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專業

企業管理專業

企業管理專業指高等學校的一個系裡的企業管理這個學業門類。企業管理專業碩士又稱企業管理引專業學位研究生,是我國現開設的15類專業學位中的一種,旨在針對一定的職業背景的學員培養高層次、套用型的企業管理人才。該專業修業年限為四年或三年。該專業開設課堂理論教學24科,總學時1530學時,其中基礎510學時,占33.3%,專業基礎課500學時,占32.7%, 專業課520學時,占34.0%。教學活動總周數124周,其中理論教學115周,占88%,實踐教學13周,占1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為 8.8:1。該專業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大型工商企業、金融企業和政府綜合經濟管理部門的中、高層管理工作,也可以從事相關的科研教學工作。

基本信息

教育階段

本科專科

還有少數院校本科專科階段開設此專業。其課程設定與本科工商管理專業大體相當。

研究生

所有的企業管理專業基本上都是指研究生碩士階段的學習。

研究生

培養要求

1)培養目標

本專業是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需要的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人才。

2)業務培養規格

本專業招生對象為具有高中,技校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學歷,並且正在從事企業管理工作的人員。對於報考第二學歷的人員,要求具有非報考專業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⑴掌握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黨的基本方針政策。

⑵比較系統地掌握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以及現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

⑶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⑷能勝任工業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大型工商企業、金融企業和政府綜合經濟管理部門的中、高層管理工作,也可以從事相關的科研教學工作。

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每個企業都成為全球經濟的一個車間或部門,企業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市場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資金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管理水平的競爭。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只有越來越重視自身管理能力、運營能力,以及應對政策變化、產業環境變化的能力。我國高層次複合型管理人才非常缺乏,而企業管理專業的研究生考試也就成為了熱門之一。

研究方向

研究生層次的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的範圍很廣,主要有以下幾個大的研究方向:

1、企業發展與戰略

主要研究的方向包括:現代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企業發展理論;企業戰略理論;戰略設計與管理;企業的持續發展。

2、市場行銷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現代市場學的理論;市場研究的方法和技術;企業行銷的戰略和策略;現代廣告理論與技術;國際市場行銷的方法與策略;新產品的市場化開發;行銷業績的評價。

3、人力資源管理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關係;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國際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成功經驗;人力資源合理流動與合理計量;企業經營者與勞動者的內在動力及效率研究。

4、財務管理

研究企業如何面對複雜的國內外金融市場,制定科學的融資和投資策略已達到公司的資本結構最最佳化和市場價值最大化。

5、國際經營管理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國際企業的一般管理;行銷管理;國際金融和投資;國際企業環境分析及不同社會人文環境下管理觀念和管理方法比較。

由於企業管理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如果同時具備不同的知識背景將很容易開展研究工作,並且在畢業後競爭力比單純專業的學生占優勢,這也是吸引跨專業同學報考的重要原因。

(開設企業管理的學校會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設定不同的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大多數院校院校初試科目為: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3數學(三)④832管理學

其中,部分院校外語可以選擇日語、俄語、德語等。專業科各學校有所區別

區別

首先,報考的條件不一樣。企業管理碩士只要符合國家統一的報考規定即可,也就是說,應屆生與在職人員均可報考。報考MBA必須是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大專畢業後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指畢業日到入學日)。

其次,考試科目不一樣。MBA入學考試要參加全國試點62所院校的聯考,聯考科目是政治、數學、英語、管理、語文與邏輯。

第三,試題難度不同。一般來說,報考企業管理碩士參加的全國統一入學考試英語、數學的難度要高於MBA,但由於國內MBA報考人數直線上升,競爭也相應越來越激烈。

第四,培養方式不同。企業管理碩士生一般為國家培養,每個月有200元以上的補助,也有委託培養和自籌經費培養的學生,MBA一律為自籌經費或者單位委培。

第五,培養目標不同。MBA的培養目標是優秀的企業家和實踐工作人員,如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畢業生應當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中、高級職務的工作,是能夠適應未來社會激烈競爭的複合型人才。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面向跨國公司、大型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和大型金融機構。光華管理學院致力於幫助跨國公司管理隊伍本地化,民族企業管理國際化,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所以MBA課程注重實用性。企業管理碩士既要培養企業的實際管理人員,同時注重對學員管理科學理論的教育,為學科的發展培養接班人。

一般情況下,企業管理碩士畢業生理論功底紮實,MBA學員因為其入學前已經有相當的實踐經驗,同時學習過程中也注重與實踐的結合,能很快適應企業的實際工作。

在職培養

課程設定

學位課1-1現代企業管理1-2市場行銷學1-3企業戰略管理1-4財務管理實務1-5社會主義經濟理論1-6生產運營管理

專業課2-1組織行為學2-2證券投融資2-3電子商務與企業起源規劃(ERP)2-4運營與供應鏈管理2-5國際化經營2-6企業人力資源管理2-7英語

專題講座3-1管理溝通、沙盤模擬、小組討論

培養方式

1、學制兩年,利用周末及公眾節假日上課;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課;

3、全國假期班:公眾假期面授結合遠程學習。

專業相關

辦學形式

每學年分為兩個學期,實行秋季始業;本計畫安排每學年教學時間為40周。

課程內容

(一)公共基礎課

1.職業道德

2.鄧小平理論

3.套用文寫作

4.經濟套用數學

講授一元函式的極限,微積分,多元(二元)函式微積分以及無窮級數的理論及其基本內容,解題技巧,使學員較紮實的理解微積分理論,概念等基本知識,系統掌握一元二次函式的基本內容.及相關內容,比較熟練的掌握所學知識,套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中的問題。並講授線性代數和線形規劃的有關知識。

5.基礎英語

6.計算機套用基礎

(二)專業基礎課

7.政治經濟學原理

8.工業經濟管理學

重點介紹工業經濟的管理體制,生產要素的管理內容,特點及如何組織生產,確定合理的企業規模,經濟結構調整,合理布局工業等。使學員掌握工業經濟的基本規律,提高分析和解決工業經濟管理中文剔能力和水平

9.西方經濟學

系統地概述和評論西方現代個體經濟學和總量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主要講授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行為理論,生產和成本理論,市場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成長理論,貨幣和銀行理論。

10財政與金融

本課程分兩部分講授,財政部分為重點講解,財政在國民收入分配,再分配中的地位,作用及與經濟的關係,財政分配的形式內容等。金融部分重點講授貨幣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職能作用,人民幣的價值基礎,信貸資金的管理,貨幣供求與信貸平衡及銀行的職能作用。

11.公共關係學

重點講授公共關係研究的對象,公關活動的方式和組織機構,公關在經濟活動中的套用,公關活動的規律,使學員通過學習公共關係學的理論和方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12.財務會計

主要講授會計帳戶,主要經濟業務核算,會計憑證,報表,會計工作組織等,以及用貨幣記錄和計算一個經濟主題各項經濟業務並報告其結果的一系列程式和方法,通過學習使學員掌握會計原理和財務會計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13.經濟法

重點講授經濟法的產生,發展的基本原則,概念,調整對象,經濟法律關係及要素,經濟財產權及契約法,經濟仲裁與司法以及有關涉外經濟法等,使學員掌握基本法律知識。

14.統計學原理,

使學員掌握統計學基本原理和方法,並學會利用統計這個工具,在分析經濟現象上,從數量方面認識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狀況和規律。其內容重要介紹綜合指標,動態數列,指數等。

(三)專業課

15.專業英語:

16.企管原理

重點講授現代企業管理的產生,性質與發展,現代企業管理的特徵,企業領導制度及管理體制,企業領導班子建設,職工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經營管理體制轉換及基礎工作等,使學員掌握管理基礎理論.

17.管理心理學

18.生產管理

講授生產管理基本知識,系統介紹生產組織,生產計畫,生產作業與生產控制,使學員掌握對生產過程進行計畫組織和控制的基本要求與方法。

19.經營管理

講授企業管理的轉軌變形以及我國企業經營的發展,重點介紹產品決策,技術改造決策,財務決策等,是學員了解企業經營的意義及掌握各項決策的方法。

20.工業財務分析

重點講授固定資金,流動資金,成本,銷售收入。與企業純收入轉向基金,財務收入,財務收支及聯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等各項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增強學員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分析決策能力。

21.合資企業管理

主要介紹中外合資企業模式,機構設定,勞動用工,分配製度及財務管理,境外業務規劃,政策和稅收內容。

22.市場行銷學

介紹市場學和市場行銷觀念的產生與發展,重點講授市場研究方法,銷售行為理論,產品策略,價格策略,促銷策略,國際市場行銷戰略等內容,使學員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

23.企業技術經濟學

講述建設經濟評價指標,並判斷項目方案在經濟上是否可行,對多個工程設計方案進行比較和優選。

24.對外經濟貿易與實務

結合對外開放政策,重點講授國際貿易理論和貿易形式,我國的對外貿易進出口業務,使學員充分認識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重點重要地位。增強發展外向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三要素

第一,顯然,管理的第一個要素是目標,經營概念講績效,非經營概念講目標。

第二,一定是在組織範圍內才是管理。一個行走在沙漠中的人,一旦不屬於任何組織,就沒有了管理問題,除非把對他自己的管理也叫管理。所以談管理離不開組織,只有組織才需要管理,這是由特定的目標和資源的稀缺性決定的。任何目標都是在有限的人和資源條件下達成的,目標確定就需要管理,目標不存在的時候就不需要管理了。

第三,設定人在組織中的活動方式和遊戲規則,如激勵、約束和懲罰等,這始終是管理的重點。管理人的行為,目的就是要用最有效、最經濟的資源最快最準確地達到目標。

各類模式

未來的企業管理的目標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為基礎,適當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幾種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為什麼這樣講呢牽因為制度化管理比較“殘酷”,適當地引進一點親情關係、友情關係、溫情關係確實有好處。甚至有時也可以適當地對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關係做一點隨機性的處理,“淡化”一下規則,因為制度化太呆板了。

1.親情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利用家族血緣關係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內聚功能,也就是試圖通過家族血緣關係的內聚功能來實現對企業的管理。從歷史上看,雖然一個企業在其創業的時期,這種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確實起到過良好的作用。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尤其是當企業發展成為大企業以後,這種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就很快會出現問題。因為這種管理模式中所使用的家族血緣關係中的內聚性功能,會由其內聚性功能而轉化成為內耗功能,因而這種管理模式也就應該被其他的管理模式所替代了。我國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在企業創業時期對企業的正面影響幾乎是99%,但是當企業躍過創業期以後,它對企業的負面作用也幾乎是99%。這種管理模式的存在只是因為我們國家的信用體制及法律體制還非常不完善,使得人們不敢把自己的資產交給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使用,因而不得不採取這種親情化管理模式。

2.友情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也是在企業初創階段有積極意義。在錢少的時候,也就是在哥們兒為朋友可以而且也願意兩肋插刀的時候,這種模式是很有內聚力量的。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尤其是企業利潤增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哥們兒的友情就淡化了,因而企業如果不隨著發展而儘快調整這種管理模式,那么就必然會導致企業很快衰落甚至破產。我國有一個民營企業叫“萬通”,一開始就是五個情投意合的人創辦的一個友情化企業,當時大家都可以臥薪嘗膽,創業者之間完全可以不計較金錢。但是,當萬通拿到第一筆大的利潤的時候,五個人就開始有所摩擦。當時萬通的比較大的股東叫馮侖,他還想繼續堅持這種管理模式而使企業發展,他組織企業的創辦者讀《水滸》,讓大家記取散夥與分裂的教訓,但結果最後沒有解決問題,只好幾個人解散了這個企業,放棄了這種友情化管理模式。後來萬通由於創業者各自另起爐灶而孵化了好幾個企業。

3.溫情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強調管理應該是更多地調動人性的內在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很快地發展。在企業中強調人情味的一面是對的,但是不能把強調人情味作為企業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原則。人情味原則與企業管理原則是不同範疇的原則,因此,過度強調人情味,不僅不利於企業發展,而且企業最後往往都會失控,甚至還會破產。有人老是喜歡在企業管理中講什麼溫情和講什麼良心,認為一個人作為企業管理者如果為被管理者想得很周到,那么被管理者就必然會有很好的回報,即努力工作,這樣企業就會更好地發展。可見,溫情化管理模式實際上是想用情義中的良心原則來處理企業中的管理關係。在經濟利益關係中,所謂的良心是很難談得清楚的。良心用經濟學的理論來講,實際上就是一種倫理化的並以人情味為形式的經濟利益的規範化回報方式。因此,如果籠統地講什麼良心,講什麼人性,不觸及利益關係,不談利益的互利,實際上是很難讓被管理者好好乾的,最終企業都是搞不好的。管理並不只是講溫情,而首先是利益關係的界定。有些人天生就是溫情式的,對利益關係的界定往往是心慈手軟,然而在企業管理中利益關係的界定是“冷酷無情”的,對利益關係的界定,到一定時候“手不辣”、“心不狠”是不行的。只有那種在各種利益關係面前“毫不手軟”的人,尤其對利益關係的界定能“拉下臉”的人,才能成為職業經理人。例如,如果有人下崗的時候哭哭啼啼,一個人作為管理者心軟了,無原則地可憐下崗者而讓他上崗了,那這個人就完全有可能成不了職業經理人。

4.隨機化管理模式

在現實中具體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民營企業中的獨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獨裁式管理作為一種隨機化管理,就是因為有些民營企業的創業者很獨裁。他說了算,他隨時可以任意改變任何規章制度,他的話就是原則和規則,因而這種管理屬於隨機性的管理。另外一種形式,就是發生在國有企業中的行政干預,即政府機構可以任意干預一個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最後導致企業的管理非常的隨意化。可見,這種管理模式要么是表現為民營企業中的獨裁管理,要么是表現為國有企業體制中政府對企業的過度性行政干預。好多民營企業的垮台,就是因為這種隨機化管理模式的推行而造成的必然結果。因為創業者的話說錯了,別人也無法發言矯正,甚至創業者的決策做錯了,別人也無法更改,最後只能是企業完蛋。

5.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謂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經確定的規則來推動企業管理。當然,這種規則必須是大家所認可的帶有契約性的規則,同時這種規則也是責權利對稱的。如果不適當地“軟化”一下也不好辦,終究被管理的主要對象還是人,而人不是一般的物品,人是有各種各樣的思維的,是具有能動性的,所以完全講制度化管理也不行。適當地吸收一點其他管理模式的那些優點,綜合成一種帶有混合性的企業管理模式。這樣做可能會更好一點。這恐怕是中國這十幾年來在企業管理模式的選擇方面,大家所得出的共識性的結論。

企業初創時期,事務相對簡單、管理層次和管理幅度也還沒有十分寬泛,因此可以採取直接管理的方法,比如一些家族企業在規模和領域還不大的時期,採用直接管理是十分有效的。但當企業發展壯大以後,管理方法就需要隨之創新和最佳化。一般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將企業的“管理”方法分成這樣幾種類型,並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合理科學地、單一或複合地加以運用,可以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管理要素

企業管理要素是指構成管理活動的必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

(一)人員

人員是指管理組織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以及相應於特定組織中的各類人員的結構。人員是管理中最重要的資源,沒有人員就不存在管理。人員是對管理活動影響最大的可變因素,對各種管理要素具有能動作用。人員的結構決定於組織的特點和形式。

(二)物資

任何管理組織都是由人和物組成的,與其他因素相比,這兩個因素是十分具體的。物資在生產企業中主要是指物料和生產設施,在非生產組織中則是指各種物資裝備。物資在管理中不是能動因素,而是受其他各種要素如人員、信息、技術等作用的被動因素。如果缺乏物資,許多管理要素將無從發揮作用。因此,物資是管理的重要資源,管理者主要通過被管理者推動物資這個要素,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合理結合起來。

(三)資金

資金是管理組織中財產和物資的貨幣表現,是管理運轉的潤滑劑。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任何管理組織如果缺乏資金,其管理機器就難以運轉。資金是組織經營的武器,是進行管理的條件,也是取得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資金運籌(如預算控制、成本分析、財務管理等)是管理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

(四)技術

技術一是指相應於一定組織特點的自然科學技術,如各行業企業的各種生產技術等;二是指相應於各種組織的管理技術,主要指管理程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等。雖然各種組織這兩方面的技術不一樣,但是在管理上都存在技術這個要素,都需要運用一定的技術進行管理,都需要對一定的技術加以管理。技術是管理者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的管理因素。除上述四個要素外,還必須對管理有重要影響的信息和時間等要素進行有效的管理。

專業排名

1 A++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 A++ 浙江大學

3 A++ 清華大學

4 A++ 北京大學

5 A++ 武漢大學

6 A++ 南京大學

7 A++ 中國人民大學

8 A+ 上海交通大學

9 A+ 中山大學

10 A+ 復旦大學

11 A+ 廈門大學

12 A+ 上海財經大學

13 A+ 天津大學

14 A+ 華中科技大學

A等(26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四川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吉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湖南大學、同濟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蘇州大學、東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礦業大學

B+ 等(40個)

重慶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安徽財經大學、上海大學、浙江財經學院、浙江工商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湖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山西大學、鄭州大學、深圳大學、雲南大學、 福州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雲南財貿學院、江西財經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河海大學、黑龍江大學、安徽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天津財經大學、揚州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西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廣東商學院

B等(20個)

中國海洋大學、汕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河北大學、西南農業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河北經貿大學、山東經濟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蘭州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廣西大學、濟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湘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山東財政學院南開大學

企業管理在職研究生

開設院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所屬學院:國際商學院

特點:SMBA課程班,與MBA對接;兩條申碩通道,可獲MBA學歷及學位雙證;最早引進西方工商管理教育體系;國內首家得到美國同類大學MBA資格承認;連續兩年代表中國奪得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世界冠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