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村

仙源村隸屬於浙江富陽市新登鎮,全村以姓俞為主,主要產的還是毛竹,各類竹子齊全,以前有竹編織花藍,後來生產雨傘,還有浙江遠近聞名的造紙業,以及遠銷海外的工藝品。

基本信息

簡介

屬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下屬的一個小村,全村以姓俞為主,但現在已有外姓定住此村,但俞姓的還是占主要村民,全村風景怡人,空氣清新,物產豐富,但主要產的還是毛竹,各類竹子齊全,村民出土的竹筍遠銷杭州、上海及各個重要城市,村中人均富裕,生活美滿!
村中的企業也是隨著社會進步更改了許多行業,以前有竹編織花藍,後來生產雨傘,還有浙江遠近聞名的造紙業,以及遠銷海外的工藝品,發展新農村後,又實現了合村工程,把原來的湘溪鄉名留在了以五個村合併後的新村名---湘溪村,讓老百姓記住湘溪這個熟悉的名詞!

歷史文化

一、“俞”的由來:

俞(Yú)姓源出有三:
1、出自黃帝臣跗之後,以物事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和《史記》等所載,黃帝時有名醫跗,其醫術高超,精於脈經,古“俞”字與“腧”字相通,又腧為“脈之所注”,俞又同痊癒之愈同音,故稱俞跗,其後人為光大先人醫術,即以物事為姓,稱為俞氏。
2、出自春秋時鄭國、楚國公族有俞氏。據《路史》所,春秋時鄭國公族、楚國公族有此姓。
3、出自他族改姓:
① 清滿洲人姓,出瀋陽、遼陽、章羅等地,又清滿洲八旗姓尼瑪哈後有改俞姓者。
② 今彝、土家、回、朝鮮等民族均有俞姓。
得姓始祖:俞跗。傳說中中國的杏林之祖。他曾跟神農嘗百草,熟知各種藥草性能,他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滌五臟”的現代外科技術,被視為神醫。一次黃帝少子禺陽病入膏肓,黃帝請他去治療,但等他趕去時,禺陽已氣若遊絲。黃帝十分疼愛此子,禁不住悲從中來,跗即剖開禺陽之腹,將其內臟清洗乾淨,使禺陽起死回生。事後有人問他:“快死的人了,你剖開他肚子,萬一救不活豈不是要承擔罪責?”他說:“當醫生的首要條件,就是忘掉自己,只有忘掉自己,才能把心放在患者身上。”由於他醫術高超,不管多么嚴重的病,他都能使其痊癒,所以人們都叫他愈跗,俞愈同音,後來又稱俞跗,其後遵從民意,即以俞為姓,奉俞跗為得姓始祖。

二、“俞”姓的發源地:

“俞”姓的發源地據說是俞源村,俞源村屬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坐落在武義縣西南部,距縣城20公里。全鄉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緩降,西南部屬中低山區,北東部為丘崗與溪谷相間地形。與桃溪鎮界上的白岩頭尖,海拔1098米,為境內高點,呈“九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格局.南宋時,在松陽任儒學教諭的杭州人俞德過世後,兒子俞義護送靈柩回杭,路過這裡投宿時,停放在溪邊的靈柩被紫藤纏繞起來。俞義認定這裡是神地,便置地葬父,守墓時與當地人通婚,至今已第30代。現在2000多人口大多姓俞,是全國規模最大的俞姓聚居地之一。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俞姓名人

俞伯牙,俞大猷,俞萬春,俞樾

俞姓歷史

俞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俞姓起源相當古老,據通志氏族略上說,俞姓源於上古時期黃帝的臣子俞拊,俞拊善醫術,他能刨開人體皮肉,對體內五臟進行治療。於是俞拊的後代以此為榮,就世代以“俞”為姓了。發展與演變:唐朝時有俞文俊,因為反對武則天稱帝,因此被流放到嶺南,今天在兩廣生活的俞姓大部分是俞文俊的後代。此外,俞姓在還河間郡發展成望族,世稱河間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