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銖衣

詞語注音

五銖衣(五銖衣):wǔ zhū yī ㄨˇ ㄓㄨ ㄧ

詞語解釋

亦稱“ 五銖服 ”。亦稱“ 五銑衣 ”。傳說古代神仙穿的一種衣服,輕而薄。 穀神子 《博異志·岑文本》:“﹝ 文本 ﹞又問曰:‘衣服皆輕細,何土所出’對曰:‘此是上清五銖服。’” 唐 李商隱聖女祠》詩:“無質易迷三里霧,不寒長著五銖衣。” 邵璨 《香囊記·祈禱》:“貧道身微賤,……不著五銑衣,身披一幅絹。” 趙翼 《美人風箏》詩:“五銖衣薄太風流,細骨輕驅稱遠遊。”亦省作“ 五銖 ”。 唐 李涉 《寄荊娘寫真》詩:“五銖香帔結同心,三寸紅牋替傳語。” 清 陳維崧霓裳中序第一·詠水仙花》詞:“看盡人間,多少蜂蝶,五銖寒到骨。”

基本解釋:

1.亦稱"五銖服"。亦稱"五銑衣"。
2.傳說古代神仙穿的一種衣服,輕而薄。

詞語分開解釋:

五銖:1.即五銖錢。2.見"五銖衣"。
衣:衣yī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的東西:衣服。衣著(zhu?)。衣冠。衣架。衣錦還(hu俷)鄉。

相關詞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