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民生目標

五大民生目標

五大民生目標指中央改善民生的五大方面目標即教育、醫療、社保、就業、住房。

基本信息

提出背景

民生民生
2008年終,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成長與改善民生緊密結合的新政策新措施,明確提出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圍繞教育、醫療、社保、就業、住房等與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民生熱點,從中央到地方傳遞出的“更大力度改善民生”信號給人們帶來更多溫暖和信心。

教育

教育一向是民生投入的重點。教育部2009年度工作會議透露,2009年國家將出台更多舉措支持發展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教育,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農村國中校舍改造建設和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
另一方面,作為我國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的一項重要政策措施,2009年我國還將進一步增加教育基本建設投入,滿足人民民眾的教育需求。
此前不少地方已經提出2009年增加教育基建投入目標,2009年將是新疆教育事業投入資金最多的一年,國家及自治區將投入10億元重點建設和改善全疆中國小教育的基礎設施;河北省也計畫新建或改擴建校舍55萬平方米,年內完成189所項目學校的改造任務,基本實現全省“國中工程”建設規劃確定的預期目標。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積極財政政策下,財政部門調整支出結構將進一步向教育等民生領域傾斜,在2008年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等政策基礎上,2009年將進一步增加教育投入,並繼續做好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保障教育優先發展。

醫療

隨著2008年備受關注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百姓期盼2009年能從不斷深化的醫改中獲得更多實惠。
2009年我國醫療保障覆蓋範圍將進一步擴大,更多舉措將支持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以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等方面,使更多民眾能夠享受到基本醫療保障和服務。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表示,2009年我國將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並進一步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著力解決各類關閉破產企業和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問題。具體措施包括多渠道籌資,努力解決各類關閉破產企業和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問題,實行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屬地管理,其保障待遇與單位繳費脫鉤。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還提出,將繼續調整失業保險金標準和工傷保險待遇,降低醫療保險基金起付線或提高封頂線,以提高保障水平。

社保

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是2009年社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國各地城市低保已基本實現應保盡保,但農村低保在一些地區還沒有做到應保盡保,保障面只占農村人口的4.4%。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09年農村要將符合條件的困難民眾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為此2009年中央將增加中央低保補助資金,各地財政也會相應增加資金投入。
此外,從2009年1月1日起,我國將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這是自2005年以來我國連續第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說,這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對象,為2008年12月31日前已經辦理退休手續人員。調整的水平,按照當地2008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左右確定,調整時將繼續向退休早、基本養老金相對偏低的人員等傾斜。
據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目前已就這項工作進行了部署,各地勞動保障部門和財政部門正在抓緊組織實施,確保2009年春節前廣大企業退休人員拿到調整後的養老金。

就業

就業問題將成為我國2009年面對的巨大挑戰之一。據權威部門估算,2009年大約有650萬返鄉農民工面臨再就業問題,全國還將有610萬大學畢業生面臨就業。此外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困難群體等也加劇2009年就業嚴峻形勢。
促進就業無疑是2009年政府面臨的一大民生考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09年我國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
此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著重部署了農民工就業問題,除了廣開農民工就業門路,加強農民工就業能力培訓外,還將多方面開闢“綠色通道”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大學生就業方面,教育部表示,將與有關部門聯合採取四項措施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包括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加大力度落實部隊徵兵主要面向各類院校畢業生的新政策;2009年招募約3萬名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兩基”攻堅縣縣以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增加工學等相對緊缺學科專業和生源較好學科專業的招生規模,適當增加現有專業學位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的規模等。
企業就業方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三部門發布了《關於採取積極措施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局勢有關問題的通知》,出台允許困難企業在一定期限緩繳社會保險費等五大舉措。據預測,如果這些措施落實到位,可在確保參保人員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為企業降壓減負上千億元,穩定上千萬個企業職工就業崗位。

住房

在房地產市場整體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如何使更多百姓“居有其所”成為2009年的一大民生熱點。
繼中央出台的擴大內需十項措施中明確提出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又發布《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爭取用3年時間基本解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房及棚戶區改造問題。
2009年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關鍵一年。《意見》提出,中央將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的投資支持力度,對中西部地區適當提高補助標準,各地還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增加經濟適用房供給。為拓寬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來源,還將開展住房公積金用於住房建設的試點。
根據國務院部署,2009年我國計畫解決260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解決80萬戶林區、墾區、煤礦等棚戶區居民住房的搬遷維修改造問題。預計2009年到2011年,全國平均每年新增130萬套經濟適用住房。

痛點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2016年全國兩會帶來五個建議,直指分享經濟、網際網路醫療、數字內容產業、網際網路生態安全和“網際網路+”落地措施等五大民生“痛點”。 馬化騰還在關於全面構建移動網際網路生態安全體系的建議中提到,面對新型網路犯罪不斷轉化升級,傳統打擊手段明顯滯後,應全面構建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生態安全體系,建議“大力推進,重點打擊,多位一體,共同治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