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氏薹草

亨氏薹草

亨氏薹草,屬於莎草目、薹草屬植物,根狀莖短,木質,無地下匍匐莖,產於浙江、安徽、湖北、陝西、貴州、四川、雲南,生於溝邊、溪邊、水稻田邊、山坡路旁或林下濕處,海拔500-3000米。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亨氏薹草 Carex henryi C. B. Clarke ex Franch.
中國植物志系統位置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莎草目 Cyperales
莎草科 Cyperaceae
薹草亞科 Caricoideae
薹草族 Cariceale
薹草屬 Carex
薹草亞屬 Subgen. Carex
細柄薹草組 Sect. Gracilis
中國植物志>> 第12卷

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木質,無地下匍匐莖。稈密叢生,高80-140厘米,稍粗壯,鈍三棱形,平滑,具基生葉和稈生葉。葉短於稈,寬3-4毫米,基部常對摺,向上漸成平展,兩面及邊緣均粗糙,具長鞘,靠近稈基部的鞘呈黑褐色。苞片下部的呈葉狀,上部的呈剛毛狀,具鞘;鞘長0.5-6厘米。小穗多數,排列成稀疏的圓錐花序,雄雌順序,頂端具少數幾朵雄花,其餘為疏生的雌花,雄花部分短於雌花部分,線狀圓柱形,長10-25毫米,具細而稍長的柄。雄花鱗片狹卵形或卵形,頂端漸尖,膜質,褐黃色,背面具1條中脈;雌花鱗片卵形,長約2毫米,頂端急尖,無短尖,膜質,褐黃色,背面具1條綠色的脈。果囊近於直立,長於鱗片,橢圓形,平凸狀,長約3毫米,黃綠色,背面具5-7條脈,基部急縮成短柄,上部漸狹成喙,邊緣被疏緣毛,喙長約為果囊全長的1/3,頂端具兩短齒,喙口邊緣常呈紫褐色。小堅果緊包於果囊內,橢圓形,扁雙凸狀,長約1.7毫米;花柱等長或長於果囊,基部稍增粗,柱頭2個。花果期8-10月。

產地生境

產於浙江、安徽、湖北、陝西、貴州、四川、雲南,生於溝邊、溪邊、水稻田邊、山坡路旁或林下濕處,海拔500-3000米。模式標本采自湖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