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捷緬科

1943年4月起任總參作戰部第一副部長,5月升任部長。 1946年4月起任總參所屬某部部長和副總參謀長。 1964年4月起任副總參謀長兼總參所屬某總部部長。

1930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26年參加蘇軍。畢業於塞瓦斯托波爾高射炮兵學校(1930)、工農紅軍機械化和摩托化學院(1937)和總參軍事學院(1940)。1930—1933年任排長。後歷任炮兵連連長兼政治指導員、獨立炮兵營參謀長、炮兵團第一副參謀長。1937年12月起任獨立坦克教導營營長。1940年起調總參謀部任某處第一副處長。
衛國戰爭時期,1941年8月起任總參作戰部方向處副處長,1942年6月起任處長。1943年4月起任總參作戰部第一副部長,5月升任部長。參加了最高總統帥部關於粉碎德國和軍國主義日本武裝力量的作戰計畫的制定和作戰意圖的實施工作,並多次領受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任務,分別赴各方面軍幫助組織和進行戰役。
1943年11月召開德黑蘭會議時,陪同最高統帥赴德黑蘭。1943年底參加了<濱海集團軍解放克里木戰役的準備工作。1944年2—3月以大本營代表鐵木辛哥的參謀長身份,在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參加了組織突破德軍防線和協調波羅的海沿岸第1、2方面軍的行動的工作。1944年4月和6月作為大本營代表先後赴西方面軍(6月24日起為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為準備和實施1944年莫吉廖夫戰役做出了重大貢獻。1944年7月又前往波羅的海沿岸第3方面軍,協助該方面軍首長計畫、準備和實施1944年普斯科夫—奧斯特羅夫戰役。
1946年4月起任總參所屬某部部長和副總參謀長。1948年11月—1952年6月任總參謀長、蘇聯武裝力量部(1950年2月起為蘇聯軍事部)副部長。1952年6月起在部隊和總參謀部擔任負責職務。1962年7月起任陸軍第一副總司令兼總參謀長。1964年4月起任副總參謀長兼總參所屬某總部部長。1968年8月起任第一副總參謀長兼華沙條約締約國聯合武裝部隊參謀長。1952—1956年為蘇共中央候補委員。獲列寧勳章1枚,紅旗勳章3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2枚,一級庫圖佐夫勳章、二級蘇沃洛夫勳章、勞動紅旗勳章紅星勳章和三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各1枚,獎章及外國勳章、獎章多枚。
著作:《新的法律和兵役》,莫斯科1968年版;《關於普遍義務兵役制》,莫斯科1968年版;《蘇聯陸軍》,莫斯科1968年第2版;《戰爭年代的總參謀部》</a>,1—2部,莫斯科1973—1975年版;《蘇軍的解放使命》,莫斯科1975年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