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李冰陵園

什邡李冰陵園

李冰陵園,人類發展史上著名古代水利專家李凍的陵墓。李冰,戰國時代人,秦昭王時任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他在修完都江堰後,在四川什邡洛水鎮修建水利工程,後病逝與此,葬於洛水鎮旁邊的章山之上。上有陵園,下有李公湖。在洛水旁邊的高景關和洛水之間的地段關口兩側後人修建有大王廟、二王廟紀念李冰父子。鄧小平、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為李冰陵園題字。

介紹

地理位置

什邡李冰陵園 什邡李冰陵園

什邡李冰陵園在德陽市什邡洛水鎮章山。2200多年前,已近晚年的李冰,累死在什邡洛水的治水工地上。有專家考證,李冰本就是什邡人,屬蜀山氏後裔,古今人們都落葉歸根的習慣的。

章山,距什邡20公里,距洛水鎮2公里,有公路和鐵路經過山下。李冰陵園就在章山冊麓。它是一座富有文化歷史內涵的紀念性園林,是一處木朴凝重、含秦漢風格的建築群。陵園本區位於章山的李家山,東北方向有高景關瀑口、朱李火堰和洛水(石亭江)河道;陵東的黑龍溝和陵西的沸泉陵兩水交匯陵前,注入李公湖。站在這高高的山上,什邡的水澇旱情 、耕種收穫,一切都可以關照了. 陵區占地360畝,北靠後城山,東鄰峰頂山,西連佛爺坪,南瞰神牛嶺,從南向北地勢漸高 ,從山門牌坊進,上九龍陛999步石階,然後坐下,看山水走勢或思考一些問題,這符合李凍的性格。陵園建構以直上山頂的石階為中軸線,北枕大山,兩側峰嶺左輔右,山頂墓壓居高臨下,天門開闊,地戶緊閉,水口衛門,氣象肅穆莊嚴,如天造地設,儼然王陵氣派、占盡風水寶地之妙機;建築恢宏大氣,又得秀山靈山之陪襯;景區內牌坊、湖泊、道路、橋樑、雕塑、 殿堂、亭閣、陵墓皆巧借地勢,錯落有致,層次分明,表明出水文化、石文化的藝術特色。還有石刻題詞有鄧小平、江澤民總書記的親筆墨韻、有張愛萍將軍的遒勁手筆。這些,都是李冰應該受用的。

歷史考究

據說這是治水的李冰太守的衣冠冢,正真陵墓在章山後岩的公墓治某處秘密地點。有史書為證。《新唐書》記:“什邡,武德二年析雒置,有李冰祠山。”明萬曆年間曹學全所著《蜀中名勝記》稱:“什邡公墓化(治),上有升仙台,為李冰飛升之所。”《古蜀記》也說:“李冰功配夏後(夏禹王),升仙在後城化(治),藏衣冠於章山冢中矣”,“章山後岩有大冢,碑雲,秦李冰葬所”,為人們撥開層層迷霧,洗去滿頭霧水。根據眾多著名學者王家佑、李仲嶼、馮廣宏、羅開玉、徐式文先生的研究成果,和史籍特別是《重修金相寺碑記》里的記載,以及國內外著名文史水利學家的有關著述論證和考察,後城山升仙台被確認為李冰卒逝之地,而章山後岩有大冢的公墓治,則是李凍的真正葬所。蜀人崇奉李冰,尊為川主,什邡城鄉建川主廟達10餘處。

旅遊事業

李冰陵園2008年地震後一直處於恢復修建期。結合什邡市旅遊發展,什邡市早已把李冰陵園的重建事宜提上日程安排。修建期竣工的有道路、李公湖,陵園暫在恢復修建中。地震前要收取門票,修建期暫未收取。陵園門前有幾家農家樂可以住宿、就餐、休息。陵園後面不遠有佛家的大鵬寺可以禮佛、住宿、品嘗素齋。農家樂下面還有李公湖。在洛水和高景關之間的公路(2008年地震北京援建什邡的北京大道)旁還有後人紀念李冰父子修建的大王廟、二王廟。

洛水鎮上面北京大道旁的大王廟(新修過) 洛水鎮上面北京大道旁的大王廟(新修過)
李冰陵墓(2008年地震前) 李冰陵墓(2008年地震前)
鄧小平題字:“造福萬代”(2008年地震前) 鄧小平題字:“造福萬代”(2008年地震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