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之首

五毒之首

五毒是指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蠍子是五毒之首。蠍子是蛛形綱動物,蜘蛛亦同屬蛛形綱。它們典型的特徵包括瘦長的身體、螫、彎曲分段且帶有毒刺的尾巴。陸地上最早的的蠍子約出現於四億三千萬年前的希留利亞紀(志留紀)。註明:任何蠍子都有毒,毒性大小不同。毒性大小:LD50值越小越毒。世界上的蠍子約有800餘種,我國的蠍子有15種,常用以入藥、泡酒的為東亞鉗蠍(Buthus martensii Karsch),對風濕類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亦稱馬氏鉗蠍,屬蠍目的鉗蠍科(Buthidae)。東亞鉗蠍數量最多,分布最廣,遍布我國10餘省。其它入藥蠍:西藏琵蠍(施甸真蠍)Scorpiops Tibetanus;其它泡酒蠍:條斑鉗蠍(蒙古正鉗蠍)Mesobuthus Eupeus。

基本信息

物種分布

蠍子多生活於片狀岩雜以泥土的山坡、不乾不濕、植被稀疏,有些草

五毒之首五毒之首
五毒之首五毒之首
和灌木的地方,還有些生活在熱帶雨林與沙漠。在樹木成林、雜草叢生、過於潮濕、無石土山或無土石山、以及螞蟻多的地方,蠍少或無。它們居住在天然的縫隙或洞穴內,但也能用前3對步足挖洞。東亞鉗蠍一般在11月上旬入蟄,翌年4月中下旬出蟄。全年活動期6個多月。晝伏夜出,多在日落後至半夜間出來活動,但必須是溫暖無風、地面乾燥的夜晚。在35℃以內有明顯的趨溫性,在10℃以下進入冬眠。視覺遲鈍。行走時,尾平展,僅尾節向上捲起。靜止時,整個尾部捲起,尾節摺疊於前體部第5節的背面,毒針前端指向前方。受驚嚇時,尾部使勁向後彈,作刺吻狀。沙漠蠍能適應極乾旱的環境,有許多營穴居生活,致死溫度高達45~47℃。水分自體表蒸發量較低,在25℃時,每小時僅損失0.01%的水。有的蠍不時從地面上抬起身體,使體下空氣流動,避免體溫過分升高和乾燥。
我國約有10餘種,主要為東亞鉗蠍。屬於鉗蠍科,正鉗蠍屬。東亞鉗蠍又名遠東蠍,因其後腹部節上的縱溝形狀和問荊相似,故又有問荊蠍之稱。

分類

我國有記錄的有15種,如東亞鉗蠍、條斑鉗蠍、海南雙針蠍、大理石紋狼蠍、中華狼蠍、藏蠍、遼克爾蠍等。斑蠍主要分布於台灣省;藏蠍分布於西藏和四川西部;遼克爾蠍分布於中部各省和台灣省;東亞鉗蠍亦稱馬氏鉗蠍,在我國分布最廣,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等省均有分布,其中河南、河北、山東最多,福建、台灣等地也有分布。而野生蠍產量最多的是河南、河北兩省,山東已經入不敷出。山西蠍、陝西蠍、甘肅蠍、還有寧夏蠍子、陸續補進。其中河北全蠍尤為出名,是各大藥材市場價格之最。
蠍目分類:
毛蠍科、巨蠍科、半蠍科、鉗蠍科、真蠍科
其中鉗蠍科包括:
正鉗蠍屬、粗尾蠍屬(副鉗蠍屬)、肥尾蠍屬(芒蠍屬)、鱷背蠍屬(壕蠍屬)、金蠍屬
會有生命危險屬:Leiurus、Androctonus、Odontobuthus
痛感劇烈的屬:Centruroides、Hottentotta、Tityus
較小的蠍子:LiochelesAustralasiae、Uroplectes屬、Orthochirus屬

生活習性

習性

蠍完全為肉食性,極個別種類會少量攝取植物性飼料(如會全蠍),取食無脊椎動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種昆蟲的幼蟲和若蟲甚至是小型壁虎。它靠觸肢上的聽毛或跗節毛和縫感覺器發現獵物的位置。沙漠蠍能夠確定穴居50厘米深的蜚蠊。蠍取食時,用觸肢將捕獲物夾住,後腹部(蠍尾)舉起,彎向身體前方,用毒針螫刺。由六節組成,是梯形,背面復有頭晌甲,其上密布顆粒狀突起,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縮,毒液即自毒針的開孔流出。大多數蠍的毒素足以殺死昆蟲,但對人無致命的危險,只引起灼燒樣的劇烈疼痛。蠍用螯肢把食物慢慢撕開,先吸食捕獲物的體液,再吐出消化液,將其組織於體外消化後再吸入。進食的速度很慢。
1、蠍子屬於晝伏夜出的動物,喜潮怕乾,喜暗懼怕強光刺激。喜群居,好靜不好動,並且有識窩和認群的習性,蠍子大多數在固定的窩穴內結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蠍窩內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處,很少發生相互殘殺現象。但若不是同窩蠍子,相遇後往往會相互殘殺。
2、蠍子有冬眠習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驚蟄以後出蟄,11月上旬便開始慢慢入蟄冬眠,全年活動時間有6個月左右。在一天當中,蠍子多在日落後晚8時至11時出來活動,到翌日凌晨2~3點鐘便回窩棲息。這種活動規律一般是在溫暖無風、地面乾燥的夜晚,而在有風天氣
則很少出來活動。
3、蠍子雖是變溫動物,但它們還是比較耐寒和耐熱。外界環境的溫度在40℃至零下5℃,蠍子均能夠生存。蠍子的生長發育和繁殖,與溫度有密切的關係。氣溫下降至10℃以下,蠍子就不太活動了,氣溫低於20℃,蠍子的活動也較少,它們生長發育最適宜的溫度為25~39℃之間。氣溫在35~39℃,蠍子最為活躍,生長發育加快,產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溫度範圍內進行。溫度超過41℃,蠍體內的水分被蒸發,若此時既不及時降溫,又不及時補充水分,則蠍子極易出現脫水而死亡。溫度超過43℃時,蠍子很快死亡。蠍子活動、生長發育和繁殖與溫度密切相關,最佳溫度35~38℃之間。因此,我們在人工養殖蠍子時,必須注意掌握。
4、蠍子的生長、繁殖與外界環境的濕度也有密切的關係。在自然界野生的蠍子,如要久旱無雨,就會鑽到地下約1米深的濕潤處躲藏、隱蔽起來;當陰雨天氣,地上有積水,它們會爬往高處躲避。因此,在養殖蠍子時要十分注意飼料的水分以及飼養場地和窩穴的濕度。一般來說,蠍子的活動場所要偏濕些,而它們棲息的窩穴則要求稍乾燥些,這樣有利於蠍子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如果窩穴過濕,則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蠍子的蛻皮也十分困難;如果蠍子的活動場所過於乾燥,而且投餵的飼料中水分又不足時,也會影響到蠍子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還會誘發相互殘殺。
5、蠍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強光的刺激,但它們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陽的熱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長發育的速度,以及有利於胚胎在孕蠍體內孵化的進程。據報導和觀察,蠍子對弱光有正趨勢,對強光有負趨勢,但它們最喜歡在較弱的綠色光下活動。
6、蠍子對各種強烈的氣味,如油漆、汽油、煤油、瀝青以及各種化學品、農藥、化肥、生石灰等有強烈的迴避性,可見它們的嗅覺十分靈敏,這些物質的刺激對蠍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會致死。蠍子對各種強烈的震動和聲音也十分敏感,有時甚至會把它們嚇跑,終止吃食、交尾繁殖、產仔等。

繁殖

蠍有求偶行為。東亞鉗蠍雄性多在6~7月間尋找雌性,找到以後,用觸肢拉著雌蠍到僻靜的處所。然後,雄蠍觸肢的鉗夾著雌蠍的鉗,兩蠍頭對頭,拖來拖去。求偶行為可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然後,雄蠍從生殖孔排出精莢粘於地上,把雌蠍拉過來,使精莢的游離端與雌孔相接觸。游離端有一槓桿裝置,因受雌體生殖區的壓力而釋出精塊。雌蠍接納精子後,可連續產仔3~5年。
蠍卵胎生或胎生。卵胎生的種類的卵大,為端黃卵,行不全卵裂,在卵巢管腔內發育。胎生種類的卵幾乎無卵黃,行完全均等卵裂。南方鏈蠍的卵在卵巢的盲管內發育。胚胎在盲管的端部,此處再延伸出一管,其終端是一簇吸收細胞,緊靠著消化系的盲囊,吸收養料順管傳送給胚胎,有點象哺乳動物的臍帶。發育經歷數月甚至1年多。幼蠍6~90個不等,因種類而異。幼蠍產出後立即爬上母背,脫一次皮後,陸續離開母蠍獨立生活。東亞鉗蠍約在7~8月間產仔。產仔前,母蠍尋找一合適的場所,兩櫛狀器向左右展開,從生殖孔陸續產出。幼蠍外包白色粘液,米粒狀。數分鐘後,幼蠍的尾和附肢從粘液中伸展開,順母蠍的附肢爬上母背。每胎產15~35隻幼蠍。初產幼蠍長約1厘米,色乳白,僅眼丘黑色;體和附肢上的齒、突起和爪都尚未長成;在母背上不吃任何食物。5天后脫皮成2齡蠍,體長達1.5厘米以上,仍生活於母背。約1周后脫離母體營獨立生活。共經5次脫皮(6齡蠍),到第3年才變為成蠍,但到第4年秋天才能繁殖。從出生到繁殖,約需3年時間,大致可以連續繁殖5年,其壽命達8年。
蠍子分公母:
幼體只能看櫛狀器(腹部八字形的兩把刷子。雨林類可以看櫛狀器的大小和齒的長度,大部分只能通過數齒數),成體可以
看背甲寬度(寬的是母的)。粗尾蠍屬的可以看鉗子大小(大的是公的)或者看櫛狀器根部有無大齒(兩片圓形,明顯比齒寬大。有的是母的),坦尚尼亞紅爪帝王
蠍可以看鉗子飽滿度(公的鉗子寬扁有凹陷,母的鉗子較小飽滿)。

部分單性繁殖的蠍子:
Tityusstigmurus巴西金幽靈
Tityusserrulatus鋸齒金幽靈
Tityusuruguayensis
Tityuscolumbianus哥倫比亞幽靈
Tityustrivittatus三線幽靈
Tityusmetuendus
Ananteriscoineaui
Hottentottahottentotta剛果紅鱷背
Hottentottacaboverdensis維德角棕鱷背
Liochelesaustralasiae八重山

養殖步驟

一、場舍建築及設備
蠍子怕強光喜陰暗,蠍場應建在背風向陽、採光面大、排水良好、清潔安靜的地方,同時避開有可能施用劇毒農藥的地方,切忌在家禽、鳥類、壁虎、晰蠍、青蛙、老鼠等天敵出沒的地方養蠍。蠍子養殖方式很多,小規模的有盆養、缸養、箱養,大規模的有池養、房養、蜂巢式養殖等。
不論哪種養殖方式,基本原則是模擬蠍子的自然生活環境,為蠍一子創造舒適的生活條件。
(一)池養蠍池可建在室內,也可建在室外,普通建池尺寸為高0.5米、寬1米,長度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漿堵塞磚縫,防止蠍子從縫隙中外逃。池面內側近頂口處,在塗抹的灰漿乾燥之前,可鑲嵌玻璃、瓷片等光滑材料,防蠍從頂口外逃。在池中心離四邊15厘米左右用磚瓦、石塊平壘起多層留有1.5厘米左右空隙的垛,供蠍子棲息。
(二)箱養用木板製成或直接利用廢舊的木箱、塑膠箱,箱口四周圍一圈塑膠膜或玻璃條,防蠍子外逃。箱底鋪2厘米沙土,在土上放一些磚瓦、煤渣供蠍子活動和棲息。
二、選種
選擇體壯、個大、活躍的蠍子做種蠍。每平方米養殖2-3齡蠍3000隻,4—5齡蠍1500隻.6齡蠍800隻,種蠍600隻。蠍窩內放土坯,要有空隙,以便於蠍子棲息和繁殖。
三、飼料
人工飼養蚯蚓是蠍子飼料的主要來源。挖一土坑,坑內埋入牲 畜肥,小動物屍體及比較肥沃的土,引入蚯蚓做種,經常澆水,使坑內保持潮濕,待其繁殖到一定數量後定期挖取出來,先用沸水將其燙死切碎後放於食盤上餵蠍。
每次投餵量不宜過多.以免剩餘後腐爛變質。也可以入工養殖黃粉蟲和土元。在蠍子的生長期,可3天餵一次。雖然蠍子吃一次可數天不餓,但它們不是同日飢餓,同時採食,所以最好堅持天天餵料。投料量要適中,以第2天觀麝略有剩餘為宜。
四、繁育
人工養蠍一般僅需10-12個月即可性成熟。蠍子雄、雌的比例以1:3為宜。蠍為卵胎生動物,受精卵在母體內約經40天完成胚胎髮育,產出仔蠍。由於蠍是變溫動物,自身不能維持體溫,人工養蠍時必須加溫。母蠍產仔均為一次性娩出,平均每胎可產30隻。

種源特點

(l)在本地捕捉野生蠍子野生蠍一般都群居於青石板的陽坡和半陽半陰坡地的隔縫和隙洞內,捕捉時,首先要查明蠍子經常棲息的場所,然後尋找蠍子排出的白色糞便,糞便的線路和光滑的空道,就是蠍子出入的痕跡,沿此痕跡尋找,即可找到蠍窩。捕捉野生蠍的時間最好在每年的5一6月底前進行,此時捕到的為臨產母蠍,出蟄後經過一段時間覓食,體力恢復較好,且在自然條件下,受精卵發育好,家養兩個月左右就能產仔蠍,所產仔蠍成活率高。
採集野生蠍的有利時機是雨過天晴或大雨過後的次日晴朗天氣,此時野生蠍的活動頻繁,可乘機捕捉。
由於野生蠍子的性情兇悍,人工高密度混養會激化其種內競爭,造成大吃小、強吃弱的相互殘殺現象,再加上野生蠍子由野外自然環境進人人工創造的小生態環境難以適應,其正常的生理活動必然會受到影響,並導致仔蠍在母體內不能很好地發育,所產出的小蠍也多數體質較弱,成活率極低。所以,對於養蠍戶尤其是初養者來說,儘量不要直接把野生蠍子搬回家做種蠍進行繁殖。待積累了一定的養殖經驗後,可搞一部分野一三生生蠍子自己育種。
(2)從人工養蠍單位引種引進種蠍時,除了應向售種戶了解種質資源情況外,還要從表面上觀察品種的優劣。選擇標準為:首先要身體健壯、個體大(體長在5.0厘米以上,前腹部肥大),肢體無殘缺,行動敏捷,靜止時後腹部捲曲,皮膚有光澤、呈淺灰色的蠍子。
其次,還要了解所要引進蠍種的年齡,不能盲目引進淘汰蠍,弱、病態的蠍子。一般來說,初產母蠍體型較小,皮膚鮮嫩,活動靈活,捕食活躍;經產蠍體型較大,前腹部肥胖、飽滿、活動較穩健、捕食較猛;淘汰母蠍的皮膚粗糙老化,活動較呆滯,捕食較遲鈍。

種群現象

無論是自然界中的野生蠍,還是人工養殖條件下的家養蠍,都是以若干個體組成的種群生活在同一棲境中。無論種群的密度大小、結構如何,其內部個體間均發生著密切而複雜的聯繫,這些聯繫有些是合作互利的,有些則是相互制約的。

種內合作

當種群密度較低或適宜時,所有個體都有自己適宜的生存空間,這時個體間多是友好相處的。其中,母蠍的護仔行為,就是這種關係的典型。仔蠍自母體產出後,都爬到母背上,尋求保護。此時母蠍擔負著保護仔蠍的責任,隨時提高警惕,謹防仔蠍受到傷害。與此同時,仔蠍之間也和睦相處,並服從母蠍的管理、保護,很少發生強行掙脫保護的現象。當蠍群密度適宜時,群體內所有個體間都能保持和睦相處的關係。在蠍窩內,一蠍一室,相安無事;在出巢捕食時,也各自為戰,互不相擾。尤其在早春、晚秋及冬蟄期間,由於蠍子的活動性降低,發生衝突的機會減少,也就更有利於蠍群保持穩定。

相互制約

當蠍群密度過大時,食物供應、活動空間、棲居環境等發生緊張,就會引起種群的自疏作用,即通過各種種群內的相互制約作用,來降低種群密度,達到一種新的平衡。例如,互相殘殺就是在密度過大,或者食物、水分供應不足時,在蠍群內發生的同類相殘現象。互相殘殺主要表現為大蠍食小蠍、壯蠍食弱蠍、正常蠍食正在蛻皮中的蠍等,嚴重時甚至還會引起母蠍殘食剛出生的仔蠍。另外,蠍群密度過大時,一方面會造成蠍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相互干擾,擁擠碰撞,既影響正常蛻皮生長,也影響取食增重,致使生長發育速度遲緩;另一方面在母蠍繁殖期間,還會影響母蠍情緒,使受精、胚胎髮育和產仔過程受到干擾,造成死胎、死仔,降低繁殖率。再者,由於蠍群密度過大,常常造成食物緊缺,還會引起取食過程中的競爭、毆鬥等現象,也不利於蠍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瀕危狀況

蠍子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一隻蠍子一年可捕殺蝗蟲等有害昆蟲一萬多隻。大肆捕捉蠍子使其數量銳減,結果會使有害昆蟲大量繁殖,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對農作物造成破壞。據專家講,蠍子三年一代,一年只繁殖一次,6月至9月是繁殖期,這期間如果大規模的捕捉,極有可能致使當地野生蠍子滅絕。

保護措施

地方政府應該對野生蠍子收購行為進行了查處,對野生蠍子非法收購點立即停止非法活動,對無視國家法律,繼續進行非法收購的,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予以處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