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帕尼奧拉島溝齒鼠

伊斯帕尼奧拉島溝齒鼠

伊斯帕尼奧拉島溝齒鼠體型較大,長著長長細細的鼻子,它們具有特化的牙齒,在咬食獵物的時候能夠噴射出毒液。伊斯帕尼奧拉島溝齒鼠是倫敦動物學會瀕危項目中的重點保護動物之一。這個項目致力於保護那些在進化上特別的瀕危動物。

基本信息

概述

伊斯帕尼奧拉島溝齒鼠伊斯帕尼奧拉島溝齒鼠

被列為世界最珍稀哺乳動物之一的伊斯帕尼奧拉島溝齒鼠是一種夜間活動的小型哺乳動物,原產古巴,毛皮呈棕褐色,它最大的特點是長著一個細長的粉紅色的尖鼻子,最長可達49厘米。主要以昆蟲蠕蟲為食。外形有些像獾,皮毛呈棕色,口鼻部類似豬。雖然外形好似一種體型不尋常的嚙齒類動物,但事實並非如此。這種動物與鼩和鼴鼠的血緣關係更近,是唯一一種會向獵物注入毒液的哺乳動物,它們通過牙齒上的特殊溝槽完成毒液注入過程。
溝齒鼠家族只有兩個成員,除伊斯帕尼奧拉島溝齒鼠外的另一個成員就是古巴溝齒鼠。前者原產自海地和多米尼加共享的伊斯帕尼奧拉島,人們最後一次發現溝齒鼠是1999年在距古巴首都哈瓦那以東730公里的奧爾金省。後者於2003年再度被人們發現。參與EDGE計畫的專家指出,在狗、貓、貓鼬等外來物種進入它們的島嶼棲息地之前,行動遲緩而笨拙的溝齒鼠沒有任何天敵。

研究

伊斯帕尼奧拉島的溝齒鼠伊斯帕尼奧拉島的溝齒鼠

人們曾在加勒比海發現這種生物,但對它知之甚少。而且,非常糟糕的是,這種動物正受到森林採伐、捕獵和外來物種的威脅。目前,只在兩個國家能夠找到這種夜行性的食蟲動物,一個是多米尼加共和國,另一個是海地。因此,溝齒鼠現在迫切需要我們對其進行保護。

最近公布的齒鼠的影像資料是科學家於2008年夏天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為期一個月的考察期間拍攝到的。“當我的同事們在陷阱中發現它的時候都異常地激動和興奮。”理察·楊博士說,“但是,我們在那裡努力工作了一個月,就只捉到這一隻。”
德雷爾野生生物保護組織(DurrellWildlifeConservationTrust)和伊斯帕尼奧拉島鳥類學會的研究人員將對這隻溝齒鼠進行檢查並採集DNA樣本,之後將它放回野外。

伊斯帕尼奧拉島溝齒鼠是倫敦動物學會瀕危項目中的重點保護動物之一。這個項目致力於保護那些在進化上特別的瀕危動物。
倫敦動物學會(ZSL)的薩姆·特威博士參與了這個項目,他說:“這是一種讓人驚奇的生物,它在進化上完全區別於其他哺乳動物。”除發現於古巴的溝齒鼠以外,伊斯帕尼奧拉島是現存唯一一種能通過特化的牙齒向獵物注射毒液的哺乳動物。
化石記錄顯示,已經滅絕的一些哺乳動物類群也具有這種通過牙齒注射毒液的系統。因此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古代哺乳動物普遍具有的一種特徵,但是在大多數現代哺乳動物身上已經消失,只有幾個非常古老的支系還保留著這個特點。
最近,特威博士和這個項目的其他一些科學家在海地的偏遠地帶發現了一個溝齒鼠種群。這令他們很吃驚,因為人們曾擔心由於大規模的森林採伐、捕獵以及近期引入的貓鼬,這個國家的溝齒鼠已經絕種了。

最罕見哺乳動物名單

根據11月19日公布的倫敦動物學會2010年EDGE物種名單,東部長嘴針鼴是一種難以捕獲的動物,以產卵這種方式繁育下一代。它們是地球上最罕見並且在遺傳上最為獨特的哺乳動物之一。
東部長嘴針鼴| 大短尾蝠| 白暨豚| 山袋貂| 伊斯帕尼奧拉島溝齒鼠| 河岸兔| 蘇門答臘犀牛| 北方毛鼻袋熊| 雙峰駝| 爪哇犀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