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觀通論

人生觀通論

《人生觀通論》,作者張孝宜,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01年1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人生觀的核心問題、人生的認知形式、人生觀教育的特點與原則等內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 者: 張孝宜主編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條 形 碼: 9787040084528 ; 978-7-04-008452-8
I S B N : 704008452X 出版時間: 2001-1-1
開 本: 32開 頁 數: 209
定 價: 12.3 元

內容簡介

《人生觀通論》是在第一套教材的基礎上,經過各高校十幾年的教學科研實踐,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學科專業走向成熟的標誌,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史為主幹的學科專業教材群。這個教材群明確區分了類別和層次,一是專業必修課、選修課,二是本科教材、研究生教材。
《人生觀通論》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注意總結歷史經驗,既繼承了我們黨七十多年的優良傳統,又吸收近年來相關學科研究的新成果、新知識,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新鮮經驗;既在基礎理論、基本知識上有系統的升華和進步,又注意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實踐性、操作性的特點。力爭做到理論體系框架更加科學、更加完整、更加準確;概念、範疇、原理、原則系統化、規範化。具體講,在學科的研究對象、過程結構、主要範疇、機制原理、優良傳統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本書共分八章。包括人生與人生觀、人生觀的理論基礎及人生過程的基本關係、人生觀的核心問題、人生的認知形式、人生觀教育的特點與原則等內容。

本書目錄


緒論
一、人生觀理論與人生觀教育問題的提出
二、人生觀理論與人生觀教育的基本內容與體系
三、研究人生觀理論與人生觀教育的意義
四、人生觀理論與人生觀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生與人生觀
第一節 生命的自然過程與階段
一、生命的類型與形式
二、人生的發展階段與劃分依據
第二節 人生的內容與特點
一、人生的基本內容
二、人生的特點
三、人生與人生觀的本質聯繫
第三節 人生觀的基本涵義
一、人生觀形成的現實基礎
二、人生觀的結構
三、人生觀與世界觀
第二章 人生觀的理論基礎及人生過程的基本關係
第一節 科學人生觀的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關於個人與社會關係思想的形成及內涵
二、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基本觀點
三、個人與社會關係發展的歷史辯證法
四、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第二節 個人與社會關係是人生過程的基本關係
一、人生與社會
二、社會性與個體性
三、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現實形態
第三節 個人與社會關係是人生觀理論的邏輯主線
一、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揭示了人生運動的基本矛盾
二、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問題是人生觀理論的基本問題
第三章 中西方人生觀的歷史軌跡與理論比較
第一節 中西方人生觀傳統形成的社會基礎
一、人生探索的歷史軌跡
二、西方人生觀傳統的社會基礎
三、中國人生觀傳統的社會前提
第二節 人生觀的基本流派與評價
一、自然主義人生觀
二、德性主義人生觀
三、功利主義人生觀
四、宗教人生觀
五、科學人生觀
第三節 中西方人生觀若干問題的特點與比較
一、人性與人的本質問題
二、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問題
三、人生理想與終極關懷問題
第四章 人生觀的核心問題
第一節 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概述
二、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的科學性
三、確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
第二節 人生理想
一、理想的本質與構成
二、理想與現實的對立和統一
三、理想的選擇與追求
第三節 人生價值
一、人生價值與人生價值觀
二、人生價值的內容與結構
三、人生價值實現與評價
第五章 人生的認知形式
第一節 人生態度
一、人生態度的涵義與類型
二、時代精神與人生態度
三、培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第二節 人生責任
一、責任和權利的社會規定性
二、人生責任的內容
三、責任意識與責任感的培養
第三節 人生審美
一、美的本質與審美
二、人生審美的特點與意義
三、走向審美的人
第六章 人生的實踐形態
第七章 個體人生觀的形成和發展變化
第八章 人生觀教育的特點與原則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