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槎[漢語辭彙]

仙槎[漢語辭彙]

仙槎,著名瓷畫家,本名錢安,號仙槎,畫室映蓮軒。生卒年不詳,活躍於光緒後期至民國時期,是一位多產瓷畫家。所繪作品,底款多署“映蓮軒造”。畫路較寬,山水、人物、花鳥瓷畫都有作品傳世。早期畫青花,後期轉向粉彩。

人物簡介

錢安 ,字仙槎,別署清華、惜花氏,齋名映蓮軒,安徽黟縣人,為清末民初著名淺絳彩瓷畫家。他是汪友棠的學生,又是淺絳彩畫派後期重要傳人。擅長花鳥、人物、山水及四體書法,其彩繪種類包括淺絳彩、粉彩、墨彩、金彩、帖花、刷花、珊瑚紅地描金、珊瑚紅地粉彩等。

作品特點

仙槎的主要作品集中在1895年至1910年左右,全部屬淺絳彩。內容多為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山水見長。按其繪畫水平來看,其藝並不在當時的淺絳彩大家程門、王少維諸人之下,而明顯高於汪友棠、程言等人。其後半期作品的年代主要在民國前期,以1912年至1925年之間為多,所見到的最晚作品為1936年的。這一時期的作品主要為新粉彩,也有一些為金彩和墨彩。其繪畫內容以花鳥為多,山水和人物則退為次要。

在一些早期淺絳彩作品中,偶見有“仙槎錢安寫”的落款,也有僅為“錢安寫”的落款。在一些晚期落仙槎款的作品中,器物底部常有“映蓮軒”的紅印款。甚至器物畫面上沒有“仙槎”的落款,而僅在器物底部鈐蓋“映蓮軒造”的紅印款,其彩繪一望便可辨別為仙槎所繪者。根據這些情況,我們可以推斷:仙槎姓錢名安,仙槎是其字或號,其畫室名應為“映蓮軒”。

人物生平

綜上所述,我們還可以大致推斷出仙槎的生平來。我們所見到的其1895年前後的淺絳彩作品,已感到繪畫技藝很成熟,且題款的字也寫得很好,估計其時的年齡應在30歲以上了。其已見的最晚作品為1936年的,又過了41年,此時其應有70多歲了。如果上面的推斷無誤,仙槎應是出生在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謝世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人。其彩繪瓷器的高峰期長達40餘年,是一位藝精而又多產的彩瓷名家。在晚清民國彩瓷名家序列中,其應稍晚於第一代人(如程門、金品卿、王少維等),但側身在第二代人中(如汪友棠、程言、程榮、潘宇、汪曉棠等),其則應為老大哥了。至於“珠山八友”諸君,更應是其晚輩了。

代表作品

淺絳彩攜琴訪友圖瓷板畫,壬戌年(1922)作,瓷質釉色潔白如玉,縱38.6厘米,橫25.6厘米。圖作峰巒平淺絳彩攜琴訪友圖瓷板畫湖,小橋曲岸,坡石疏林,隱見茅舍,雲凝嶺谷,翠綴岩石。作者崇尚黃公望,追求其筆墨韻味,講究空靈灑脫,平淡天真。體現出仙槎所題 "一灣碧水湖如鏡,三向青山列帷屏"的意境。描繪一雅士騎驢行至溪橋頭,侍童攜琴尾隨,尋親訪友,情意甚殷。在百年老樹處,有靜室明軒,二高士相逢傾談。平湖漸推遠山,溪流注入近水,一舟泊於岩下。幽靜疏曠是這一境界的主要特色,它寓寄的無疑是文人雅士優遊閒適的意趣,欣賞這樣的作品,與其說是對一種詩意的沉醉,毋寧說是對一種理想、人格的思考。而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富有意味的筆墨形式,這是一幅民國時期淺絳彩瓷板山水畫中的精品。全圖用赭石,並參以水黑數色,峰頭山脊,用筆渾厚,得蒼勁之感,皴筆繁密,披麻皴等相施並用。畫面上題記為:"一灣碧水湖如鏡,三向青山列帷屏,時屬壬戌(民國十一年)秋為銘卿仁翁先生雅玩,仙槎寫。下鈐"印"白文方印。

淺絳彩攜琴訪友圖瓷板畫 淺絳彩攜琴訪友圖瓷板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