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人物]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323年),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

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基本信息

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323年),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
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謎一樣身世

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永遠是一個迷。十多年前,他的帝國仿佛從天而降,十多年後,一切又都煙銷雲散。他無與倫比的軍事天才似乎是上天賜予,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惡疾卻又如此快地奪去了他正當盛年的一切。亞歷山大的母親據說是古希臘大英雄阿喀琉斯的後裔,這個說法與阿喀琉斯的傳說一樣飄渺,但他的父親腓力二世(公元前359—336年在位)是馬其頓王國一代雄主卻是真真切切的。腓力二世奪取馬其頓王位之後,加強王權,改革兵制,建立艦隊,採用新幣制等,一系列改革進行得有聲有色,他創立的馬其頓方陣更是威力無比,很快成為佇立在希臘諸城邦北端的小霸主。對於在相互之間的鬥爭中耗盡了力量和勇氣的希臘諸城邦,腓力二世採用既打又拉的手段,在取得了幾次決定性的勝利之後,於公元前337年在科林斯城召開了全希臘會議,自任“希臘聯盟”的最高領袖,並全權統帥軍隊。就在他準備遠征波斯帝國的時候,突然遇刺身亡。腓力遇刺一直是一個迷,是否與亞歷山大有關也有爭議。但不管怎么樣,亞歷山大終於站到了歷史舞台的最前端。他從小就接觸了當時最先進的文化,是古希臘最博學的亞里士多德的學生,酷愛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良好的教育同馬其頓人固有的蠻悍氣質結合在一起,再加上父親帶給他的堅強意志和無窮野心,便是他未來驚世霸業的根源。他16歲就跟隨父親四出征戰,等到他20歲即位時,已是一個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軍事統帥了。

創業歷程

亞歷山大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鎮壓了以底比斯為首的希臘城邦起義,將底比斯夷為平地。穩固了後方之後,便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東方征服活動。波斯帝國是希臘城邦多年的仇敵,進攻波斯,也是鞏固希臘團結的最佳辦法。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率領步兵3萬,騎兵5000進入小亞細亞(在當時的東方,這實在算不上一支龐大的軍隊)。在格拉尼科斯河畔擊敗了四倍於己的波斯軍隊,並通過外交手段使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不戰而降,順利進入敘利亞。公元前333年在伊蘇斯城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40萬大軍狹路相逢,大流士第一次領教了這位軍事天才的厲害,在中軍被擊潰的情況下倉皇逃脫,波斯軍隊全線潰敗,連他的母親、妻女都成了亞歷山大的俘虜。

接著,亞歷山大進軍腓尼基的推羅,在這裡遇到了頑強的抵抗,經過七個月的圍攻終於奏捷。這期間,大流士曾提出分一半國土給亞歷山大,以換取他的母妻和兩國的和平,被亞歷山大拒絕。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軍進入埃及,當地祭司貴族不戰而降,並授予亞歷山大以“埃及法老” 、 “阿蒙神之子”的稱號。對於亞歷山大時代的任何一位統治者來說,埃及都是個意義非凡的糧倉。在埃及休整了一段時間之後,繼續向東進軍。

公元前331年,在今伊拉克北部的高加米拉平原,兩國統帥再一次相遇。這一次,大流士三世的軍隊號稱百萬,而且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在亞歷山大的馬其頓方陣面前仍然潰不成軍,大流士又一次帶頭逃跑。此後,亞歷山大與大流士的角逐只剩下追逐與逃跑,直到大流士被他的部下所殺,波斯帝國徹底覆滅。

但亞歷山大的征服並沒有到此為止。他進軍中亞,在阿富汗地區轉戰三年後,又進入印度西部。如果說在中亞的征戰還是為了消滅波斯帝國殘餘力量的話,那么進軍印度則已經具有了探索世界邊界的意味,因為這已經超出了當時希臘人所知的世界最遠邊界。在印度西北利用當地各土邦的矛盾順利占領了大片土地,但亞歷山大的士兵的身心疲憊也已經達到了極限,反對繼續前進。亞歷山大不太情願地返回巴比侖。

“亞歷山大的軍隊可以打敗火器普遍裝備之前的任何一支軍隊”,這個判斷儘管遭到不少質疑,但亞歷山大在他的時代從未被戰勝過卻是事實。

但亞歷山大偉大之處還不止於軍事成就,他的征服之所以進展順利,還在於他對被征服地區的招撫也很有成效(不過,他對少數頑強抵抗的地區也進行過屠殺)。他成了所征服地區原來統治者的繼承人,在各地實行宗教寬容政策。在此過程中,他的思想也有了突破,不再認為希臘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文明,而開始對東方文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大量招募波斯人進入他的軍隊,還舉行過一場別開生面的大型婚禮。在這場以波斯禮儀進行的婚禮中,亞歷山大與大流士三世的女兒結婚,而他的80多名戰友分別與當地貴族女子結婚。

亞歷山大在所征服的地區建立了許多希臘移民城市,現今已發現的有20多座,被稱為亞歷山大城,最遠的達到今吉爾吉斯斯坦和印度,而最有名的是則是埃及港口亞歷山大里亞,在此後兩千年間一直是地中海地區的一大經濟文化中心。這些希臘移民城市成為傳播希臘文化的中心,使中東地區在此後幾百年中進入了“希臘化時代”(當然不是簡單的“希臘化”,而是希臘文化與當地文化的融合)。

步入中年的亞歷山大對世界仍然充滿了好奇心和征服欲望。他派人考察阿拉伯半島,在巴比侖建立碼頭,甚至還構想溝通裏海和印度洋。在他計畫中要征服的地區可能還包括印度東部、義大利、西班牙、迦太基等。但在公元前32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惡性瘧疾奪走了他的生命,年僅33歲。也許這場瘧疾同亞歷山大的征服活動一樣,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歷史。亞歷山大沒有指定繼承人,他死後帝國被幾個將領瓜分。

名言警句

山不走到我這裡來,我就到它那裡去——亞歷山大大帝;
把世界當作自己的故鄉——亞歷山大大帝;
把財富分給別人,把希望留給自己,她將帶給我無窮無盡的財富——亞歷山大大帝

歷史影響

亞歷山大對於歷史的影響,首先在於使世界歷史版圖發生的變化。他使龐大的波斯帝國在地圖上消失,他建立的帝國雖然在他死後瓦解了,但由他的幾個將領分而治之,希臘人仍然是被征服地區的主導力量,這仍然是他影響的延續。而更深遠的影響是,他促使民主氛圍濃厚的希臘以主動的姿態同專制主義的東方發生了廣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區開始了幾百年的“希臘化時代”,他所建立的數十座亞歷山大城正是這一進程的見證。

將亞歷山大與拿破崙、成吉思汗這些偉大的征服者作一比較。拿破崙征服的領土不及他大,而且拿破崙以失敗者的身份退出歷史舞台之後,他在版圖和制度上的影響相當部分都被刻意地推翻了。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所征服的領土比他大(但相當部分是成吉思汗的後繼者征服的),但蒙古人在文化上的落後決定了他們在所征服的地區只能接受被同化的命運,而亞歷山大是以先進的希臘文化去同被征服地區廣泛交融。因此,亞歷山大的影回響在此兩人之上。

小提示:亞歷山大大帝作為有世界眼光的征服者,利用父親留下來的軍事遺產,利用先賢留下來的希臘文化遺產,把自己極具衝擊力的冒險性格發揮到極致,永不滿足於已經得到的東西;他作為有世界眼光的統治者,所到之地,以包容的態度,移植希臘文明,使希臘文明植根於中東的土壤。

歷史回顧

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
“讓我們把戰爭帶給亞洲,把財富帶回希臘”。這是希臘最著名的雄辯家的雄心,只可惜當時的希臘已失去了當年的氣勢,處於日暮西山的時候了。但事隔幾年,馬其頓的國王亞歷山大率領浩浩蕩蕩的大軍踏上了征服亞洲的征途。
馬其頓是希臘北部一個貧瘠落後,默默無聞的城邦,到腓力二世時,這個城邦走向強盛。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擊敗反對他的希臘聯邦,真正確立起他在全希臘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來的刺客殺死在他女兒的婚禮上。亞歷山大,腓力二世的兒子,當年年僅20歲就繼位了。
亞歷山大從小興趣廣泛又聰明勇敢,12歲時曾馴服過別的騎手不能駕馭的烈馬。13歲到16歲,他的父親為他聘請了當時希臘“最博學的人”亞里斯多德作家庭教師,他向老師學習了哲學、醫學、科學等各方面的知識。他最喜歡的書是《伊利亞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學習,創下輝煌的偉績。腓力二世被害後,希臘被征服的城邦認為這是擺脫馬其頓帝國控制與奴役的天賜良機,他們紛紛起義暴動,但年輕的亞歷山大在短短的兩年里就平息了騷動。為了維持龐大的軍隊以鎮壓希臘各城邦的反馬其頓運動,為了實現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亞歷山大把目光放向了領土遼闊、資料豐富、財富滾滾的波斯
公元前334年的春天,亞歷山大率領35000人的大軍和160艘戰艦,開始了遠征東方的行動。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產收入、奴隸和畜群分贈給人。一位大將迷惑地問道:“請問陛下,您把財產分光,給自己留下什麼?”
“希望”。亞歷山大說:“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無窮的財富!”將士們被亞歷山大的雄心所激勵,他們決心隨他到東方去掠奪更多的財富。
亞歷山大率領部隊首先占領了小亞細亞,消滅了那裡少量的波斯軍隊;然後他又揮師北上,向敘利亞進軍在伊蘇城,他打敗波斯王大流世三世,並俘獲他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看著大流士豪華的宮殿,亞歷山大讚不絕口:“這樣才象個國王!”
接著,亞歷山大向南進軍敘利亞和腓尼基,又派手下大將攻占了大馬士革,從大流士的軍械庫里獲得大量戰利品。他親自率領部隊南下,經過7個月的艱苦戰鬥,攻下了推羅城,把推羅城的3萬居民賣為奴隸。
亞歷山大圍攻推羅城時,大流士三世曾派使者求見亞歷山大,願意出巨款贖回他的母親、妻子和女兒。還要割讓半個波斯帝國給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的一員大將帕曼紐心滿意足地說:“如果我是亞歷山大,我就接受這個條件。”亞歷山大則毫不動心,他說:“我不是帕曼紐,我是亞歷山大。”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切斷波斯陸軍與海上艦隊的聯繫後,長驅直
亞歷山大亞歷山大
入埃及,自稱是太陽神“阿蒙之子”。他親自勘查設計,在尼羅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亞歷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為他偉大戰績的紀念碑。埃及的法老為亞歷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稱號。在慶功的宴會上,亞歷山大分外興奮,他說:“英雄的偉大就在於不斷開拓疆土,不斷增加權力,盡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
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率軍穿過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在高加米拉平原和波斯進行生死決戰。大流士三世敗退,被自己的部下殺死。亞歷山大在巴比倫、蘇薩、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各波斯王宮,掠奪了金銀財富達15萬塔蘭特。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徹底擊敗了大流士的繼位人,征服了整個波斯帝國。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率領軍隊離開中亞,南下侵入印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兩座亞歷山大城,迅速占領了西北印度的廣大地區。他想進一步征服印度的心臟地帶,向恆河流域進發。但此時亞歷山大的士兵已厭倦了長期的緊張戰爭,再加上印度的炎熱、暴雨和疾病,他們拒絕前進,要求回家。他們紛紛舉行集會,發生譁變,印度的土著居民也群起反擊。亞歷山大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公元前325年,將大部隊撤出印度。
亞歷山大的部隊分兩路撤回。一路在海軍將領涅阿霍斯的率領下取海道由伊朗海灣入波斯灣;一路由亞歷山大親自率領,從陸路經卡曼尼亞沙漠而歸。公元前324年初,兩路大軍會師在巴比倫境內的奧皮斯城。由於長途跋涉,亞歷山大的部隊損傷極大。將近10年的亞歷山大遠征,終於結束了。亞歷山大將巴比倫作為首都。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它的版圖西起希臘、馬斯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
在遠征以前,亞歷山大認為希臘民族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民族,只有這個民族才真正具有開化的文明,而其他非希臘民族都是野蠻的民族。隨著東征,亞歷山大逐漸認識到波斯人和希臘人一樣具有傑出的智慧和才能,他們也應該受到尊敬。因而亞歷山大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他認為各民族應該是公平平、等和睦相處。他因此產生了一個偉大的計畫,想讓波斯人、希臘人與馬其頓人結為友好的同伴。為了促進馬其頓人和波斯人、東方人的融合,亞歷山大和大夏貴族羅克珊娜結婚,並鼓勵馬其頓人和東方女子結婚。在蘇薩城,亞歷山大舉行了一次盛大奢華的結婚典禮,他親自和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兒斯塔提拉結婚。同一天舉行婚禮的馬其頓將士有1萬對之多。在婚禮上,亞歷山大宣布:馬其頓人和東方女子結婚,可以享受免稅權利,他還給新婚夫婦饋贈了許多禮物。
巴比倫,亞歷山大還整編一隻龐大的軍隊,將3萬波斯青年編入馬其頓部隊。並準備繼續進行遠征。他計畫侵入阿拉
伯與波斯帝國北面的土地,還想再次入侵印度征服羅馬,迦太基和地中海西岸地區。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23年6月,亞歷山大突然患惡性瘧疾,從發病到生命結束僅10天時間。他匆匆離開了世界。
由於死亡的突然降臨,亞歷山大未明確他的接班人,導致爭奪王權的激烈鬥爭。在鬥爭中,他的母親、妻子與兒女都被反對黨殺死。將領們紛紛擁兵自立為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馬其頓王國從此分裂為若干個希臘化的國家。亞歷山大龐大的帝國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亞歷山大的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開拓了人們的眼界。東方的城市出現了優美的希臘式雕塑和建築,東方的天文學和數學知識也傳入希臘、西方,豐富了西方的知識寶庫。亞歷山大的東征,還開闢了東西方貿易的通路。他在東方建立的幾十座城市,都逐漸發展成為商業中心。如埃及的亞歷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

埃及最大海港

亞歷山大港,(PORTO ALEXANDRE)埃及最大海港,全國第二大城市。在尼羅河河口以西一條東北-西南向伸展的狹長地帶上,西北臨地中海,東南靠邁爾尤特湖。人口270.8萬(1983)。曾為古埃及托勒密王朝都城,因亞歷山大大帝時(公元前332年)興建而得名。公元前四到前一世紀為地中海東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十六世紀起一度衰落,十九世紀逐漸恢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較速。有紡織、造船、化肥、煉油等工業。世界著名的棉花市場。分東西兩港。東港水較淺,主要為漁港和海上遊覽區。西港為深水良港,由兩道防波堤和狹長的法羅斯島屏障,港區面積廣達6平方公里以上,全國80-90%的外貿物資經此,輸出棉花、棉織品、稻米等。鐵路、公路通開羅。重要的國際航空站。有1892年創設的希臘-羅馬博物館。近郊多名勝古蹟。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遺址在近海的法羅斯島上。

死因推測

美科學家稱亞歷山大大帝或死於冥河水中毒

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大帝

2010年8月8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亞歷山大大帝可能死於在冥河中發現的一種致命細菌之手,而不是在古巴比倫徹夜縱酒狂歡導致的發燒。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3年死亡前出現的各種症狀與這種劇毒細菌所能產生的影響之間存在驚人聯繫。根據他們的推測,這位征服了希臘與印度間巨大版圖的馬其頓國王死於希臘的冥河水中毒。
冥河是傳說中通向地獄的入口,但這條河的原型據信真實存在,就是現在的黑水河,發源於伯羅奔尼薩半島的山脈。古希臘人認為,黑水河河水有劇毒,除了由馬蹄或者騾蹄製造的船隻外,任何船隻都會被河水溶解。
在巴比倫(位於現在的伊拉克)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王宮參加一場通宵酒會時,亞歷山大突然病倒。他抱怨說肝臟突然間好像被利劍刺穿一樣疼痛,不得不臥床休息。在隨後的12天,他又出現高燒以及關節劇痛症狀。隨著病情惡化,亞歷山大陷入昏迷,據信最後於公元前323年6月10日或11日死亡,也就是在他33歲生日來臨前不久。
據歷史學家推測,亞歷山大的死由酗酒、傷寒、瘧疾、急性胰腺炎西尼羅熱或者中毒所致。中毒假設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意外,一種是有人蓄意毒害。一些對亞歷山大死亡情形進行分析的專家認為,他可能死於卡奇黴素中毒,這是一種由細菌產生的危險化合物。史丹福大學研究論文合著者、美國瑞輝研究院毒物學家安托瓦內特·海耶斯說:“卡奇黴素有劇毒,是土壤細菌產生的數百種代謝物之一。它能夠在石灰石上生長,而希臘又有很多石灰石。”
在古希臘傳說中,宙斯命令眾神在冥河岸邊發誓,如果有人說謊,這位眾神之神便會強迫他們喝冥河的水。據傳說,喝了冥河水的神一年之內無法講話和移動身體。史丹福大學古典文學與科學史系研究學者、論文合著者艾德麗安·馬約爾表示:“眾神使用的這種毒藥對亞歷山大再合適不過,因為他已經被視為一個半人半神。亞歷山大的一些症狀以及患病過程似乎與古希臘神話中喝了冥河水的結果相匹配。他也失聲,與喝了冥河水後陷入昏迷的眾神一樣。”
歷史學家指出,冥河在古代的劇毒名聲支持了這種假設,但這仍不能證明亞歷山大就是死於冥河水中毒。《亞歷山大大帝:一個生命的傳奇》作者理察·斯通曼說:“我個人認為亞歷山大可能死於自然原因,或者是傷寒,或者是過量服用治療其疾病的藜蘆,但其他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