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發展報告:亞洲與中國經濟模式調整

出版社: 232010年亞太大事記 24後記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叢書名: 亞太藍皮書
平裝: 28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9720325, 750972032X
條形碼: 9787509720325
尺寸: 23.6 x 16.4 x 1.6 cm
重量: 522 g

作者簡介

李向陽,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美國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亞太學會副會長,研究領域為世界經濟。

內容簡介

《亞太地區發展報告(2011):亞洲與中國經濟模式調整》內容簡介:在全球經濟溫和復甦的進程中,2010年亞洲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是全球經濟平均增速的一倍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增長引擎。2011年的亞洲經濟預計會因全球經濟放緩而減速,但引領全球復甦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對亞洲國家而言,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復甦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由於已開發國家主導全球經濟的格局沒有隨國際金融危機而發生根本性改變,亞洲經濟可能將不得不為率先復甦而“支付代價”。進入後危機時代,亞洲經濟需要調整其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以應對全球再平衡的壓力。然而,我們看到多數亞洲國家尚未做好調整經濟發展模式的準備,受經濟規模和經濟結構的制約,未來調整經濟發展模式的路徑也會有很大差異。2010年亞洲事務中一個標誌性事件是中國經濟規模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區域內第一大經濟體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另一個重要事件是,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全面實施。兩者間並不是一個偶然的巧合。受此影響,亞洲區域合作原有的格局將會被打破,中國的周邊環境將進入一個震盪期。

目錄

一 總報告
12010~2011年亞太形勢回顧與展望
二 專題:後危機時代亞洲經濟發展調整
2全球經濟“再平衡”對東亞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的挑戰
3全球經濟:再平衡”與東亞區域生產網路的前景
4東亞金融危機後東亞出口導向模式的調整
5亞洲實現自主增長的主要途徑
6中印兩國引領亞洲自主增長的潛力及面臨的挑戰
3區域經濟合作、
7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美國應對東亞合作
8《百萬英鎊》與東亞共同體
——無人背書的巨額支票如何生效
9陸克文的“亞太共同體”倡議
10中日韓區域內的經濟合作:回顧與展望
11中國一東協自貿區一年評估
三 地區熱點
12戰略重心東移與美國的亞太戰略調整
13地區安全合作新機制
——東協國防部長擴大會議
14泰國“紅衫軍”運動的形成原因分析
15緬甸大選與中緬關係
16承前啟後的中朝經濟合作關係
17跨國界河流問題與中國周邊安全
四 國別報告
18菅直人組閣後日本政府的政策走向
19“天安艦事件”陰影下的韓國
20蘇希洛連任後印尼內外政策述評
21印度2010:經濟成長與安全形勢
222010年澳大利亞的政局變動和經濟、外交概況
附錄
232010年亞太大事記
24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