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害型社會

互害型社會

“互害型社會”,也叫“同歸於盡型社會”,是指中國食品安全領域,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終端,食品安全風險幾乎無處不在;一些無良者在生產有害食品,卻又被其他的不安全食品生產者所害,不信任與恐懼感瀰漫全社會。

現象概述

“互害型社會”飲食難"安",我們陷入"互害型"社會
“互害型社會”,網路新興辭彙,最先用來諷刺中國食品領域的造假者終將自食惡果,比如賣“化學牛肉”的,很可能所吃的就是毒大米;毒大米的生產商發了大財,舉杯慶祝,喝下的卻是工業酒精兌制的假酒;假酒公司的員工,為孩子買到的奶粉被添加了三聚氰胺;在奶粉企業食堂里,正在供給“化學牛肉”烹製的午餐……

在現實社會中的互害關係要複雜得多。在這樣的社會關係狀態之中,人們可能同時扮演著多個受害者的角色,也將在特定情境下成為對其他人的施害者,自然不可能擁有很高的生活質量和主觀幸福感。

形成因素

1、有一種觀點認為:因為過去的鄉土社會、熟人社會,而今變成了消費社會、陌生人社會,人們不再受鄉規民約的限制,所以有機會表現出人性的“惡”。

2、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松所著的《中國社會病》一書,將社會病、互害型社會的成因,界定為民生欠賬太多、相應的制度改革停滯不前。

影響

網路流傳中國正出現“互害型社會”的特徵,道德崩盤比股市崩盤更可怕、更難以修復。你覺得你占了便宜,我覺得我占了便宜,最後大家同歸於盡。無論是民間或經濟領域還是政治空間,法治與德性在這裡已經沒有交集。

中國的體制相當程度上是依靠潛規則運行的,而在潛規則之下,人的尊嚴受傷最重,大家活在世上,並沒有坦然幸福的心情相伴,委屈、壓抑、不平衡,卻成為一種普遍的心態。這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中國社會有淪為互害型社會的危險。

評論

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中的人。什麼樣的社會孕育了什麼樣的人民,什麼樣的人民也造就什麼樣的社會。人們常嘆世風日下,可何曾想過自己也許就是這個社會鏈條中黑暗的一環。人們罵著別人的無恥,卻不屑自己的作奸犯科;人們看著別人投機取巧獲利而紅眼睛,卻忘記了自己也常常破壞規則。社會的和諧需要強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更需要你我行為的正義和良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