且我也確信我是惟一一個李小龍親自訓練、培養和帶在他身邊的人。”當他被問道當今截拳道的現狀時,他的回答是:“生命太短,沒有時間浪費在這些事情上。”同時,他亦希望近年來出現在截拳道內部的不幸爭吵早日停止下來。

伊諾山度是不折不扣的當今世界截拳道第一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