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號太空梭

企業號太空梭

企業號太空梭(Space Shuttle Enterprise),又譯進取號太空梭,是美國太空梭計畫中的第一架原型機,它一直被用來進行重返地球測試,從未進入過太空。本來進取號是準備作為哥倫比亞號之後的第二架太空梭的,但是後來NASA發覺改裝測試平台STA-099更合適,而後來奮進號被建造出來,企業號就再也沒有機會進入太空。2011年,美國航天局將其從太空梭機隊退役,集中精力發展可超越近地軌道的下一代太空飛船。

基本信息

簡介

企業號太空梭企業號太空梭

企業號太空梭(SpaceShuttleEnterprise,NASA內部編號:OV-101),或又常譯為進取號,是NASA建造的第一架太空梭。企業號實際上它是一個純粹的測試平台,沒有發動機與相關設備,也沒有執行太空任務的功能。本來企業號是準備作為哥倫比亞號之後的第二架太空梭的,但是後來NASA發覺改裝測試平台STA-099更合適,再加上更後期建造的奮進號,企業號也就再也沒機會進入太空了。
最初這架太空梭被命名為憲法號(Constitution)以紀念美國建國200周年,但後來以著名的電視連續劇《星際旅行》中的企業號星艦(USSEnterpriseNCC-1701)命名,該虛構星艦的命名則是源自於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USSEnterpriseCVN-65)。
在加利福尼亞甘迺迪空軍基地的研究中心裡,企業號被用於各種“ALT”(返回及著陸)測試,包括被一台波音747飛機背負運輸的飛行測試、以及後來自由飛行的著陸測試。在ALT測試以後,企業號還被豎起來,裝配好燃料箱和助推火箭,在發射狀態下進行測試。

構想

早在1969年1月31日,美國宇航局就和麥道公司、羅克威爾公司、洛克希德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簽署了一個契約,合作研究一種集發射和再入大氣層於一身的太空往返運輸工具。1971年1月19日,美國宇航局在維吉尼亞州的威廉士堡確定了太空梭的設計要點。1972年10月,誕生了當今人們熟知的太空梭的構想和設計。當初的名稱為:空間軌道器。

試驗

企業號太空梭返回及著陸測試(自由飛行測試#2 1977/09/13)企業號太空梭返回及著陸測試(自由飛行測試#2 1977/09/13)

1977年2月,“企業”號在愛德華空軍基地中的航宇局乾湖飛行研究中心開始了長達兩年之久的試驗過程,其目的是要審定軌道器系統本身和軌道器在低層大氣中的飛行特性。
1977年2月8日,“企業”號被綁在一架名為NASA905的經過改裝的波音747母機上,做了一系列不載人和載人的背馱式飛行試驗。在試驗中,軌道器從起飛直到著陸,始終不同母機分離。軌道器上的所有氣動控制翼,如機翼上的升降副翼、機身上的襟翼和方向舵上的減速器,都做了仔細的操作檢查。

1977年8月12日,“企業”號開始了有人駕駛的自由飛行試驗。當這架75噸重的軌道器同母機在6950千米高空分離後,太空人福萊德·W· 海斯和C· 戈登· 福勒頓駕駛著這架滑翔飛行器做了一圈U字形的飛行,最後出色地在地面降落。軌道器的靈敏反應令他們感到吃驚,感覺好像在駕駛一架戰鬥機。自由飛試驗驗證了軌道器在低層大氣中的飛行性能同風動試驗結果完全相符。
1977年10月26日,“企業”號在愛德華空軍基地進行的試驗全部結束,由母機馱著飛往馬歇爾航天中心,在那裡進行了八個月的結構振動試驗後,被送往甘迺迪空間中心。在那裡,這架軌道飛行器被確認為只做試驗飛行器,以便為以後的軌道器開闢道路。

構造

(圖) “企業號”太空梭 “企業號”太空梭

軌道器上裝有49台火箭發動機,23根天線用於通訊、雷達、數據傳輸,5台計算機,互相隔絕的控制系統,另外還有電源系統。

軌道器可分為三部分:前部機身的加壓太空人艙,機身中部的載荷艙和支撐主發動機的尾艙。太空人艙又分為上中下三個區,上部為飛行艙,是飛行控制中心;中部的拴閘門為太空人出入口,並裝有通向載荷艙的氣塞門;下部為設備區。前部機身內還裝有前起落架,起落架艙門,前部反作用力控制系統。

中部的載荷艙上部是兩扇長門,沿中軸線一分為二,並各自用鉸鏈連線在載荷艙兩側的邊緣,艙門用環氧石墨製成,並裝有環狀氟利昂冷卻器。這是由於在發射之後,艙門要打開,協助散發電器設備和所攜帶的載荷所散發的熱量。

後艙也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支撐太空梭主發動機的底座,以及軌道器與外貯箱相連的裝置;用鈦合金製造的尾翼支撐結構,同時還要支撐軌道器操縱系統和後襟翼;還有外部罩,罩內裝著載荷艙之後,主發動機噴嘴防熱罩之前的所有設備。

ALT測試任務

測試任務 日期 速度 高度 機組人員 進行時間 備註
滑行測試 #1 1977年2月15日 89 mph
143 km/h
滑行 滑行 混凝土跑道,
加裝整流罩
滑行測試 #2 1977年2月15日 140 mph
225 km/h
滑行 滑行 混凝土跑道,
加裝整流罩
滑行測試 #3 1977年2月15日 140 mph
225 km/h
滑行 滑行 混凝土跑道,
加裝整流罩
背負飛行 #1 1977年2月18日 287 mph
462 km/h
16,000 ft
4,877 m
2小時5分 加裝整流罩,
747背負著陸
背負飛行 #2 1977年2月22日 328 mph
528 km/h
22,600 ft
6,888 m
3小時13分 加裝整流罩,
747背負著陸
背負飛行 #3 1977年2月25日 425 mph
684 km/h
26,600 ft
8,108 m
2小時28分 加裝整流罩,
747背負著陸
背負飛行 #4 1977年2月28日 425 mph
684 km/h
28,565 ft
8,707 m
2小時11分 加裝整流罩,
747背負著陸
背負飛行 #5 1977年3月2日 474 mph
763 km/h
30,000 ft
9,144 m
1小時39分 加裝整流罩,
747背負著陸
背負正樣飛行 #1 1977年6月18日 208 mph
335 km/h
14,970 ft
4,563 m
Fred Haise, Gordon Fullerton 55分46秒 加裝整流罩,
747背負著陸
背負正樣飛行 #2 1977年6月28日 208 mph
335 km/h
22,030 ft
6,715 m
Joe Engle, Richard Truly 62分0秒 加裝整流罩,
747背負著陸
背負正樣飛行 #3 1977年6月28日 311 mph
501 km/h
30,292 ft
9,233 m
Fred Haise, Gordon Fullerton 59分53秒 加裝整流罩,
747背負著陸
自由飛行 #1 1977年8月12日 310 mph
499 km/h
24,100 ft
7,346 m
Fred Haise, Gordon Fullerton 5分21秒 加裝整流罩,
在湖床上著陸
自由飛行 #2 1977年9月13日 310 mph
499 km/h
26,000 ft
7,925 m
Joe Engle, Richard Truly 5分28秒 加裝整流罩,
在湖床上著陸
自由飛行 #3 1977年9月23日 290 mph
467 km/h
24,700 ft
7,529 m
Fred Haise, Gordon Fullerton 5分34秒 加裝整流罩,
在湖床上著陸
自由飛行 #4 1977年10月12日 278 mph
447 km/h
22,400 ft
6,828 m
Joe Engle, Richard Truly 2分34秒 加裝整流罩,
在湖床上著陸
自由飛行 #5 1977年10月26日 283 mph
456 km/h
19,000 ft
5,791 m
Fred Haise, Gordon Fullerton 2分1秒 加裝整流罩,
在湖床上著陸

現況

2012年4月27日,“企業”號太空梭“騎”在一架經特殊改裝的波音747飛機上飛越紐約上空,並最終安全降落在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為它最後一次空中亮相劃上圓滿的句號。2012年4月27日,“企業”號太空梭“騎”在一架經特殊改裝的波音747飛機上飛越紐約上空,並最終安全降落在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為它最後一次空中亮相劃上圓滿的句號。

在完成了測試使命後並進行過一系列遍及海外多國的展示之旅後,美國政府將企業號捐給史密森尼學會作為館藏。剛開始時企業號先是被保存在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的機棚中,2003年時史蒂芬·F·烏德瓦-海茲中心(Steven F. Udvar-Házy Center,國家航空與太空博物館位於杜勒斯機場的分館)啟用之後,企業號被移至館中展覽,並成為該中心最主要的館藏之一。

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後,企業號上的隔熱瓦曾被拆下進行測試,以調查哥倫比亞號失事原因。

2012年4月27日,企業號太空梭“騎”在一架經特殊改裝的波音747飛機上飛越紐約上空,並最終安全降落在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為它最後一次空中亮相劃上圓滿的句號。“企業”號從維吉尼亞的杜勒斯國際機場起飛,進入紐約上空後飛過自由女神像、“無畏”海空博物館等紐約地標建築,於11時30分左右抵達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企業”號將在紐約甘迺迪機場停留一段時間,最後將被運送至“無畏”海空博物館作為永久珍藏。

2012年7月19日,企業號正式成為紐約“無畏”號海洋航空航天博物館的一件新展品。

太空飛行器分類導航

太空飛行器,又稱空間飛行器、太空載具等,是指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中,基本按照天體力學的規律運動的各種飛行器。
航天套用 間諜衛星 氣象衛星 太空探索
衛星導航系統
載人航天 太空人 航天計畫 運載火箭
太空飛行器 運載工具 太空梭 運載火箭
空間站 載人飛船 月球太空飛行器
空間探測器 人造衛星

美國太空梭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 挑戰者號 | 發現號 | 亞特蘭蒂斯號 | 奮進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