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健康啟示錄

新稀寶簡介

新稀寶是國內知名的保健食品品牌,於1997年創立,該品牌主要從事微量元素的開發與研究,曾提出著名的“微微理論”,為微量元素補充提供了最最佳化的方案,為提高微量元素學在生命健康領域的價值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4年,新稀寶推出健康科普專題《人類健康啟示錄》,以紀實性敘事的方式,評點歷史災難性疾病和重大污染事故,呼籲社會重視當下的生存環境,關注生命健康。

專題創作背景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中,爆發過很多影響深遠的疾病污染事故,它們對當時的人們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也給現代人留下了猜想和啟示意義。21世紀以來,整個世界尤其是開發中國家,面臨著因過度追求經濟利益而引起的種種矛盾,疾病高發,環境惡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以犧牲環境、健康為代價的發展方式並非長遠之計,人們需要以史為鑑,需要反思自省,需要付諸行動改變現狀。
《人類健康啟示錄》以文章的形式,逐一將具有代表性的歷史災難以及至今仍存在的疾病和污染現象記載下來,提醒人們勿忘歷史傷痛,正視當前困難,關注生命健康。

文章列表和摘要

人類健康啟示錄(一):癌症村

癌症村是指在某一固定空間和固定人口(比如:鄉村)中,有一定數量的人口罹患同一種癌症或某一癌症在該空間內的發病率驟增。根據流行病學分析,誘發這類群體性癌症的原因與環境污染緊密相關,尤其是水污染,大多數被貼上“癌症村”標籤的村莊,飲水安全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周邊的生存環境也較惡劣。
癌症村地圖

中國環保部在2013年2月官方檔案上首度承認中國存在癌症村。民間專家估計,若包括非官方數據資料,全中國大陸的癌症村約達459個,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及中東部地區,並且有逐漸往中西部擴散的態勢。
最新的《世界癌症報告》統計,2012年全世界有1400萬新癌症病例,癌症死亡人數達820萬。其中,中國新診斷癌症病例為307萬,占全球總數的21.8%,癌症死亡人數約220萬,占到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26.9%。在中國不少大城市,惡性腫瘤已經超越心腦血管疾病,成為第一死亡原因。

人類健康啟示錄(二):霧霾

從2013年12月份開始,中國遭遇了入冬以來最大範圍的霧霾,中東部地區幾乎“全部淪陷”,受害面積高達146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面積的1/7,持續的霧霾天氣籠罩著全國10多個省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有專家指出,中國正在進入霧霾高發期,如果不治理將持續10~20年。
霧霾

已確認霧霾與上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支氣管哮喘、結膜炎、小兒佝僂病、生殖功能損害、胎兒畸形、肺癌有關。有專家稱,PM2.5已經被國際公認為致癌物,長期霧霾是中國癌症發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環境因素,我們正在進入霧霾高發期,如果不治理將持續10~20年。
據香港《南華早報》1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霧霾每年致死35萬人獲前衛生部長認可。前衛生部部長、現任中華醫學會會長陳竺和其他3名作者上月在《柳葉刀》雜誌發表題為《中國積極應對空氣污染健康影響》的評論,援引世行、世衛組織、中國環境規劃院和復旦大學的評估成果,稱在中國內地,空氣污染每年致使35萬人早亡。

人類健康啟示錄(三):SARS病毒

2002年11月,中國廣東等地出現了多例原因不明的、危急生命的呼吸系統疾病。隨後,越南、加拿大和香港等地也先後報導了類似病例。世界衛生組織將此類疾病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又稱“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各國實驗室展開了緊急研究,找到了該疾病的幕後元兇——SARS病毒
非典時期的醫護人員

非典於2002年11月在中國廣東省順德市首發,主要疫情發生在港、粵兩地,2003年3月以後,疫情向全國擴散,北京比較嚴重。於此同時,中國台灣、越南、新加坡、加拿大等地也相繼出現非典病例。醫護人員給予患者綜合性的治療(一般治療、氧療、糖皮質激素、抗菌藥物、抗病毒藥物、重症病例的處理等),並對疑似病例和高危地區進行大範圍的隔離,非典疫情逐漸被撲滅。
同年8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最新的統計數據:自7月13美國發現最後一名疑似病例以來,全球再無新發病例和疑似病例,世界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死亡總人數919人,病死率近11%。其中,中國內地累計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國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國台灣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人類健康啟示錄(四):車諾比核事故

二戰結束後,美國對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採取了敵對和遏止政策,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由此陷入了戰爭之外的全面對抗,在冷戰期間(1947年~1991年12月),雙方生產了足以毀滅地球千百次的核武器,並建設了大量的核設施,位於蘇聯-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電站就是該重大核事故的發生地點。
車諾比核電站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UTC+3),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附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起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外泄的輻射塵幾乎席捲整個歐洲,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受污染最為嚴重,由於風向的關係,約有60%的放射性物質落在白俄羅斯的土地。
車諾比核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它所釋放出來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核子彈的400倍以上,總共造成近2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貴的災難事件。

人類健康啟示錄(五):愛滋病

愛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有“超級絕症”之稱,由感染愛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力,容易感染各種疾病無法康復,最終衰竭而死。
愛滋病人

研究認為,愛滋病起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帶入美國。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登載了5例愛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愛滋病的正式記載。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愛滋病”。不久,愛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國旅遊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協和醫院,後被證實死於愛滋病,這是中國第一次發現愛滋病病例。
據統計,在過去的30年時間裡,愛滋病在全球範圍內奪走了2500萬個生命(可能已經突破3000萬),死亡總人數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在1984年,全世界報告的愛滋病患者還不足3000人。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最新出版的一份傳染病更新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年末,全世界共有3420萬名愛滋病毒(HIV)感染者,相比2010年的3350萬略有增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