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電常數測井

介電常數測井dielectriclog:是利用岩石介電常數(ε)區分不同岩層的一組測井方法的統稱。
使用特定天線測量地層介電常數的測井方法。根據測量目的不同,又分為幅度介電測井,相位介電測井。
介電測井:石油和多數造岩礦物的介電常數不超過2~10;水的介電常數ε水為80左右。因此,岩層的總介電常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單位體積中水的含量。它和利用電阻率區分油水層和求含水飽和度的方法不同,不要求地層水必須是含鹽的,也不需要知道地層水電阻率。岩石的介電性質只在高頻電磁場下才能清楚地表現出來,所以介電測井採用高頻(由幾十兆赫到一千兆赫左右)。因此,也稱電磁波測井(electromagneticpropagationlogging),或電磁波傳播測井。它是通過測量電磁波在地層中的傳播時間和衰減係數計算出地層的介電常數和電導率。常用的介電測井分兩類,Schlumberger公司分別稱它們為EFF和DFF測井。EPT測井探測範圍較淺(相當於沖洗帶),採用11GHz工作頻率;DPT探測深度較大,工作頻率為25MHz左右
介電測井工具介電測井工具

相位介電測井,是測量電磁波傳播過程的相位差,進而確定地層介電常數的一種測井方法。大量的岩石電性研究結果表明,岩石的介電常數。:取決於下列因素:岩石含水量(即孔隙度小與含水飽和度S、的乘積中sw)、泥質含量、岩石骨架的介電常數e一。和水的分布狀況。對於某一具體儲集層來講,岩石骨架的組成基本相同,孔隙結構大致相似,與岩石骨架組份有關的衡二。和與孔隙結構有關的水分布狀況可以由岩電實驗室測得。因此,只要用其它測井方法測知泥質含量和孔隙度,就能夠用。:求出S、、。相位介電測井方法,是在井軸上放置一個高頻(例如60兆赫)電磁波發射源,向地層發射高頻電磁波。在離源不同距離Ll、玩的井軸上,各放一個接收探頭,接收傳播過來的電磁波,並且檢測兩者的相位差△甲。這個相位差△甲,在儀器使用的頻率、線圈系長度和測量間貶一定時,通常主要取決於地層的介電常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