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互動法

人機互動法是利用人的經驗和計算機的運算所合成的方法[1],而根據Bodin (1983)等人的描述,人機互動法是一種將人的反應能力,納入問題求解過程的一般性解法[2]。 人機互動法是從計算機開始普遍後所衍生的推算法,其微電腦為基礎,透過人機互動的原則來規劃派車路線,不但能有效率的訂定最佳路線策略,還可以依現實的考慮來隨時調整,提升使用者成為決策者,並使人機互動這種方法更加的務實,符合現實的因素[1]。

人機互動法

簡介

人機互動法是利用人的經驗和計算機的運算所合成的方法[1],而根據Bodin(1983)等人的描述,人機互動法是一種將人的反應能力,納入問題求解過程的一般性解法[2]。其具備人的實際情況和計算機強力的計算能力等綜合優勢,這種方法是先將使用者或是規劃者的規劃直覺、經驗、及能力納入求解的重要因子,並數據話統整後交由計算機依一定的公式來運算其派車路線的最佳解,並在獲得路線的解只後再重新由使用者依據現實層面的考慮因素進行修改更正。
人機互動法是從計算機開始普遍後所衍生的推算法,其微電腦為基礎,透過人機互動的原則來規劃派車路線,不但能有效率的訂定最佳路線策略,還可以依現實的考慮來隨時調整,提升使用者成為決策者,並使人機互動這種方法更加的務實,符合現實的因素[1]。

計算機系統

依照這種方式建構的計算機系統有以下兩種:
1、決策者可在使用計算機系統的規劃階段中,因應實際世界配送的限制條件改變來做適當的修正,使得最後的答案能夠符合真實情況。
2、綜合決策者的直覺(如分析概念與空間感覺),配合計算機系統計算快速的優點,求得較合理的答案;另外在找尋最佳解的過程當中,使用者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各限制條件之間的替代關係,以及參數變化導致成本的可能變化,決策者可以依照實際情況去做心目中最理想的決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