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際距離

交際距離

交際距離(communicative distance),交際需要距離,或遠或近分寸有度,交際就會產生奇效,而一切過猶不及的交際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會半途而廢。交際距離的遠近,大致確定出相互間的親疏程度。

簡介

交際距離交際距離

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間,它就像一個無形的“氣泡”一樣為自己“割據”了一定的“領域”。而當這個自我空間被人觸犯就會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惱怒起來。
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剛剛開門的大閱覽室里,當裡面只有一位讀者時,心理學家就進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邊。試驗進行了整整80個人次。結果證明,在一個只有兩位讀者的空曠的閱覽室里,沒有一個被試者能夠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自己坐下。
就一般而言,交往雙方的人際關係以及所處情境決定著相互間自我空間的範圍。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劃分了四種區域或距離,各種距離都與對方的關係相稱。

研究發現

美國學者霍爾研究發現,46厘米至61厘米屬私人空間,女友可以安然地呆在男友的私人空間內。若其他女人處在這一空間內,她就會顯得不高興,甚至會大發雷霆。同樣,男友也可以自由自在地呆在女友的私人空間內。
若其他男人進入這空間時間稍長,他肯定會吃醋。私人空間可以延長到76厘米至122厘米,若討論個人問題是恰當不過的了。你若是與情人約會,可千萬不能超過46厘米,否則對方覺得你疏遠了他(她),對他或她沒有熱情,可能引起情人間的誤解。到辦公室找領導辦事,最佳的空間距離為122厘米至213厘米。小於該距離,領導會誤認為你強人所難;大於這個距離,領導會誤認為你不真心實意想辦事。領導人的辦公桌較為寬大,就告訴了你這一空間信息。

距離分類

交際中空間距離可以分以下四種:

親密距離

交際距離交際距離

親密距離在0.5米以內,多用於情侶夫妻間,也可以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或知心朋友間。兩位成年男子間一般不採用此距離。又叫私人距離。

社交距離

社交距離一般在0.5米到1.5米之間,表現為伸手可以握到對方的手,但不易接觸到對方的身體,這一距離對討論個人問題是很合適的。絕對不要把對方逼到牆邊,否則他會覺得你把他囚禁起來,因而覺得有壓迫感。記得給別人留點轉身的空間,這意味著他能自由轉身走開。

禮儀距離

禮儀距離大約在1.5米到3米之間,屬於禮節上較正式的交往關係。該距離主要適用於向交往對象表示特有的敬重,或用於舉行會議、儀式等。

公共距離

公共距離指大於3米的空間距離,一般適用於演講者與聽眾。又稱大眾距離或者“有距離的距離“。主要適用於與自己不相識的人共處。

交際分析

這四種交際由於性質與形式不同,必須在一定的空間距離中展開。多數情況下這種空間距離是有規有序的,不能人為打破,否則交際就會出現障礙,甚至中斷。舉一個例子說,如果一個人在公共場所突然接近一個相互不認識的人,除了你使用公眾用語還能與對方簡單搭訕一下以外,超出這個範圍以外的問話都會招致對方的懷疑甚至反感。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緒呢?因為這種交際的性質確定了既不能近距離交際,更不能深入交際,一旦破壞了這種格局,交際就會出現問題,或者根本就不能交際。相反,如果彼此之間是友人或者是情人,而你卻用公共交際的形式去進行,即便你使用非常客套的語言,也會讓對方產生狐疑與不安,徒生不必要的矛盾。 因此,交際必須有空間距離。

心理學研究

交際距離交際距離

若你想從非親密朋友那裡獲得某種信息,有效的空間距離為213厘米至366厘米。小於這一空間給人以盛氣凌人的印象;大於這一空間會使別人覺得你沒禮貌,你也就不可能獲得真實的信息。這個空間距離也是與普通朋友交談的適當距離,過小他人就認為你倆在密謀不可告人的勾當;過大你們都會覺得話不投機半句多。366厘米以上的距離,是演講者與聽眾或兩人不愉快談話的有效空間。
有趣的是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要處理不同的人際空間。若與美國人交談,必須保持在60厘米左右的空間距離上,這是他們認為最有分寸最友好的空間;若與一名阿拉伯人談話,就要小於這個距離,否則就會出現你往後退他往前追的滑稽場面。因為,前者生活在非接觸性文化環境中,而後者則生活在接觸性文化環境中。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離他喜歡的人比離他討厭的人更近些,要好的人比一般熟人靠得更近些。同樣親密關係情況下,性格內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保持較遠些的距離;異性談話比同性相距遠一點,兩個女人談話總比兩個男人談話挨得更近些。
合理運用你和他人的空間,會使你取得意想不到的交際效果。

距離作用

無論哪一種社會交際,人與人之間都有一定的空間距離。這種空間距離不但界定了交往的形式,而且確定了交往的廣度與深度。可以說,社交距離的遠近,大致確定出相互間的親疏程度。

因此,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要善於把握交際的空間尺度。尤其是企業中下層管理者,涉足的面寬、對象廣,更應該自覺運用交際的空間距離長短,把握好交際形式,有效進行人際交往,協調好各種關係,以推動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空間選擇

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縮性,這依賴於具體情境、交談雙方的關係、社會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徵、心境等。

社會地位不同,交往的自我空間距離也有差異。一般說來,有權力有地位的人對於個人空間的需求相應會大一些。此外,人們對自我空間需要也會隨具體情境的變化而變化。例如,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人們無法考慮自我空間。若在較為空曠的公共場合,人們的空間距離就會擴大,如公園休息亭和較空的餐館,別人毫無理由挨著自己坐下,就會引起懷疑和不自然的感覺。

我們了解了交往中人們所需的自我空間及適當的交往距離,就能有意識地選擇與人交往的最佳距離,而且,通過空間距離的信息,還可以很好地了解一個人的實際社會地位、性格以及人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更好地進行人際交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